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钊义 《山西建筑》2003,29(2):186-187
通过对比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不同风格,在分析园林的各组成要素的曲折多变基础上,论证曲与直的辩证关系,从而得出“曲”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的“曲”是最为人所称道的特点之一.园林的曲既是物质形态上的曲,同样也是深层内涵的曲.通过对曲的运用,既使园林的形态贴近自然,也使得园林突破了地界的限制,创造出丰富的层次与空间.这样婉转的形态与隽永的内涵意境引发了从古至今的许多思考研究与创作,也为实际的游赏活动增添许多乐趣.本文就将从外在形态与内在精神两方面铺展开,探讨具体元素的塑造与运用对园林之“曲”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营造手法的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现代园林走“抽象化”道路是摄取二者之长的一条途径,具体运用曲、折的几何形进行重新的表达,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康居环境。  相似文献   

4.
亭,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富观赏性的一种小品建筑,它在于构成一个“可行”、“可望”、“可居”的有限空间,是游人休憩、登临、凭眺的极好场所,也是风景胜迹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我国众多的古亭中,有的侧卧池畔,有的玉立曲隅;有的雄踞于悬崖陡壁之上,有的漂浮于溪流曲折之中,给祖国山河增添了迷人的风采,勾引墨客骚人纷至沓来,留下名篇佳作,亭则因诗的成名成为名胜,至今仍然今人神往。  相似文献   

5.
日本园林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宇江 《中国园林》1994,10(3):60-61
“枯山水”一词最早见于平安时代(11世纪末)桔俊纲编著的《作庭记》,书中写道,“于无池无水处立石之庭园”,这取自周礼论中的”山泽无水谓之枯”之意。 日本平安时代的枯山水形式,有断臂悬崖、荒坡野岭,散置数石或叠石造山,并作为寝殿造园林的一部分、到了镰仓时代,枯山水一词在《源平盛衰记》中成了“乾山水”或”乾泉水”了。著名的西芳寺庭园便是最早期枯山水形式的写照。到了室盯时期,社会上具有文化的阶层从朝庭贵族转到了禅宗僧侣身上。  相似文献   

6.
张祥平 《中国园林》1995,11(3):20-23
“园”是早期含义是非农耕公地,秦汉时期已有“私园”、但直到北魏仍存在大量非农耕的“公园”,“园”的休娱功能在早期与公地上的植物相关,到六朝则家居农耕相关;并开始与“林”连用-“林”相关于非农耕的植被,近代的“园林”是一个二字词而不是两个一字词的连用,初期只是“公园”与“路树”的简称。  相似文献   

7.
张卫 《中外建筑》1996,(2):25-27
文人园林是中国古代由文人士大夫开拓经营,设计创造,欣赏作用的一种园林类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人园林反映出其“主人”-文士附层的特点,体现了文士阶层与中国古代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密切关系,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创造了世界园林史上独特的园林风格,为我们今天的建筑理论和建筑创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8.
叶青 《南方建筑》1996,(4):63-65
试图运用现代类型学方法论,从文化的“表面形式”及“类型”进而扩而展之的三个层面:物态层面,制度层面,心态屋面综合系统地解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脉络。  相似文献   

9.
刘宇政 《山西建筑》2003,29(7):291-292
针对中西方文化及历史发展,介绍了中西园林的重“意”和重“形”的园林特色,阐述了中国传统园林重“意”重文化语义和个人意兴的特点,提出了继承传统文化,营造现代式“小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上所述“五德”、“九德”之说,如果说比较抽象,那末,以下所述,则较为具象,现谨分类缕述之。1.情操高洁的自况这可以有“仙禽”誉称的白鹤为例,古代文人们称赞它:“出间靖节性,孤高伯夷心”;“岳湛有仙姿,钧韶无俗音”;“腾汉雪千丈,点溪霜半寻”;“端如方直臣,处群良足钦”。(欧阳修《鹤联句,同范仲淹。胜宗谅川这三位北宋著名政治家,将白鹤形容为:形态“有仙姿”,鸣叫“无俗音”,白羽“雪千丈”,节操如隐士林和靖,高洁如遁逃名利场的伯夷,秉性端方如“直臣”,因而处群“良足钦”:“鹤立鸡群”,受到群类的钦佩…  相似文献   

11.
论意大利花园的"第三自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周武忠 《中国园林》2003,19(3):48-51
意大利花园的“第三自然”是艺术和自然相结合而成的。是对自然的一种否定(与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第三自然”不同),它起源于古罗马文明,影响遍及整个欧洲,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表达存在着差异,这种“第三自然”在不同地区便会有不同方式的释义(在不同地区的具体发展演变进程及呈现的不同形式),但它已奠定了所谓意大利花园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在世界园林中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超的水平,这是早已为世所公认的。已故老一辈的国际园林专家杰里科(Jellicoe)曾准确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文化中应列于首位”,“凡谈世界园林,就不可以没有中国”。  相似文献   

13.
潘琤 《山西建筑》2006,32(11):340-341
指出了园林中的“娱人”功能往往是通过“叙事”获得的,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叙事”与“抒情”,从而为园林、建筑创作实践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以利于以开放的心态思考园林、建筑的结构、空间、序列等一系列基本要素的营造。  相似文献   

14.
汤思琦  彭浪  毛华松 《中国园林》2022,38(10):139-144
作为“琴棋书画”之首,古琴与其相关的抚琴、听琴等活动,是中国古代山水与园林中的重要活动,塑造了以古琴为主题的园林空间与园林意境。基于古琴活动的图文史料和园林实存,通过图文互证的方法,归纳了古琴活动文化意象从神性到诗性的变迁历程,以及此历程推动下的活动方式雅化和活动场所范式化。最后从古琴声音审美的“和”“静”“清”“远”4个方面,总结了园林古琴声景空间组织的典型方式。探索了古琴活动文化内涵和空间场所的耦合关系,对理解中国园林的内在形成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毛华松  李越  王飞 《中国园林》2020,36(10):127
宋代是文人园林定型的关键阶段。揭示宋代园林生 活、空间组织变迁及其时代特征,是理解文人园林审美的重 要基础。以宋代典型的园林活动“西园雅集”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历代西园雅集图文解读,提取“观书”“作画”“抚 琴”“题石”“说经”5类诗情画意园林活动和相应场景要 素、组织方式等共性图像符号。进而纵向对照西汉至唐代知名 的雅集活动模式,归纳了西园雅集在活动人群上的儒道释兼 容、活动类型上的诗画禅意、空间上的集群串联式结构、审美 上的主客体融合等文人园林雅集特征。对理解园林活动对中国 园林空间组织变迁上的影响,有着积极的理论补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借景置于陈从周先生“造园有 法而无式”的论述背景下,考察了关于借景的 “法”与“式”的含义,及其在造园文献及实 例中的表象,并比较了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 不同情形。可以发现,中国园林的借景可称之 为“有法无式”,而日本园林则发展出借景园 林这一类型以及样式化的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7.
朱有jie 《中国园林》1991,7(3):28-32
中国风景园林这一类事物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生态条件“自为”状态的需要,导致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审美活动,而出现多种各不相涉的萌芽形式。亦以此共同点而类聚为风景园林这一类社会事物。本文列举了起源形式的史实。风景园林美学,作为门类美学,有必要明确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范畴,使我们认识到风景园林的基本性质是生态境域的艺术,而不是建筑的空间艺术或造型艺术。生态境域系统的综合效应,本身是一类美感,并使人的生理与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而产生“灵感”助长‘神思”。中国风景园林策祥于自然环境的审美选择,进而“因地制宜”、“多方因借”顺乎自然规律的设计指导思想,以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更有“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以追求“天人之意,相与融怡”的审美理想,为生态境域艺术的风景园林提供了优厚的历史禀赋。也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园林的开创提供了丰富的园林美学遗产  相似文献   

18.
与天对话:略析中国园林的传统文化基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蔚  史箴 《新建筑》1997,(2):46-48
在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天地”概念有着特定的哲学含意,儒家所倡导的“礼乐”文化与密切相关。结合上述重要文化背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园林的历史价值和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涉及“园林”一词的溯源,大都引用西晋(公元200年左右)以后的诗文“白日照园林”(晋·张瀚)或“驰骛翔园林”(晋·左思),并据此推断“园林”一词出现在西晋。近年,笔者在查阅典籍时,看到了更早的史料。汉·班彪在“游居赋”[1]中曰:“……享鸟鱼之瑞命,瞻淇澳之园林,美绿竹之猗猗,望常山之峩峩,登北岳而高游……”其中,“瞻”有瞻仰和看、观、望等义,“淇”通琪,“澳”通奥,“淇澳”可以理解为美好、弯曲、奥深,这类含义的“园林”,已具有完备的游赏与审美对象等特征。这同汉代的宫苑园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庄园宅园  相似文献   

20.
对泰安市加快消防设施装备建设 ,发挥现代消防产品的作用 ,从奏好“同步建设曲、社会共建曲、人机联建曲、政府主导曲”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