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重选金铅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提高金银回收率的工艺.研究发现:“摇床富集-精矿火法熔炼-尾矿氰化”工艺能有效回收金银.金精矿摇床试验金和银的回收率分别为89.43%和74.07%.金精矿摇床试验得到的精矿经过火法熔炼,金和银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9.98%和99.95%;摇床尾矿不经磨矿直接氰化,pH值10~11,NaCN浓度1‰,矿浆浓度50%,浸出24 h,渣中金和银的品位分别降低到6.33 g/t,金和银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97%和55.94%,NaCN耗量为6.03 kg/t.  相似文献   

2.
锌冶炼工艺过程中铟、锗的综合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ISP火法炼锌及常规法、热酸浸出湿法炼锌工艺过程中铟、锗的走向、富集及综合回收的生产实践;提出加压氧浸湿法炼锌工艺能在提锌过程中直接富集有价金属锌、铟、锗等.其浸出率和回收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从高铜、高铅金精矿中氰化提取金、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晓春  薛光 《黄金》2006,27(8):36-38
对用氰化法从高铜、高铅金精矿中提取金、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氰化浸出时,采用CaO+NH4HCO3作为pH调整剂,同时加入SD助浸剂,可有效地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与常规氰化法相比,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分别提高15.85%和30.44%。氰化尾渣用浮选法选铅,焙烧-酸浸法回收硫和铜,酸浸渣作为制备水泥原料,实现了金精矿所有组分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4.
刘西分  常红 《黄金》2016,(1):52-55
甘肃某金矿矿石中金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属于典型的高砷高碳难处理类卡林型金矿。对该矿石采用单一浮选工艺进行处理时,金回收率仅为21.37%;直接全泥氰化时,金浸出率仅为34.62%。根据矿石的性质及探索试验结果分析,确定采用浮选碳金精矿—碱浸预处理—氰化炭浸工艺进行处理。通过优先浮选可浮性较好的碳,消除碳对氰化浸出"劫金"的影响;利用高浓度氢氧化钠对砷黄铁矿及硫化矿进行化学分解,打开包裹金;再利用氰化炭浸工艺浸出回收金。该工艺在1 000 t/d炭浸厂应用时,可以获得金品位130.21 g/t、回收率12.18%的碳金精矿,尾矿氰化炭浸金作业浸出率72.16%,原矿金综合回收率达到74.34%;这对中国西部类卡林型金矿的生产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锌冶炼工艺过程中铟、锗的综合回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ISP火法炼锌及常规法、热酸浸出湿法炼锌工艺过程中铟、锗的走向、富集及综合回收的生产实践;指出加压氧浸湿法炼锌工艺能在提锌过程中直接富集有价金属锌、铟、锗等,且其浸出率和回收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高起方  段胜红 《黄金》2021,42(3):68-71
以某含金银铜复杂硫精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沸腾炉焙烧—酸浸—氰化浸出联合流程研究,考察了焙烧、烧渣除杂及金、银浸出等作业条件。结果表明:采用沸腾炉焙烧—酸浸—氰化浸出联合流程,可综合回收各有价元素;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焙烧硫回收率97.57%,酸浸铜浸出率66.45%、硫浸出率88.28%、砷浸出率50.70%,氰化浸出金浸出率89.61%、银浸出率43.74%;酸浸渣金品位5.10 g/t、银品位20.53 g/t、铁品位65.58%,试验指标较好;酸浸液可进一步回收有价元素。  相似文献   

7.
对于某矿山浮选产出的铜金精矿,由于铜的影响及黄铜矿和黄铁矿等物质对金的包裹作用的影响,直接氰化浸出的金、铜回收率均很低,虽然采用火法工艺处理该类精矿可较好地解决金、铜回收率低的问题,但是存在环境污染等问题。重点对铜金精矿超细磨-热压浸出-萃取-电积提取铜、浸出渣硫代硫酸钠法提取金和煤油溶解回收单质硫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综合回收工艺之后,铜、金和单质硫的回收率分别达到95%、98%和99%,具有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高且对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韦吉红  陈春明 《黄金》2016,(6):68-71
为实现废载金炭有价金属的二次回收,采用常温常压反应釜法对其进行处理。在小型试验获得的最佳细度-0.074 mm占95%条件下,半工业试验采用预处理—常温常压反应釜氰化浸出工艺流程处理废载金炭,其试验指标较好,金回收率为89.05%。其结果表明:预处理—常温常压反应釜氰化浸出工艺是可行的,为下一步工业试验和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焙烧—湿法工艺从含金废料中回收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裕丰 《湿法冶金》2001,20(3):139-140
针对紫金矿业集团黄金冶炼厂产出的含金废粒,进行了焙烧-湿法回收金的工艺研究。含金废料经焙烧去除炭质和有机物后,经氰化浸出、炭吸附回收金,金回收率可达90%以上,该工艺成本低,易实施,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王义平  张文钲 《黄金》1992,13(12):25-28
本文介绍了潼关地区含铅低品位金精矿的试验研究结果,采用浮选脱铅、铜—尾矿再磨—氰化浸出、选冶联合工艺,综合回收金、银、铅、铜,金选冶总回收率达到90%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指标,为进一步开发资源提供了依据。该工艺流程简单,投资少,经济效益可观,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难处理金铁矿石金4.06 g/t、铁25.10%。针对此矿石性质,通过对比分析原矿氰化浸出、重选、磁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等工艺,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为氰化浸出—磁选联合工艺流程,且在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为88.89%,铁回收率为75.28%,较好地实现了金和铁的综合回收,为选矿厂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某含金硫精矿性质,开展了直接再磨氰化浸出金银—浸渣销售、焙烧制酸—烧渣再磨氰化浸出金银、焙烧制酸—氯化法提取有价金属等选冶工艺试验研究,并从产品方案、技术、经济、现场管控等方面对各种处置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几种工艺,含金硫精矿焙烧制酸—氯化法提取有价金属工艺可以明显提高有价金属回收率,获得金综合回收率81.67%、银综合回收率54.81%、铜综合回收率77.52%、硫回收率90%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氰化金泥为金矿生产黄金过程的中间产物,在前期焙烧-酸浸探索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不同成分的金泥进行产业化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铜、锌浸出率大于99%,金、银综合回收率大于99%,金、银产品质量满足国标要求。该工艺原料适用性强,金、银回收率高,同时可较好地综合回收铜、锌。  相似文献   

14.
Big Bell金矿     
Big Bell矿山公司的金矿石处理厂位于西澳大利亚Cue西约30km处。Big Bell金矿的处理工艺包括直接氰化浸出金、用炭浆工艺回收金和从载金炭解吸液中电沉积回收金。金浸出工艺包括4个回路——破碎、磨矿/分级、浸出/吸附和金回收。  相似文献   

15.
马晶  任金菊 《黄金》2008,29(4):38-41
对某碳质微细粒金矿石研究采用预处理—氰化炭浸工艺,降低了矿石中碳质矿物活性,抑制了碳质矿物对已溶金吸附,使金浸出率达88.49%,活性炭对金的吸附率为99.71%。预处理—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比直接氰化炭浸金浸出率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16.
氰化金泥的全湿法精炼工艺 ,本发明所属领域为贵金属提取 .氰化金泥目前大多采用水法富集 -火法熔炼 -电解精炼法制取纯金 ,工艺复杂 ,金、银损失较大 .本发明提出了以萃取法为主体的全湿法流程直接从金泥制得纯金 ,同时可回收银等有价金属 .金的回收率可达 99%以上 .流程中的主要工序有王水溶解 ,萃取提金 ,王水不溶渣用氨水浸银 ,水合肼还原得银 .本流程适用于各种品位的氰化金泥 ,酸洗金泥 .金银合金以及伴有锌、铜、银、铁、铅等元素的含金物料。氰化金泥的全湿法精炼工艺@华亭亭$清华大学 @唐晋$清华大学 @席德立$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7.
氰化一铁盐氧化法从炭质银精矿中提取金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盛明  池汝安 《黄金》2000,21(7):26-29
针对含金17.3g/t、银400g/t的炭质银精矿,提出了氰化浸金-强化提银两同新工艺,并对其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金后银工艺,避免了在以理服人经浸出过程中炭质物对提金过程的影响。在氰化浸出段,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2%和70%;而残存在氰化渣中的部分难浸银可在后续的强氧化浸出段予以回收,使银的总浸出率可大于95%。  相似文献   

18.
某高砷、高碳、贫硫、微细粒难浸型金精矿直接氰化浸出金的浸出率仅为42%左右。采用"生物预氧化—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6.3%,采用"中温中压预氧化—三段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达到99.66%。并对生物氧化、热压氧化、焙烧氧化3种预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热压氧化、焙烧氧化相比较,细菌氧化工艺投资少、成本低,且金、银回收指标较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9.
某微细粒浸染难选金矿石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低品位金矿石类型低硫半氧化微细粒浸染,常规选矿方法难以回收其微细粒金.工艺矿物学显示其脉石包裹金占总金的23.05%,采用全泥氰化浸出、细磨浮选等工艺回收率低.试验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超细磨技术,使连生体得到充分解离,联合全泥浸出提金工艺,得到了浸出率为94.33%的良好指标.与常规氰化浸出相比金浸出率提高了近25%.  相似文献   

20.
湖北某难选金银矿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北某难选金银矿氧化率高,金、银嵌布粒度细微的性质特征,试验研究通过浮选、重选、浸出工艺等对比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全泥氰化的工艺流程回收矿石中的金、银,获得的选矿指标为:金、银的浸出率分别为68.32%、64.13%。该工艺的研究为合理开发此类金银矿提供了技术方向,同时提出了高氧化率金银矿的有效回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