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突发严重公共卫生事件易使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致贫、返贫的情况,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考察并开展系统的成因分析,发现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着资助工作队伍力量薄弱、精准识别困难生难度较大、资助资金不足、资助育人成效不明显以及帮扶措施不完善等问题。建议采取加强资助队伍建设、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摸排力度、拓宽资助途径、强化资助育人宣传教育以及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既关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关乎整个社会教育公平的实现。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认为,从需要层次的角度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这为分析和研究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呈现差异性、发展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因此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要从其实际需要出发,夯实经济保障,加大人文关怀,健全长效育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地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3.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的实现,针对现行资助体系中"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导致的对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匮乏问题,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合资助工作实践,提出加大经济资助力度、改变奖助学金评比发放方式、完善贫困等级认定和改变资助工作方式等措施,将经济救助与心理援助有效结合,构建适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征的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4.
高校实施大学生"精准资助"是将我国新时期"精准扶贫"思想的理念和基本内容引入高等教育资助工作的创新策略,是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途径。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实施,推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极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度低、建档立卡家庭可比性差、资助育人效果不佳等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提出了调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间,建立客观评价机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多举措开展资助育人活动等措施,以期为高校的相关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如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且掌握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进而能够顺利实现就业创业,意义重大。这就需要积极创新资助政策,拓宽资助渠道,以提升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为目标,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技能,资助其就业创业,以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和措施的不断完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在高校资助工作开展中,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如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并存、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虚假、"坐、等、靠"现象严重等问题。结合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将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积极探索资助育人新途径,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资助中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经建立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高校为主、社会参与"的全社会助学格局,基本实现保障性资助目标。为进一步实现因人而助、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目标,笔者认为,在保障性经济资助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发展性资助工作理念,即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提供经费和机会,满足困难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他们全面、健康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较多,而且资助体系中资助的范围和数量有限,学生中又普遍存在"等"、"靠"、"要"的现象,因此本文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新模式。但是开展校企合作资助育人模式仍存在国家政策缺失、企业参与乏力、学校理念陈旧、学生参与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的功能,需要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联动"机制,从而达到校企合作资助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对于在校学生意义重大,对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高校资助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和经验,建立多渠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联动机制显得尤为必要,构建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发挥各方面力量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完善贷款机制,将资助工作与育人相结合,让高校资助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也在日益提高,国家和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提供了很多帮助,然而在资助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不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爱的缺失等问题,影响了资助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学生与公办学生入学状况和入学后的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民办二级学院学生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加强民办二级学院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贫困生日益突出及资助途径的问题,分析了在实际资助育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通过对人文关怀的阐述,强调了人文关怀在资助育人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探寻资助育人走向人文关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外合作办学班大学英语教学 是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如何能够经过一年的大学英语学习顺利适应专业课全英文教学仍就是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运营中的一个突出挑战。鉴于此,探索按照OBE教育理念,以基于学习成果产出的模式组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教师的预期目标为保证学生应达到学习、生活需要的英语能力及水平,从而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思维、情绪以及环境变化都使新型的网络传媒成为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当代大学生发展阶段心理特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薄弱环节、网络信息时代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网络信息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数字教育尤其是基于掌上设备的移动数字教育正在酝酿新一轮发展浪潮。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大学生教育与管理的优势分析,提出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移动教育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从而构建移动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借助信息化节约资源,提升工作效率,全方位为学生服务,最终实现高校生活“掌中享”。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在大学生中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审美教育的特征和任务,提出开展审美教育途径和方法.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应该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培养高素质的应用人才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有代表性的 6所大学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 ,揭示了重庆市大学生上网活动的特征 ,反映了大学生上网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提出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信息网络化的传播渠道、多样化文化思想观念的网络碰撞以及变革化的新媒体时代特征都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研究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从逻辑路径与实践路径来探索新媒体下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青年大学Ё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应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20.
信息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依托网络而形成的网络文化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一文化形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依托网络文化采用合适的内容与形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新的课题。文章围绕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色;分析了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网络文化语境下,创新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