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信辞库     
光互联网光互联网(OpticalInternet)是一个利用光传输交换技术建设的,能有效传送IP业务的网络。它是一种基于对等模型的网络,IP网络与光网络处于同一个控制平面之下,针对IP业务这种单一业务模型,运行同一套路由协议,维护一个共同的拓扑信息库。IP设备与光网络设备互相可见,在进行路由选择时这两种设备共同参与,实现统一的流量工程,可以针对IP业务的特点实现网络资源的最优利用。其上层是数据网络,其底层使用光传送网(RTN)作为物理传输网络。数据网络的组成设备主要是异步转移模式(ATM)交换机、路由器等;光传送网的组成设…  相似文献   

2.
MPLS QoS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解决IP QoS的两种基本模型:综合业务模型(Int-serv)和区别业务模型(Diff-serv)。Int-serv模型适用于规模较小、业务质量要求较高的边缘网络,Diff-serv模型则适于骨干网。同时ATM MPLS Diff-serv解决方案也在文中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自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提出以来,相关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MPLS已成为电信网络进一步演进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从MPLS标准和市场演进的过程、基于MPLS的IP新业务和基于MPLS面向业务的IP网络3方面,探讨MPLS对IP网络和业务发展的影响。对MPLS与其他常见承载方式进行比较;从用户角度,对虚拟租用线(VLL)、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VPLS)、虚拟专用路由选择网(VPRN)、直接Internet接入(DIA)业务与帧中继业务进行比较;从运营商角度,对传统尽力而为的IP网络与新兴面向业务的IP网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介绍SDN(软件定义网络)、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及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现有及未来业务承载对IP城域网提出的新需求,从技术和业务两方面论述IP城域网重构驱动因素。阐述IP城域网网络现状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业务需求对IP城域网演进目标进行分析,明确IP城域网目标网络架构,最后提出IP城域网近期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礼波  覃宁 《电信科学》2015,31(2):169-174
在新型业务需求和新技术涌现的双重驱动下,软件定义网络(SDN)成为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运营商、IT系统和网络设备提供商共同关注的新型网络架构和技术。这种网络控制与转发能力分离的架构,可以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控制和业务能力提供。从SDN的概念和总体架构出发,分析IP RAN对SDN的需求,提出了在IP RAN中引入SDN技术的目标网络结构和网络模型,并对基于SDN的IP RAN应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MPLS技术是目前业界普遍看好的解决IP骨干网中QoS问题的一种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MPLS网络中实现QoS的两种业务模型:综合业务(Integrated Service)模型和区分业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模型,然后仔细分析了MPLS网络中资源管理的问题──虚拟网资源管理和LSP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根据政企专线业务对安全要求级别、业务颗粒大小的不同,提出满足需求的相应承载网络。重点分析政企专线业务通过IPRAN(IP化的移动回传网络)承载的策略,针对本地、省内(跨地市)、点到多点等不同场景的专线业务,提出相应的业务开放、链路保护机制等业务模型,以及IPRAN网络与传统专线承载网络互通方案。结合POP(综合业务接入点)点建设原则和接入层流量测算模型,根据政企客户目标群体的分布不同,提出相应的IPRAN政企业务建设模型,为IPRAN承载政企专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IP网络服务质量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三网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IP网络的服务质量(IP QoS)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如何合理利用IP网络的有限带宽,保证网络的Qos,是IP网络成为支撑所有业务的统一平台的关键。首先讨论了IP QoS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机制,然后详细分析了目前正在研究和实施的几种QoS模型的原理及其相互关系。基于这几种模型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将它们互相结合以更好实现IP QoS的可能方案。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IP网络没有提供对业务的服务质量的明确支持,只是对数据流的“尽力”传输,因此在新型网络中如何满足QoS成为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分析IP QoS协议两种模型(IntServ和DiffServ)和MPL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混合模型——绍合MPLS技术和DiffServ模型的HMMD模型,并给出模型的部分功能实现。使用HMMD模型的网络能够在支持多业务类型的QoS需求的同时快速转发业务,并对网络服务能力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采用IP无线接入网(IPRAN)网络逐步代替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网络已是运营商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部署新型IPRAN网络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考虑组网模型、多业务承载、QoS保障和端到端管理等诸多问题。文章指出如何实现MSTP与IPRAN的互联互通成为了IPRAN网络演进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