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国Universal Display以及日本Toyota公司的研究人员们报道,他们研制了一种红-绿-蓝色(RGB)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它发射出效率为18.4lm/W、36cd/A的白光以及在亮度为1000cd/m^2时,具有16%的内在量子效率.相比传统的小分子OLED的荧光发光,这种新器件依赖于更有效率的磷发光,实现了RGB三种全色发光。  相似文献   

2.
《光机电信息》2004,(11):34-35
Universal Display和Toyota公司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一种红一绿一蓝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白光的效率为18.41m/W和36cd/A,在1000cd/m^2的亮度下,外量子效率为16%。与普通小分子OLED的荧光发射不同,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三种颜色(RGB)的输出是依靠较高效率的磷光体发射。在白光照明可达到的范围内,显色指数为0.79。但如果应用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照明,输出与RGBLCD滤光片带通的近似匹配将确保高质量的色彩显示。  相似文献   

3.
高效白光OLED     
《液晶与显示》2006,21(6):731
日本科尼卡米纳如达(音译)公司开发了初始亮度1000cd/m^2、发光效率64lm/W、发光寿命约1万小时的白光OLED。该成果是基于在蓝光OLED磷光材料上,该公司成功开发了高亮度长寿命蓝光OLED磷光材料(初始亮度300cd/m^2、发光寿命约1.6万小时)。RGB-OLED磷光材料混合得到白光OLED材料,该产品将首先应用于手机TFT-LCD背光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行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效率及工作寿命。我们利用两种主发光体(A)缩合多环式芳香族化合物及(B)有机金属钳合物,创造出一种新型的发光系统,命名为双主发光体系统(Co-HostEmitterSystem,简称CHE)。实验结果显示,使用此新型发光系统所制成的红色OLED能够有效地抑制因输入电荷引起的内部消光机制,大幅提升发光效率(4.5cd/A,增益>200%)及能量效率(2.5lm/W,增益>200%)。更重要的是,器件的半衰期寿命因而延长至30,000小时以上,这是目前发表过的文献中效能最佳的红色OLED器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发光层ADN∶TBPe∶DCJTB中改变DCJTB的掺杂浓度,得到了一种高效的白光OLED器件。考察了同一掺杂浓度TBPe下不同浓度的DCJTB的器件性能,发现当DCJTB掺杂浓度为1%(质量分数)时,器件获得最大电流效率6.6cd/A和最大功率效率3.21lm/W,此时亮度为10520cd/m2,对应的CIE坐标为(0.3186,0.3520)。通过改变DCJTB浓度,能够获得不同的器件颜色。  相似文献   

6.
媒体扫描     
具有单发光层的白光有机 发光二极管 台北的研究人员研制出具有单发光层的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这种器件用简单的三层结构产生最大的白光亮度,在12V时大约为42000cd/m2,在6.5V时最大发光效率为2.92lm/W。国际照明委员会配位实际上保持不变(0.31,0.33),甚至电压从8V增加到12V。具有相同类型发光层的两层结构,也产生稳定的白色,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由于在一层中电荷复合区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低驱动电压、高光效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本文介绍了一种激基复合物mCP∶PO-T2T。首先通过测试mCP、TPBi、PO-T2T、mCP∶TPBi和mCP∶PO-T2T薄膜的光致发光光谱,确定了mCP∶TPBi、mCP∶POT2T具备激基复合物性能要求,并分别将上述两种激基复合物作为发光层主体,制备器件结构为HATCN(10nm)/TAPC(40nm)/TCTA(10nm)/mCP(10nm)/mCP∶X∶FIrpic(20nm,Y,15%)/X(50nm)/LiQ(2nm)/Al(120nm)的蓝光OLEDs。当X为PO-T2T,Y=42.5%(质量分数)时,对应蓝光器件开启电压为2.83V,功率效率和电流效率分别达到了35.5lm/W和33.1cd/A。在此基础上,将0.2%(质量分数)的黄光磷光材料PO-01掺入上述器件的发光层,得到了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暖白光OLED,该器件获得了63.7lm/W的功率效率、61.8cd/A的电流效率以及19.9%的外量子效率,实现了具备低电压、高效率、色偏较小等优越性能的暖白光OLED。  相似文献   

8.
季旭东 《光电技术》2007,48(4):26-26
Novaled有限公司日前宣布,成功研发了发光效率为1101m/W(流明/瓦;具有1000cd/m^2亮度)的OLED绿光组件,创下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新的世界纪录。OLED是由几层纳米厚的有机材料制成的半导体,经由电流驱动发光,OLED据称代表平面电视及各式新型照明应用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具有凹凸界面结构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毫米尺度的凹凸界面结构实现了有机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OLED)发光效率的提高。在制备OLED器件过程中使用双狭缝模板,在发光层的界面处构建了高度为10nm的凸起,获得最大功率效率为23.9lm/W,最大电流效率为45.6cd/A,与传统的平直界面的OLED相比,分别提高了70%和36%。经过实验数据分析与理论模拟得出初步结论:OLED发光效率提高主要归因于金属界面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激发,提高了金属阴极界面的远场散射,从而提高OLED的出光效率;另外适当凹凸深度也改善了器件的电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OLED面板的彩色显示驱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贵主 《半导体光电》2011,32(2):175-178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彩色化最常用的工艺方法之一是RGB象素独立发光法。在详细分析了各种材料的亮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后,得出OLED的白光材料具有更高的功率效率和稳定性,由RGB三色合成白光OLED会造成功率的浪费。据此提出了一种四色法:即发光材料除了红、绿、蓝(RGB)三色发光材料外,还有白色发光材料,由白OLED材料直接产生白光。文章首先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然后对这种彩色OLED实现方式的驱动电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保证原RGB三色显示的色彩和寿命的前提下,通过对每个RGB的电流进行换算,用RGBW四色实现了OLED的彩色显示。结果表明这种显示法在降低总的驱动功率的同时,还可对高分辨率面板的色彩平衡变化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用于液晶背光源的双层掺杂白光OLED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制备了一种双层掺杂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其中BAlq:TBPe掺杂层发蓝光,Zn(BTZ)2:Rubrene掺杂层发橙色光.器件在驱动电压5 V时就能发出白光,且在驱动电压5~15 V内色坐标变化较小,均在白光色域区,在15 V时亮度达到8 572 cd/m2,在电流密度50 mA/cm2时量子效率最高达到0.9%.对该白光OLED的发光和电学性能以及发光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而制备了应用于液晶显示(LCD)背光源的近白光OLED,有效面积达到3 cm×3 cm,在10 V时平均亮度达到~1 300 cd/m2,发光亮度均匀性为90%,色度均匀性较好,很好地符合了LCD对背光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杨惠山 《半导体光电》2013,34(1):16-19,29
采用掺杂和非掺杂方法制备了一种多层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DPVBi为蓝光发光层,将红光[Ir(piq)2(acac)]磷光掺杂染料掺入到母体BAlq中作为红光发光层,荧光材料QAD以亚单层的方式插入Alq3中作为绿光发光层,通过改变亚单层的厚度,得到了高效率的有机发光器件,此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可达6.1 cd/A,最大功率效率达3.1 lm/W,最大亮度达25 300 cd/m2,当电压从4V变化到14V时,色坐标从(0.45,0.55)变化到(0.47,0.37),处于黄白光区.此器件的特点在于器件的性能可以通过简单地调整QAD的厚度进行控制,避免了使用多掺杂层工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基于自有的PIN OLED(R)技术和材料,Novaled公司的照明用白光OLED性能又获重大提高:在亮度为1000cd/m2下效率达到35lm/W、寿命达到100000h,CIE坐标为(0.43,0.44),显色指数为90;而其在亮度为4000cd/m2时光效为31lm/W,色标及显色指数值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发光层中载流子的平衡以及拓宽的激子分布对于制备高性能白光有机发光二极管(WOLEDs)至关重要。采用蓝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分子DMAC-DPS、绿光磷光分子Ir(ppy)2(acac)和红光磷光分子RD071制备了基于激基复合物主体的TADF/磷光杂化WOLEDs。在发光层中引入TCTA:DPEPO激基复合物作为主体不仅平衡了电荷和空穴传输,拓宽了激子复合区,并构建蓝-绿-红发光层之间级联式激子能量传递,有效提升了激子利用率,降低了器件的效率滚降。通过调控发光层中载流子平衡及激子分布,白光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CE)、功率效率(PE)和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37.1 cd·A^(−1)、36.4 lm·W^(−1)和17.5%,并且在1000 cd·m^(−2)亮度下依旧保持在26.6 cd·A^(−1)、18.2 lm·W^(−1)和12.3%,对应色坐标(CIE)和显色指数(CRI)分别为(0.451,0.428)和88。值得注意的是,在1000~5000 cd·m^(−2)亮度范围内,CIE变化仅为(0.006,0.004),表现出优异的色稳定性。同时,通过单极性主体和双极性主体的对比,阐明了双极性主体中载流子复合及激子能量传递机制。最终,通过器件传输层的优化进一步降低了器件的工作电压,提升了载流子平衡性,器件EQE及PE分别提升至19.3%和52.6 lm·W^(−1),并保持了高的显色指数(CRI=90)及良好的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溶液法制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虽然有着制作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以及容易大规模生产等优势,但是在器件效率上离传统高温真空热蒸镀法制作的OLED还有很大差距.文章基于一种新型的磷光发光材料Ir(tfmppy)2 (tpip),在利用单一主体材料溶液法制备OLED时发现器件效率不高,同时效率滚降很大.为了提高器件效率,同时减小效率滚降,以多种材料混合作为主体材料.通过改变混合主体材料间的比例关系,以一种简单的器件结构,采用溶液法制作出了高效率的OLED器件.其中,以质量比为7∶21∶12的PVK∶mCP∶TCTA为混合主体材料,掺杂质量比为10%的Ir(tfmppy)2 (tpip)作为发光层的器件,取得了高达55 cd/A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16.
刘丁菡  张方辉  阎洪刚  蒋谦 《半导体技术》2010,35(12):1153-1157
主要研究了NPB厚度对堆叠式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实验制备了四组结构为ITO/2-TNATA(15 nm)/NPB(Tnm)/ADN(30 nm):TBPe(2%):DCJTB(1%)/Alq3(20 nm)/LiF(1 nm)/Al(100 nm)(其中T分别为15,30,35和40 nm)的OLED器件,比较了不同厚度情况下OLED器件的电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改变NPB(4,4-N,N-bis-N-1-naphthy1-N-pheny1-amino-bipheny1)的厚度能够明显提高器件的发光亮度和发光效率,并调节载流子复合区域的位置,有效提高载流子的注入效果。同时发光器件的颜色也可通过调节NPB层的厚度来改变,这种器件使用NPB作为空穴传输层显示出了色纯度高、亮度好、效率较高的白光发射,其具有CIE色坐标(x=0.301 6,y=0.338 5),最高亮度和最大发光效率分别达到14 020 cd/m2与2.94 lm/W。  相似文献   

17.
杨惠山  黄淑华 《半导体光电》2013,34(3):370-373,387
采用蓝色荧光材料1p-TDPVBi结合绿色磷光材料2Ir(ppy)3掺杂到母体材料CBP作为绿光发光层,并且采用3BPhen作为电子传输层和激子阻挡层制备结构为ITO/m-MTDATA(50nm)/NPB(10nm)/p-TDPVBi(dnm)/CBP∶Ir(ppy)38%7nm/BPhen(60nm)/LiF(1nm)/Al的有机发光器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蓝光发光层p-TDPVBi的厚度,得到了高效率的有机发光器件,当p-TDPVBi厚度为5nm时,器件的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在4V时达到32.3cd/A和25.3lm/W,亮度在11V时达到31 020cd/m2。研究了p-TDPVBi厚度由3nm变化到9nm,OLED器件的电流密度-电压特性曲线、亮度-电压曲线及电流效率-电压和功率效率-电压等光电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双主体掺杂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源共蒸发技术制作了双主体掺杂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研究了不同掺杂比例下,Alq3∶Rubrene∶DCJTB双主体掺杂系统的红色OLED器件,器件结构为ITO/HIL/NPB/Alq3∶Rubrene∶DCJTB/Alq3/LiF/Al,其中发光层Alq3∶Rubren∶DCJTB是三掺杂发光结构体系。综合研究分析了Alq3与Rubrene的掺杂比例和发光效率、色纯度之间的关系,当Rubrene的掺杂比例达到60%时,器件达到最佳效果;电压9V时,该器件发光亮度达到3580cd/m2,发光效率达到4.58cd/A,功率效率也达到1.60lm/W,相应的色坐标为(0.65,0.35)。  相似文献   

19.
双异质型蓝色OLED器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采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ITO/NPB/BAlq3/Alq3/Mg:Ag(双异质型)和ITO/NPB/BAIq3/Mg:Ag(传统型)两种结构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并研究了器件结构对OLED光电性能的具体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器件结构对OLED的发光光谱没有影响。其谱峰均位于480nm。但是器件结构却显著影响OLED的发光性能,与传统型结构器件相比,双异质型结构OLED的最大发光效率和最大发光亮度分别提高了4.5倍和5.5倍,达到1.901m/W和10000cd/m^2。这是因为双异质型器件结构中引入了电子传输层Alq3和空穴阻挡层BAlq3,从而使得能级匹配更加合理。载流子注入更加平衡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以四苯基二胺衍生物(TPD)为空穴传输材料,以蓝光染料酚基吡啶铍(BePP2)、黄光染料红荧烯(Rubrene)、绿光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分别为蓝、绿、红三基色染料,采用多层结构制备了有机多层白光发光二极管.该白光器件的色坐标为( 0.33, 0.36)(在7V下),接近等能点白光( 0.33, 0.33);该器件在17V下的亮度可以达到3000cd/m2,流明效率为 0.3 lm/w,是目前报道的比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