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液态合金的质量是影响铸件质量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在炉前对液态合金的质量进行快速检验对于铸造生产有着重要意义.表面张力是液态合金的基本物理属性,它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液态合金的特点,并对铸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铸造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铁水质量炉前快速检验的各种方法做了详尽全面的评价,并经过理论分析后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测定铁水的表面张力来迅速预测其凝固后的石墨形态并进而预测铸件质量.在对现有的液态合金表面张力测定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有别于气泡最大压力法的快速测定表面张力的新方法--气泡幅频当量法,通过测定在规定时间内连续逸出的气泡内压力变化的幅值和气泡个数来反映表面张力的大小,从而使测试时间大大缩短.据此原理我们对常温液体进行了模拟试验,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套便携式的液态合金表面张力快速电测装置.该装置以8098单片计算机为核心,配以高精度微差压传感器及快换式耐高温探头而组成.利用此装置还首次实现了毛细管内径的电测量,使测试过程大为简化.经过实验证明,该装置具有分辨率高、测试速度快(仅需10s钟)、测试精度高、操作方便、工作稳定等特点,配以实用的数学模型后,不仅可以完成对常温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而且完全可以用于实际铸造生产.  相似文献   

2.
蠕墨铸铁质量炉前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蠕墨铸铁或球墨铸铁生膊检测与控制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探索出许多先进方法,如热分析法、共晶膨胀率法、相对导热率法、感抗法等.这些方法与金相法相比,虽然具有快速检测、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测试速度仍然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从这一点看,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及装置,以实现铁水石墨形态的炉前快速检测.本论文中,将详细介绍一种用于炉前快速检测蠕铁石墨形态的新方法和新装置.该新方法称为"气泡幅频当量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探头装置向铁水中吹入气体,以所吹气泡个数、气泡压力变化幅值及其相关参数形成的当量表面张力表征铸铁石墨形态.基于新方法研制的新装置主要由信号采集系统(三路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单片机数据处理系统及外转设备、微型气源和电源等部分构成.模拟测试及生产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新方法用于蠕铁石墨形态的炉前快速检测是可行的.新装置具有操作简便、测试速度快、准确度高等特点.整个测试过程仅5s,测试准确率高于95%,适合实际铸造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3.
用新型气泡最大压力法快速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用新型气泡最大压力法快速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基本原理、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研究发现,采用单管吹气,通过监测和分析排气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快速测定液体表面张力,为研制液态金属表面张力快速测定装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李大勇  石德全  李峰  张宇彤 《铸造》2004,53(1):12-17
介绍了液态合金表面张力检测的常用方法及装置,包括气泡最大压力法、毛细管上升法、拉筒法、静滴法等.同时分析了表面张力检测新技术的研究动向,指出当前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现场快速检测技术、高精度静力学检测技术及表面张力计算技术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用气泡最大压力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基本原理、测试装置、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结果发现,通过分析排气压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测定液体表面张力,为研制液态金属表面张力测定装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液态铝合金含氢量现场检测对于生产高质量铝合金铸件及铸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一种用于便携式含氢量测定仪的单片机测控系统,重点讨论该系统的单片机扩展单元、信号调理单元、模/数转换单元、真空系统控制单元和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298.15 K,常压及不同离子强度(0.57~12.81 mol/kg)条件下氯化钴水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建立表面张力与浓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应用Gibbs吸附等温式推导出表面张力与活度的关系式,提出一种计算溶液活度因子的新模型,并利用实验数据回归得出了新模型参数。与文献中的数据相比,新模型计算数据的标准偏差为0.0632,与Kim归纳出的Pitzer模型参数计算数据的标准偏差相近。结果表明:采用电解质溶液活度测定新方法和计算模型可得到的氯化钴水溶液活度因子的精度较高,这使得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表面张力计算其活度因子(或活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态模锻代替压力铸造生产摩托车铝合金轮毂 ,克服了制件内部容易产生气孔及强度差的缺点 ,介绍了其液态模锻模具结构及解决锻件热处理后产生气泡的措施和防止粘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铝合金轮毂液态模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态模锻代替压力铸造生产摩托车铝合金轮毂,克服了制件内部容易产生气孔及强度差的缺点.介绍了其液态模锻模具结构及解决锻件热处理后产生气泡的措施和防止粘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铝合金液氢含量快速检测方法。在该方法基础上设计了铝合金液氢含量快速测定装置。该装置通过动态改变测氢系统真空室的容积达到快速动态测定熔体氢分压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测试速度快、精度高和制造成本低的特点。设计了主要以石英砂、膨润土、水为主要材料,通过压制和烧结工艺实现成型的探头。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实际测试中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对《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新标准中关于试验要求方面的理解,包括试验机零点的设置、试样夹持方法的确定、试验速率和控制方式的设定。在对新标准有深入理解的前提下,阐述了国内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材料试验机在功能实现上是如何适应新标准要求,添加相应功能的。其中增加的应变控制功能实现了很多国产试验机无法实现的真正意义上的应变控制功能,并给出了相应的试验数据,从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试验机在应变控制上稳定可靠,更加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12.
樊凤玲 《物理测试》2012,30(2):55-58
 钢铁企业检化验系统是保障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检化验系统设计的优劣将对检化验工作产生直接的影响。介绍了钢铁企业检化验系统设计的新亮点,这些设计亮点的采用,弥补了原先设计中的不足,适应了生产的需要,使检化验结果的反馈更加精确快速,数据管理更加高效有序,试验操作更加安全环保,已成为钢铁企业检化验系统设计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无损检测方法的分类及其特征简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冉启芳 《无损检测》1999,21(2):75-80
简要介绍各种无损检测方法及其特点,为在实际检测中选用这些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低温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沈功田  张万岭  王勇 《无损检测》2005,27(11):592-595
低温压力容器在液化气体储存和运输中得到广泛使用。综述了低温压力容器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分别采用的各种无损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射线、超声、磁粉、渗透、脉冲涡流、目视和泄漏检测等,并介绍低温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特种设备是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潜在危险的重要设备和设施,无损检测技术在确保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中至关重要。综述了特种设备在原材料、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红外检测、磁记忆检测和漏磁检测等,论述了采用不同检测技术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土木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沈建中  李宗津  张之勇 《无损检测》2000,22(11):497-500,504
土木工程中无损检测(简称NDT-CE)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广阔的前景,NDT-CE不仅用来对新建的建筑物进行质量监测,而且可对已有的建筑物结构的寿命进行评估,保养和修理。从应用的角度对NDT-CE中常用的振动分析、冲击回波法、超声脉冲回波法、声发射、雷达、激光干涉以及红外线成像等技术的原理、应用局限性和发展前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蒋仕良  沈功田 《无损检测》2005,27(5):264-267,273
多层包扎压力容器是存储高压氢气和氮气的常用压力容器之一,应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带内衬压力容器主要用作石油炼制工业中的再生器,是炼油装置的关键设备。综述了两种压力容器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缺陷和分别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及特点,方法包括射线、超声、磁粉、渗透、红外及声发射检测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管道缺陷无损检测的常用方法(如射线检测、超声检测、涡流检测和基于光学原理的检测技术)及其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指出各检测方法均有自身的独特性,当仅用一种方法不能得到理想的检测结果时,需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耿荣生 《无损检测》2001,23(1):2-5,12
介绍在罗马召开的15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WCNDT)的概况,简要阐述无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钢板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吴平川  路同浚  王炎 《无损检测》2000,22(7):312-315
介绍国内外钢板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的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机器视觉技术是解决钢板表面缺陷自动检测问题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