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uO-ZnO-ZrO2甲醇催化剂的活性和比表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系列CuO-ZnO-ZrO2合成甲醇催化剂的活性和比表面积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CuO-ZnO组分添加一定的锆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BET表面积,且增强催化剂的热稳定性,使还原态催化剂的表面积不再减少;锆组分的添加方式不同,对催化剂的添生和比表面影响很大,使铜、锌、锆三组分分散完好的制备方法将得到活性高、比表面积大、性能优良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不同系列钒-钨-钛催化剂,以与二噁英TCDD化学结构式相似的邻二氯苯作为替代物,研究催化剂对邻二氯苯的去除效率,考察钒负载质量分数和钨负载质量分数对邻二氯苯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RD和催化剂比表面积分析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钒负载质量分数的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催化剂性能降低;随着钨负载质量分数的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加,催化剂性能提高。钨的加入有利于促进活性钒的分散,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催化剂比表面积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刘庆  虞美玉 《工业催化》1993,1(3):19-25
系统地测定了国内不同型号的铁铬变换催化剂在还原前、后的比表面积、孔容变化情况;测定了变换催化剂经不同处理后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分布、曲节因子以及晶相结构等重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铁铬催化剂上,用不同硫化氢浓度(0~500~2000ppm)半水煤气进行变换反应后,其比表面积、孔容、平均孔半径、孔分布、晶相结构以及曲节因子等,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采用连续式回转炉和马弗炉焙烧的催化剂分别进行了物性分析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回转炉焙烧的催化剂样品在外观、强度、比表面积、孔容、孔径、晶粒形貌和催化活性等均优于马弗炉焙烧的催化剂,可用连续式回转炉代替马弗炉。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气相法聚乙烯倦化剂.研究了组成、粒径分布、微观形态、载钛时间和TiCl4加入量对倦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与商用催化剂相似的组成,粒径分布窄,颗粒形态良好;通过选择高比表面积的硅胶载体、提高催化剂有效组分的负载量和适当延长载钛时间可提高催化剂效率;当硅胶比表面积为312 m2/g,负载时间...  相似文献   

6.
赵明军  刘志钢 《工业催化》2015,23(5):401-405
对异丁烷脱氢催化剂YBD-101和国外某催化剂L进行性能比较。采用XRD和BET研究催化剂的物相结构和比表面积,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两种催化剂的异丁烷脱氢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结果表明,催化剂YBD-101较催化剂L具有Cr2O3颗粒细小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反应温度(500~620)℃和空速(1.0~2.0)h-1条件下,催化剂YBD-101的异丁烷转化率高于催化剂L8个百分点,产物选择性高于催化剂L 3个百分点。催化剂YBD-101的活性稳定性优于催化剂L,再生周期明显延长,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阐述甲烷合成催化剂中活性组分、载体和助剂种类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催化剂的烧结失活原因及机理;介绍提高催化剂抗烧结性能的改进措施。对甲烷合成催化剂研究进行展望,提出高比表面积复合载体的研制、助催化剂的添加和金属颗粒限域等方法是提高甲烷合成催化剂抗烧结性能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海泡石及其在FCC催化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海泡石热相变研究的现状、活化改性的主要方法及在催化剂中的应用,展望了改性海泡石在FCC催化剂中的应用前景。探索了改性海泡石作为FCC催化剂基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作为FCC催化剂基质,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以及中孔孔容,能够加强催化剂的抗重金属作用,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醇法制叔胺胺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脂肪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胺化催化反应是目前生产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的主要工艺。该工艺的技术关键之一在于其催化剂。研究了在以Cu和Ni为活性组分、以碳酸钙为载体的催化剂体系中加入其他金属元素作为助催化剂对催化剂选择性和活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助催化剂的加入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测定了各催化剂的吸附等温线、比表面积和孔径及其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助催化剂La、Ba和Zn的加入均能提高Cu—Ni催化剂的选择性,Ba的效果尤其明显,可以将产物中双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的质量分数降低至2%以下。助催化剂的加入没有改变催化剂的孔结构,但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均减小,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气相催化氟化制备HFC-134a的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由HCFC 133a与AHF经气相催化氟化制备HFC 134a的CrF3 基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前驱体的热行为 ,催化剂的晶相以及催化剂的氟化度 ,比表面积 ,孔容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前驱体中添加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其热稳定性 ,CrF3 基催化剂的活性相以非晶态存在 ,随着催化剂氟化度的提高 ,比表面积及孔容的增大 ,催化剂的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许喜坤 《广东化工》2003,30(3):40-42
本文采用动态法原理测定催化剂的比表面,利用热导检测器测定催化剂微孔在液氮下的吸附及常温下的脱附面积。用外标法进行定量。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在l小时内同时测定3个样品的比表面。其准确度及精密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高比表面积的Cr2O3催化剂,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发现,当碳化温度为500℃时,蔗糖与铬摩尔比为2∶1,除碳温度为400℃时,制得的Cr2O3比表面积最大(61 m2.g-1)。合成的高比表面积Cr2O3催化剂气相氟化CF3CH2Cl合成CF3CH2F的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直接制备的低比表面积Cr2O3催化剂,这归因于高比表面积Cr2O3催化剂具有更多路易斯酸性位。  相似文献   

13.
张玲秀 《河南化工》2013,(18):32-34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具有磁性的CuO—Bi2O3/Fe3O4@SiO2催化剂,利用XRD、BET等手段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在甲醛乙炔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载体Fe3O4@SiO2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CuO在其表面以高分散的微晶态形式存在;制得的催化剂在甲醛乙炔化反应中有较高的活性与使用稳定性,可以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与反应液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4.
《云南化工》2018,(12):44-45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助剂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N2物理吸附-脱附(BET)等手段对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物理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改性的K-CuFe/ZrO_2催化剂上CO加氢制混合醇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Mn助剂,可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促进CO加氢形成低碳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n、Mg物质的量比的Zn-Mg复合氧化物,将其用于催化大豆油甘油解合成单甘酯(MG),采用XRD、氮气吸附-脱附仪、SEM、TEM对Zn-Mg复合氧化物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催化剂的表面碱强和碱量。优化了合成单甘酯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Zn-Mg复合氧化物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改变Zn、Mg物质的量比不仅可以调控Zn-Mg复合氧化物的碱强与碱量,还可以调控其比表面积、孔容等结构参数;不同Zn、Mg物质的量比复合氧化物的催化活性变化趋势与其碱强度(H)在15.0H17.2间碱量变化趋势相一致;n(Zn)/n(Mg)=0.1时,复合氧化物(ZM0.1)具有最好的催化甘油解反应活性;使用该催化剂合成单甘酯的适宜条件为:n(甘油)∶n(大豆油)=3∶1,反应温度210℃,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0.6%,该条件下大豆油转化率达95.6%,单甘酯收率为58.5%。ZM0.1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时大豆油转化率仍达80.9%。  相似文献   

16.
用制备纳米粒子的方法制出碱土金属的碳酸盐作为陶瓷球的致孔剂,获得了高比表面积的载体和BST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合成三醋酸甘油酯中应用此催化剂证明:对同种碳酸盐致孔剂来讲催化活性随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但对不同碳酸盐来讲,在含量相同时,催化活性并非完全随比表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而是以SrCO3,作为致孔剂时能获得最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邻苯基苯酚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卫延安  蔡春  吕春绪 《化学世界》2004,45(10):519-521
以分子筛、活性炭和γ-Al2O3为载体,通过离子交换方法或浸渍法制备了载Pd、Zn、Ni的催化剂,对环己烯环己酮进行脱氢制备邻苯基苯酚(OPP),对脱氢活性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积的变化及表面金属的晶粒变化影响催化剂的失活,高硅铝比分子筛的Pd-ZSM-5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脱氢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脱氢能力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甘孝勇 《广东化工》2011,38(7):286-287,289
为了综合利用催化剂生产污泥,采用XRD、SEM等方法对污泥的形貌和粒径进行表征,并通过化学掺杂对材料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催化剂载体平均粒径低于40μm,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超过200m^2/g。采用磷酸异丙酯和丁内酯对材料改性后的载体制备10%毒死蜱可湿性粉剂,其分解率均低于3%。催化剂污泥改性可应用于农药载体。  相似文献   

19.
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自主研发的微球形催化剂,以伊朗常压渣油(IRAR)为原料油,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内考察了粒径变化对沸腾床渣油加氢催化剂性能和加氢反应后催化剂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催化剂粒径可以提高脱金属率、脱硫率、残炭转化率.生焦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20.
郑丹  李晨忱 《化学世界》2003,44(8):402-405
研究了用于环戊二烯 ( CPD)和甲醇制备甲基环戊二烯 ( MCPD)的双功能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是在 γ- Al2 O3 上分别用混合、沉淀、浸渍法负载 Mg O,焙烧后再负载 1 6% K2 CO3 (摩尔分数 ,下同 )。研究 Mg O负载方法及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进行了比表面、XRD和程序升温脱附( TPD)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形成的催化剂均在含 1 5 %~ 30 % Mg O时呈现高活性。从活性和比表面结果看 ,沉淀法最好 ,混合法次之 ,而浸渍法最差。性能最优化的催化剂是用沉淀法负载 2 5 %Mg O,其 MCPD产率达 76% ,比表面为 1 1 0 .4m2 /g。 XRD分析表明浸渍法的多次焙烧使催化剂表面烧结并形成镁铝尖晶石 ( Mg Al2 O4)。 TPD测定表明在 γ- Al2 O3 - K2 CO3 中负载 Mg O使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强度增强 ,碱中心数量明显增多 ,由此使催化剂酸碱催化功能很有效地“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