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职教育不能适应企业对工业分析技术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问题,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确定了高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企业工作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探索“校企合作、能力递增”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的进阶式课程体系,结合岗位工作任务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开展项目化教学和多元化考核评价。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综合技能,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高职教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强人才。本文中通过统筹中高职协调发展,重点研究课程体系衔接,促进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领域相衔接,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搭建了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创新了中高职一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黄冬梅 《广州化工》2020,48(16):199-201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分析石化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化工装备技术专业为例,基于企业岗位工作要求和行业标准,通过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理实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实行知行合一的培养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质量,为地方石油化工行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唐山装备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企业对机械技能人才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通过实施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主要剖析了唐山地区机械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和评价模式等方面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5.
汪小根  康大力 《广东化工》2014,(12):227-228
文章通过分析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及文化课衔接脱节等问题,在系统调查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重构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课程体系,推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药品类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龚爱琴 《江西化工》2014,(3):168-169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员作为国民经济生产的质量把关者,安全生产的保护者,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操作技能。实施中高职衔接教育,是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之一,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本文从培养目标的衔接、衔接模式的选择及课程体系的衔接方面探讨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如何有效进行中高职衔接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调研温州市中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衔接课程时,发现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技能实践训练颠倒、学生文化素养偏低及实践教学安排混乱等若干问题。为推动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全面发展,确保满足不同阶段的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教学要求,通过实施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衔接措施,提升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职本科"3+2"分阶段模式下课程体系构建进行探究,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的方式,构建"3+2"高职本科分阶段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对高职院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化工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迫切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操作技能强的专业人才。基于中高职衔接的化工技术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可促进中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教育有机衔接,使一部分有意愿、有潜质的中职生能够继续升学深造,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笔者以《化学品合成与试验》为例,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和使用教材等方面进行了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职与本科分段式培养衔接教育近几年开始陆续在各省市试点实施,衔接教育包含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和考核评定的衔接多方面内容的衔接。针对高职与本科分段式培养中课程体系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确保高职段3年与本科段2年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满足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高职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过程中承担着重要作用,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主要对我校五年制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主要从校企合作机制、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12.
刘尚莲  顾准 《广州化工》2009,37(6):216-217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高职化工技术类专业学生定岗实习工作进行探讨,旨在促进高职化工技术类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众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中高职教育衔接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中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为中高职会计专业体系衔接提供借鉴,促进会计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4.
潍坊职业学院海洋化工技术专业以企业岗位职业需求为出发点,基于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同时融入思政教育和“1+X”职业标准,以培养适应企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海洋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5.
以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为例,分析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三个方面构建符合本院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进步,数据集中化处理、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逐渐替代模式化的人工处理,单纯以培养传统基础核算型会计人员的中职教育模式已经难于独立承担高素质技术技能会计人才培养的重任,在分析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3+2”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中高职衔接“3+X+2”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建议,以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统筹优化,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7.
5年制应用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地解决了中高职衔接"3+2"模式教学周期重复叠加问题,同时考虑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要求,强化了中高职一体化的指导职能,有利于强化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内涵的理解,认为现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教育的理性回归。培养大批既能动手、又擅长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系统工程,本文从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7个方面讨论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路,并以扬州职业大学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化工人才所做出的探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师是实现这一艰巨任务的重要参与者,只有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当前,高职教师在职业素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其工作态度及行为,为深化高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染整技术专业分析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增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管理和组织形式,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