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两种不同的冰套冻制方法———固态干冰法和低温热管法。采用这两种方法分别在两个水三相点容器内冻制冰套 ,通过实验研究冻制方法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这两种冻制方法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非常小 ,即两个水三相点容器所复现的水三相点温度在± 0 .0 4mK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2.
液氮冻制冰套法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闫小克 《计量学报》2004,25(4):318-321
介绍了液氮作为冷却剂在水三相点容器内冻制冰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同时在两个不同真空度的水三相点容器内分别冻制冰套。通过实验,研究了此方法对所复现的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冻制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以及开始生成的小冰晶引起水三相点温度偏低;并且,其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随着水三相点容器内真空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应力慢慢消除,小冰晶逐渐长大为大冰晶,所复现的水三相点值逐渐回升并趋于稳定。因此,为了高精度复现和准确测量水三相点,采用该冻制方法时,必须将冰套老化至少5天以后,才可以消除其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邱萍  闫小克  汪洪军  王宁  刘薇  梁俣 《计量学报》2022,43(2):196-200
水三相点是ITS-90国际温标中最重要的定义固定点,其复现不确定度是传递到整个温标的.目前,通常采用不同的冻制方法在硼硅玻璃或石英水三相点容器内冻制均匀的冰套来复现水三相点.冻制过程中,由于在水三相点容器内生成冰桥,会造成容器的破裂.为了解决此难题,研制了金属外壳水三相点容器,利用高纯水自发相变原理,在液体槽内自动冻制...  相似文献   

4.
不同来源的水三相点容器的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水三相点在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和ITS-90国际温标中的重要地位.重点介绍了麦克劳式水三相点容器内冰套的冻制方法及水三相点的复现.同时,NIM与ISOTECH同种结构的水三相点容器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水三相点容器复现的水三相点值在±0.04mK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5.
国际计量局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了由20个国家计量标准实验室参加的CCT-K7水三相点容器国际关键比对.按照比对协议,参加者均选择了1个校准的传递容器送到国际计量局与两个共同的参照容器进行比对.介绍了国际计量局的比对,包括:冻制方法、实验装置、测量步骤、比对结果及相应的不确定度评定.比对结果表明:多数水三相点容器在0.15 mK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水三相点在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和ITS-90国际温标中的重要地位。重点介绍了麦克劳式水三相点容器内冰套的冻制方法及水三相点的复现。同时,NIM与ISOTECH同种结构的水三相点容器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水三相点容器复现的水三相点值在±0.04mK范围内一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低温液体冻制水三相点瓶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冻制温度条件下水三相点瓶的老化时间;同时,研究了不同保存温度对低温液体冻制的水三相点瓶的水三相点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低温液体冻制法冻制的水三相点瓶,老化时间不超20min,不同冻制温度条件下,老化时间相差不超10min,最佳冻制温度为-6℃;通过低温液体冻制法冻制的水三相点瓶,在0.006℃条件下能保存超10d以上,并且水三相点值不发生飘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研究水三相点容器长期可靠性能的实验中 ,国外所采用的一种恢复水三相点容器性能的方法。我们利用此方法制作两组容器 ,通过对照实验研究此方法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此方法不能最大程度除去溶解在容器水中、吸附在容器内壁面的气体 ,导致所复现的水三相点温度偏低约 0 13mK。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研究水三相点容器长期可靠性能的实验中,国外所采用的一种恢复水三相点容器性能的方法。我们利用此方法制作两组容器,通过对照实验研究此方法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由于此方法不能最大程度除去溶解在容器水中、吸附在容器内壁面的气体,导致所复现的水三相点温度偏低约0.13mK。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水源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采用4种不同的水源并按照相同的制作工艺研制高质量的水三相点容器.同时,将这些容器进行了比对实验.比对结果表明:这些不同水源的水三相点容器复现的水三相点值在±0.02 mK范围内一致.故推断出水源对水三相点温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深入讨论了标准化方法和方法标准化的内涵,剖析了它们的理性形成关系和应用关系,研究了它们在标准化范畴拥有的关系和地位,深入讨论了统一化、互换性、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等标准化形式形成标准化方法的理论关系,理论上证明了一些标准化形式的标准化属性,详细讨论了方法标准化的方法对象的分类关系、实践关系和范畴,深入研究了标准化方法和方法标准化的相互依赖和对立统一的哲理关系。  相似文献   

12.
版面空间的划分方法——骨骼划分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版面设计中理性思维观念的概述,明确骨骼划分设计法的实用意义.通过对骨骼划分法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分析,得出其在经历了国际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洗礼后得以继续沿用至今的原因.对骨骼划分法为适应现今审美趋势而产生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分析,最后明确了变形骨骼划分设计法在现今平面设计领域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纵向数据分析中,广义估计方程(GEE)方法被广泛应用.无论相关矩阵是否正确识别,通过 GEE 方法得到的参数估计都是相合的.但是,当选取的工作相关矩阵与真实相关阵相差较大时,所得参数估计的效可能会较低.为了降低工作相关矩阵的选取对于参数估计的效的影响,研究者提出了二次推断函数(QIF)方法和 Hybrid GEE 方法.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 QIF 方法和 Hybrid GEE 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α-Al2O3粉体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Al2O3粉体,通过网络的阻碍作用,阻止Al2O3的团聚,获得颗粒大小在10nm左右的α-Al2O3粉体,其煅烧温度比通常低100°C.  相似文献   

15.
李健隽 《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39(3):13+16-13,16
本文主要对气相色谱分析中的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模态分析的一种新方法--键合图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键合图理论与方法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物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有效工具,通过分析与推导,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键合图用于获得机械系统模态(振型)参数的新方法,传统方法只能直接得到一种模态参数,而基于键合图的模态分析方法则能一次得到两类模态(互为对偶),且便于处理存在大量零频率模态的系统,由于键合图是一种基于能量守恒和信号因果分析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借助该方法,模态方法和概念可向非机械系统拓展,所提供的算例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路径规划方法--人工水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的流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动态环境中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新方法。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分解为若干个方形区域,构建了一张虚拟地形图(VTM)。在VTM中,地势高的地方对应于工作空间中障碍物所在的区域或不希望机器人进入的区域,地势低的地方对应于工作空间中目标位置或希望机器人进入的区域。机器人的初始位置设定为人工水源,人工水从当前位置流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到目标位置时,人工水所流经的区域构成了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无碰路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加权残数法与有限元结合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法。本文介绍了最小二乘法一有限元耦合方法的三种类型:直接法、对称法、迭代法。对称法适用于大型程序,而迭代法适用于微机。  相似文献   

19.
基于APEX算法改进的图像复原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高斯类点扩函数退化图像复原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降晰图像频谱特征改进的APEX图像复原算法.该算法采用APEX算法的基本原理,根据图像频谱信息特征,对点扩散函数(PSF)估计过程进行了改进,采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拟合出降晰图像频谱主方向,采用图像频谱主方向上的数据进行PSF估计,以利用更多的有效数据,从而减少PSF的估计误差.针对模拟和实际采集的降晰图像进行实验,采用主观视觉和峰值信噪比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较使用非主频谱方向上的频谱数据的复原算法在复原效果上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GB/T 228-2002规定了用直接法和移位法测定断后伸长率,直接法测得的断后伸长率随断口所在的位置而变化,不具备唯一性;移位法弥补了直接法的不足,但是比较麻烦。笔者提出了一种测定断后伸长率的新方法——解析法。该方法利用断口两侧伸长变形的对称性,在试样断裂后较长的一半中,已经包含了试样伸长的全部信息的特征,虚拟一个拉伸试样;这个虚拟试样断口两侧的伸长变形是对称的,继而利用GB/T 17600-1998中的断后伸长率换算公式计算得到所要求的断后伸长率。解析法得到的断后伸长率测定结果优于直接法和移位法,特别适用于对材料断后伸长率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