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一种含柔性链的共聚酯液晶高聚物(PET/PHB60)和玻璃纤维增强的改性聚苯醚(MPPOG)的共混物为对象,叙述了在单螺杆挤出机和单螺杆注塑机上形成原位复合材料不同液晶含量下的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LCP的加入降低了MPPOG的粘度,改善了加工性能,但共混物的机械性能改善不明显,MPPOG与LCP是不相容的,它们的纤维尺寸及织构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2.
PET/LCP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及其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以不同刚性分子链热致液晶聚合物(LCP)为分散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物在加工温度范围内的流变性能,共混物熔体经过一系列流场发展起来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PET/LCP共混物为切力变稀的非牛顿流体,共混物熔体的粘度介于两种纯组分高聚物熔体之间,并且各组成的流动曲线于γ=600s^-1时相交;LCP熔体粘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比PET熔体大;随着ICP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3.
用溶液共混浇铸法将胆甾型液晶(胆甾醇油烯基碳酸酯)和向列型液晶(4-乙氧基苄叉-4’-正庚基苯胺和4-正戊基-4’-氰基联苯)分散到甲壳糖溶液中制成三个系列的甲壳糖/液晶复合膜.借助偏光显微镜观察了材料表面的结构形态,研究了材料中液晶含量和成膜条件对复合膜表面结构形态的影响,用动态凝血实验、溶血实验和血小板粘附实验,对改性材料表面血液相容性做了评价.结果发现,只有当复合膜中的液晶含量超过30%时,复合膜表面呈现微相分离结构并表现出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且随液晶含量的增加而材料的抗凝血性能有明显的改善,尤其是复合膜表面吸附的血小板数量随液晶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液晶共聚酯酰胺和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不同的共混方式——溶液共沉淀法和机械共混法将热致液晶共聚酯酰胺(PE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共混,利用Instron3211型毛细管流变仪研究PEA/PET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PEA的加入有效地改善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在实验剪切范围内,共混物的流变曲线由低剪切速率下的切力变稀区和表观粘度基本恒定的准牛顿区组成,且溶液共混物的表观粘度相对较高,准牛顿区不明显.共混物的表观粘度对共混组成的依赖性表现出负偏差行为,当PEA为10%时,共混物的表观粘度达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5.
使用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聚己内酯(PCL)/聚乙二醇(PEG)共混物的原位结晶过程以及片晶尺度上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PCL/PEG为热力学不相容体系;共混物中PCL占优时,PCL形成连续的球晶结构,PEG呈海岛状均匀分布在PCL球晶内部;共混物中PEG含量占优时,PCL形成连续的碎晶结构,PEG形成连续相和结构完整的球晶结构,PEG的生长速度不受PCL的分布影响.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热塑性弹性体(FU)用量对PP/FU共混物及碳酸钙用量对PP、PP/FU(90/10)的填充体系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U的加入可明显改善PP低温脆性,提高冲击强度。添加适量经偶联剂处理的碳酸钙对PP共混物冲击性能性能和加工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研究了由不同配比的尼龙6(PA6)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UHMWPE/HDPE)所形成的共混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中PA6和UHMWP/HDPE组分的结晶和熔融是独立的,但相互影响较大.PA6和UHMWPE含量的增加对共混物的初始模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PP/SBS/滑石粉共混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与聚丙烯(PP)/滑石粉体系进行了共混研究,成功地获得了一种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又不过分降低体系模量的硬而韧的三元共混复合材料.考察了共混体系中,不同含量的滑石粉和不同含量SBS对PP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滑石粉含量为5%时,PP/滑石粉二元共混材料的断裂强度最高,当含量低于20%时,其断裂强度仍高于纯PP的断裂强度,并且当PP/SBS/滑石粉的配比为69:11:20时,其三元共混材料的综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在热致性液晶共聚酯和聚酯(PET)的共混中引入相溶剂,讨论了它们对分散相稳定性和共混体力学性能以及共混中分散程度的影响,还讨论了相容剂对聚酯相等温结晶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低温结晶的聚偏氟乙烯(PVDF)/聚己二酸丁二酯(PBA)共混物薄膜.使用热台原子力显微镜跟踪研究PVDF/PBA共混物薄膜样品的原位熔融过程,从片晶尺度上考察不同的共混比例对相分离形态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VDF/PBA共混体系在低温下结晶时,PBA组分主要在PVDF的片晶间的区域内分布;共混比例影响两组分都结晶后的片晶排列方式;PBA组分含量较低时,两组分片晶的排列方式主要为"ABABABAB",PBA中等含量时,两组分片晶的排列方式主要为"ABBBABBB";片晶间分相结构对PBA的结晶扩散有抑制作用,PBA组分要充分结晶需要较高的过冷度或者足够长的结晶时间.  相似文献   

11.
选用液晶聚合物(LCP)对聚丙烯(PP)进行熔融共混,采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对PP/LCP复合材料进行改性,采用热分析(DSC)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添加少量液晶对PP具有一定的增强和增韧作用,与纯PP相比,PP/LCP(100/10)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5.4%和21.3%;在PP-g-MAH接枝改性后,PP/LCP/PP-g-MAH(100/10/3)比PP/LCP(100/10)拉伸强度提高了18.5%,冲击强度提高了33.2%。增加LCP含量,提高了PP/LCP共混物中PP组分熔融温度,但是结晶度降低;加入少量的PP-g-MAH,提高了PP/LCP/PP-g-MAH共混物耐热温度和PP组分结晶度。SEM照片显示,加入液晶组分,有利于PP/LCP共混物形成取向结构;加入PP-g-MAH,有利于LCP形成取向微纤,改善制品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硫磺硫化体系,用动态硫化法制备PVC/NBR共混型热性弹性体(TPE),该材料具有强度高、永久变形小和可重复加工等特点。考查了共混时间、交联剂含量等因素对材料力学性能及共混比对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VC/NBR共混物呈现出明显的两相结构。交联的NBR为分散相,分散于PVC连续相中。动态硫化PVC/NBR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在压缩永久形变、扯断永久变形、耐油及耐老化等主要性能上均优于简单机械共混物。  相似文献   

13.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DPE-g-MAH为相容剂,分别制备EVOH/HDPE二元共混物和EVOH/PA6/HDPE 三元共混物.分别研究EVOH/HDPE和EVOH/PA6/HDPE共混物的阻透性、加工流动性、物理机械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结构.从SEM可以看出:共混体系呈两相结构,分散相HDPE和PA6以球状均匀的分散在连续相EVOH中.二元体系中,随着HDPE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体系的阻透性能略有下降;加工流动性有所提高;当m(EVOH)∶ m(HDPE)∶ m(DPE-g-MAH)为100∶15∶5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与二元体系相比,三元体系的阻透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如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静态混合器中混炼制备出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P(聚丙烯)共混物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出直径约为15~20μm的EVA/PP共混纤维.文中探讨了EVA含量、纺丝温度和挤出速率/卷绕速率匹配对其熔融纺丝稳定性的影响.这有利于确定共混物的最佳纺丝工艺.  相似文献   

15.
在静态混合器中混炼制备出EVA(乙烯-醋酸惭烯酯共聚物)/PP(聚丙烯)共混物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出直径约为15 ̄20μm的EVA/PP共混纤维。文中探讨了EVA含量、纺丝温度和挤出速度/卷绕速度率匹配对其熔融纺丝稳定性的影响,这有利于确定共混物的最佳纺丝工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相容剂对PA6/ABS合金的作用,结合共混物相形态分析合金性能随SMA含量的变化。同时研究了合金在不同温度、不同吸湿状态下的性能及断裂特性。结果表明.加入少量SMA后的共混物呈典型的“海一岛”结构,分散相分布均匀,能明显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热致液晶性60PHB/PET共聚酯(LCP)与聚酰胺6(PA6)的共混体系中引入了增容剂;讨论了增容剂对PA6/LCP原位复俣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界面性能,结晶行为、流变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时羟基苯甲酸甲酯、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经熔融酯交换合成介晶基元双,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BBHB);以四氯乙烷为溶刺,采用溶液缩聚法将BBHB与过量的时苯二甲酰氯(TPC)合成端基为TPC的液晶聚合物;再将液晶聚合物与时羟基偶氮苯磺酸反应制得端基为磺酸基的主链液晶离聚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分子结构,用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观察其织态结构,确定为向列相纹影织构,并发现随着离子含量的增加,其液晶性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9.
光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壳聚糖与感光性物质混合制成感光性壳聚糖,再与聚乙烯醇按一定比例共混、成膜并进行光交联,制备了系列壳聚糖(CTS)/聚乙烯醇(PVA)光交联共混膜,并对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重氮树脂系列CTS/PVA光交联共混膜性能优于CTS/PVA共混膜,且重氮树脂系列CTS/PVA光联共混膜有其独特的表面形貌,孔结构的大小及形态与共混膜中CTS/PVA的比例、重氮树脂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丝素(SF)溶液和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APU)混合制成透明的薄膜。通过测试,分析了共混膜的IR图谱、X射线衍射曲线、电子显微镜扫描照片和力学性能,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的SF/APU共混膜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共混膜中的丝素的结晶度由于聚氨酯的加入,β-结构有所提高;随着丝素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拉伸断裂强力和初始模量提高,拉伸断裂伸长率减小;压缩线性度随聚氨酯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共混膜的柔软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