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电厂3号机组锅炉是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制造,其型号为SG-1025/17.50-M885亚临界一次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该机组于2006年9月投运,基建投产前采用盐酸工艺进行过化学清洗。自投产以来该锅炉已连续运行13年,2019年大修期间对锅炉进行割管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向火侧沉积量为295.69g/m~2,结垢速率为22.50g/(m~2·a);背火侧沉积量为263. 66g/m~2,结垢速率为20.07g/(m~2·a),按照DL/T79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中的要求,对于垢量 250g/m~2,间隔年限5~10年的锅炉需要进行化学清洗,此锅炉水冷壁结垢量已达到清洗要求,并且运行年限已超过上限,为保证机组下一个运行周期的安全稳定运行应该对该锅炉进行化学清洗以除去受热面上的垢及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2.
针对超临界塔式锅炉的特点及基建机组化学清洗的要求和目的,按照《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T 794—2012),通过对超临界机组塔式锅炉EDTA化学清洗小型试验,分析了热力系统不同材质的垢量,确认了清洗用缓蚀剂的应用性能和质量。清洗后质量检查平均腐蚀速率为0.3 g/(m~2·h),证明清洗效果和缓蚀剂释放性能优良。试验为确保炉本体的化学清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并提出了EDTA钠盐化学清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盘山发电厂在2013年机组大修前对1号锅炉水冷壁垢量进行检查,向火侧沉积垢量达到(240~260)g/m2,由于超临界机组锅炉热负荷率很高,受热面内的沉积物会影响热传导,增加煤耗,同时会造成金属壁温逐渐升高,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将超过金属的许用温度,致使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引起水冷壁爆管,对机组安全运行危害很大。所以应对达到进行化学清洗标准的锅炉及时清洗。在2013年机组大修期间对1号锅炉采用羟基乙酸—甲酸复合有机酸实施了化学清洗。清洗结果良好,除垢率和腐蚀速率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中规定的优良标准,为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浙江某电厂1000MW机组超超临界机组的化学清洗为例,介绍了清洗系统与流程、清洗工艺及主要监控数据、清洗及钝化结果 ;提出了清洗施工中的几条经验。检查结果表明:除垢率 95%,钝化膜均匀致密,腐蚀速率为0.48g/m~2.h,平均腐蚀总量为4.80g/m~2,无残留氧化物,无过洗现象和镀铜现象,整体效果优良,为同类型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化学清洗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福建省某电厂600MW超临界供热机组低温省煤器化学清洗为例,采用柠檬酸酸洗,氨水和双氧水钝化工艺。化学清洗结束后,换热管内表面的沉积物已清洗干净,露出金属基体,钝化膜完整,平均腐蚀速率为0.60g/(m~2·h),平均腐蚀总量为3. 5 8g/m~2,各项指标均达到DL/T794-2012《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中规定的合格标准。机组启动运行后,低温省煤器冲洗时间大大缩短,水汽品质优良,机组经济性、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某电厂600MW亚临界控制循环机组锅炉化学清洗的实验,介绍了清洗范围、清洗工艺、清洗过程相关数据的监控;总结了清洗工程中经验及建议。清洗检查结果 :除垢率大于95%,钝化膜均匀致密,腐蚀速率为1.032 g/m~2·h-1平均腐蚀总量为7.224 g/m~2,无残留氧化物,无过洗现象和镀铜现象,整体效果优良,为同类型机组的化学清洗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某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后,化学清洗模拟台管样中的垢完全除尽,试片的平均腐蚀速率0.897 8 g/(m~2·h),腐蚀总量8.808 g/m~2。通过对此次化学清洗过程中工艺控制参数分析,找出影响化学清洗效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超临界机组运行后首次化学清洗中,采用二次催化柠檬酸清洗法。有效的减少化学清洗期间的氧化铁剥落量,从而避免了清洗残渣在系统内的附着,缩短了清洗时间。该工艺清洗效果优良,值得在其他超临界机组运行后化学清洗中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林英 《清洗世界》2005,21(9):22-26
河北省唐山市新区热电厂属地方电厂,归唐山发电总厂代管。7台发电机总装机容量20万kW,目前正在筹建两台30万kW机组。B3锅炉1987年6月投产,按计划于今年3月份进行大修,大修前割管测得水冷壁垢量向火侧为834.1 g/m2,背火侧为241.4 g/m2,为保证机组在大修后能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对该锅炉进行了化学清洗。为保证清洗质量,邀请了华北电科院技术人员做技术指导,2005年4月顺利完成了该炉的酸洗工作,清洗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机组具有参数高、汽水品质要求高等特点,锅炉补给水水质稳定合格对机组的安全高效运行十分重要。介绍了全膜法水处理技术(纤维过滤器+超滤+二级反渗透+EDI)在某超临界机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详细讨论了全膜法水处理工艺特点、系统运行方式、控制参数和注意事项。运行结果表明,全膜法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稳定优良,出水电导率小于0.10μS/cm,硅含量小于5μg/L,完全能满足超临界机组锅炉补给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结合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特点及基建机组化学清洗的目的,按照火力发电厂清洗导则的要求,介绍了蒲城电厂5号超临界空冷机组锅炉EDTA化学清洗的清洗范围、清洗工艺和控制参数等,分析总结了清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大型百万机组的电站锅炉已经较为普遍,多数采用双列高加布置,为塔式炉构造,高加、省煤器、水冷壁在高负荷运行后产生的垢很难清除,使得化学清洗需要的的清洗设备以及工艺要求更高,且风险性更大,国内这方面的清洗经验较少。郑州裕中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1 000 MW机组4号锅炉进行了化学清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积累了成熟的清洗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化学清洗范围、清洗工艺确定及工艺参数。监视管段中试片的腐蚀速率为0.36 g/(m~2·h),腐蚀总量为2.84 g/m~2,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华能某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化学清洗的实践,介绍了清洗系统与流程、清洗工艺及主要监控数据、清洗及钝化结果;提出了清洗施工中的几条经验.检查结果表明:除垢率>95%,钝化膜均匀致密,腐蚀速率为0.48g/(m2·h)平均腐蚀总量为4.80g/m2,无残留氧化物,无过洗现象和镀铜现象,整体效果优良,为同类...  相似文献   

15.
用GR-970难溶垢清洗剂在实验室分别对试剂CaSO_4和锅炉硫酸盐混合水垢进行溶垢实验研究,并在不同地域、不同水质、结生不同类型硫酸盐混合难溶水垢的工业锅炉上进行清洗应用试验,均取得良好溶垢和清洗效果,硫酸盐除垢率达到95%以上,锅炉金属清洗腐蚀率0.5 g/(m~2·h)。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热电厂锅炉水冷壁生成的硫酸盐、硅酸盐等混合水垢,采用碱煮转型+盐酸清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清洗前针对试件进行腐蚀速率测定,结果表明清洗工艺符合标准。清洗完毕后针对水冷壁进行割管检查,除垢率大于95%,金属表面无镀铜、无点蚀、无过洗现象,且金属表面形成了钢灰色的钝化膜。同时测定了清洗期间锅炉钢的金属腐蚀总量为40.75 g/m~2,腐蚀速率为3.97 g/m~2,均低于导则规范,清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火力发电厂普遍存在过热器氧化皮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化学清洗的方法可以经济、有效地解决过热器氧化皮问题。本文介绍了某电厂6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及过热器化学清洗的清洗工艺、清洗范围及回路设计、清洗过程及控制,总结了一些过热器化学清洗的经验,为超临界机组锅炉及过热器系统化学清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硅垢是凝汽器换热管水侧垢层的一种形式之一,由于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传统的氨基磺酸清洗工艺对该类垢层的去除能力有限。文中考察了不同清洗工艺对内蒙古某电厂600 MW机组凝汽器水侧硅垢的清洗效果,确定先碱洗(氢氧化钠-磷酸三钠)后氨基磺酸酸洗的最优清洗工艺。此工艺工业实施后,该机组凝汽器不锈钢管内表面清洗干净,无残余硬垢,无泥垢,各项数据均达到了《火力发电厂凝汽器化学清洗及成膜导则》(DL/T 957—2017)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超临界直流炉和基建机组化学清洗的特点,举例介绍复合有机酸清洗锅炉的工艺、清洗步骤和控制要点,实践证明复合有机酸清洗锅炉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超超临界锅炉特点及基建机组化学清洗的目的,按照国家能源局所发布的火力发电厂清洗导则的要求,通过介绍南方某电厂1号机组的化学清洗范围、清洗工艺过程和控制参数,分析和讨论了新建锅炉复合酸清洗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