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玛北油田BW2井区地震分辨率低、储集层薄且横向变化快、控藏因素复杂等实际情况,结合该区构造背景、沉积特征和储集层的发育特点,利用对储集层敏感的电阻率曲线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根据已知井对比情况,精细刻画了8套含油砂体,基本查明目前出油砂体的纵向和横向展布规律,通过对各个含油砂体平面位置的叠加,划分出含油有利区,对开发井网的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弥补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储集层的纵向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2.
深部隐蔽油气藏逐步成为现阶段油气勘探的重难点,其具有埋深大、地震信号弱、构造复杂等特征。埋藏深度的增大使得地震反射信息量减少,识别储集层尤其是薄储集层的难度加大。文中采用地震相控非线性随机反演方法,融入测井和层序界面等地质类信息,对桑塔木油田三叠系近5 000 m埋深的薄储集层进行了钻前预测,成功刻画了深层薄储集层的纵横向连通性及平面展布特征。通过未参与反演井预测效果分析,少井反演与多井反演效果对比,预测吻合率统计分析和新钻井与预测结果对比等方面来评价本次地震资料储集层预测的可信度。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吻合程度较好,说明该方法在深层薄储集层预测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特征及单井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陇东环县油区M井区长8储集层合理的单井生产方案、确保M井区产能最优化,将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等储集层静态地质特征与渗流规律、生产状况等动态特征研究相结合,基于M井区的地质资料、岩心资料、相渗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等开展了储集层特征、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单井产能预测,预测了M井区合理的单井产量。研究表明:M井区长8储集层具备典型的超低渗透储集层特征,测井响应特征较为显著,储集层呈现对油水的双重润湿性;M井区油藏为构造岩性油藏,油水分布受到岩性控制作用,沿着河道方向,物性好、含油性好、在构造相对高部位含油性好;M井区产量主要来自于M井区中-东南部,目前剩余油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M井区北部、中南部局部区域;物性参数法、试油资料折算法和试采法适合于M井区的单井产能预测。M井区长8储层合理的单井产量为3.5~4.0 t/d。研究成果为M井区长8储集层进一步开发奠定了重要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4.
渤中21-2潜山存在多套地层,岩性复杂。目前渤中21-2潜山没有钻井,无法对这些地层进行标定。基于对研究区邻区已钻探潜山的元古界花岗岩、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和中生界火山岩在地震剖面上的波组反射特征的分析,根据不同地层具有不同的反射特征这一规律,应用地震相及地震波组反射特征对比和类比等方法,识别出渤中21-2潜山3套地层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分析了邻区已钻探潜山的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沉积规律,应用地震分析方法重点对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有利储集层和致密层进行了划分,刻画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上组合、致密层和下组合3套地层,获得了有利储集层的平面和剖面展布特征,为合理部署井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岩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5):58-59,69,2
针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35~欧36井区地质条件复杂,完钻井数少,对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整体开发程度较低等特点,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沉积相划分、储层特征分析等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该区构造特征及储层砂体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基本确定该区油藏地质特征,对有利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3口井位部署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渤海海域地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勘探思路转变,渤海深层太古界变质岩潜山裂缝型储集层获得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通过对渤中19-6构造深层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已钻井录井、测井、壁心、岩心、测试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厘清太古界潜山有效储集层录井响应特征,结合太古界潜山储集层特征,建立了研究区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基于录井资料的裂...  相似文献   

7.
大港埕海一区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构造认识、储集层研究与开发方案实施都存在较大难度。有鉴于此,开展了构造、储集层、建模及方案优化联合攻关研究,形成了大斜度井精细地层对比与微构造研究、薄砂体储集层预测、少井多参数精细地质建模、薄互层油藏大斜度水平井数值模拟及方案跟踪优化、大斜度井及水平井现场随钻跟踪等适合埕海一区海上及滩涂开发的系列技术。实施结果表明,该系列技术不仅成功指导了埕海一区的开发,而且对渤海湾地区滩海开发提供了经验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渤海南部火山岩发育区的勘探存在诸多挑战:地震资料品质差,有利圈闭目标刻画难度大;储层埋深大,优质储层成因机理研究薄弱;地质条件复杂,油气成藏机理认识不清。针对上述地质难题,通过系统开展新生界火山岩三维定量精细刻画和火山岩发育区变速构造校正成图,真实还原了火山岩下构造原貌,为精细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开展火山岩发育区成藏地质条件精细解剖,提出"断裂—岩浆"联合控制坡隆构造带的形成及规模性圈闭的发育、岩浆活动时空有序分布有利于深部优质储层发育、"断裂—岩浆"时空有序配置控制火山岩发育区的油气差异富集。以此为指导,首次在黄河口凹陷南部斜坡带火山岩发育区发现了渤中34-X大型优质油田。  相似文献   

9.
以查干凹陷高精度三维资料覆盖区为例,从地震精细标定入手,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为主,综合应用相干体地层切片、变速成图、平衡剖面、岩性圈闭预测等技术手段,较清楚地认识了该区复杂构造断裂系统分布和解决了储集层描述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明显的勘探效果,这对其他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渤海湾渤南洼陷深层湖相滩坝储集层沉积微相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发育湖相碳酸盐岩滩坝储集层,该类储集层具有埋藏深、单层厚度薄、主要为薄互层沉积、岩石类型复杂多样、岩相横向变化大的特点,有效储集层预测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难题.在对岩相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基础上,开发了基于沉积参数的复杂岩相识别新技术,从常规的振幅类、频率类等地震属性分析出发,提取三维地震属性,统计井点处的灰岩百分含量等沉积参数,进而通过建立实际钻井沉积参数与井旁地震属性的拟合关系来反算多种沉积参数的平面特征,再以沉积参数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以实现对沉积相带的预测.该方法在渤南洼陷古近系沙四段湖相滩坝储集层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类型沉积体系的研究也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图8表2参15  相似文献   

11.
库车前陆冲断带深层大气区形成条件与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库车深层构造,开展"宽线+大组合"山地地震采集、高陡构造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深层构造建模等一系列地震勘探技术攻关,初步落实了盐下深层构造,发现并落实了一批大型构造圈闭。研究发现,库车前陆冲断带深层具有形成构造大气区的有利条件:大型叠瓦冲断构造为大油气区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圈闭基础;优越的烃源条件与晚期强充注为大气区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烃源;深层发育大规模有效砂岩储集层,为大气区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巨厚膏盐岩为深层大气区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盖层条件。盐下深层构造大气区油气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油气分布受构造圈闭控制,以构造气藏为主;冲断带深层储集层物性总体较差,裂缝对油气富集高产有重要控制作用;油气分布具源-盖共控、叠置连片、整体含气的特点;储量规模较大,单井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2.
近海多波地震技术及在高温、高压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多波地震技术是进行海上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技术。本文通过对超高温、超高压的莺歌海盆地岩石弹性物性的研究,发现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对地层的岩性和含流体性非常敏感;在此基础上,根据泊松比并结合纵横波波阻抗,制作了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中、深层的岩性和气层预测量板。应用这一预测量板和多波地震资料对LD8-3构造进行了岩性和气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LD8-3构造中、深层存在多套气层,且储层面积大,预测储量可观,从而预示了LD8-3构造中、深层具有很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砂岩油气藏地震精细描述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砂岩油藏描述中如何将地震、测井和地质信息进行有效一体化综合的问题,提出砂岩油气藏地震精细描述的策略与技术路线,认为基于地质模型测井曲线约束的地震波阻抗反演是确保地震、测井和地质信息可靠一体化综合的首要技术。将油藏地震精细描述技术应用在某海上油田开发区块。应用的技术系列包括:斜井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子波反演与层位标定迭代技术层位标定;储层特征测井曲线重构;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随机模拟;信息融合等。对该区块两个油层组的油气藏构造、储层(岩性、物性)的空间分布及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精细研究和描述,为该区块井位部署调整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以测井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和随机模拟为核心的地震油藏描述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储层参数定量估算和含油气预测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南堡1号构造东营组一段油藏为例,针对工区油藏特征和现有资料情况,确立地震、测井和地质综合一体化油藏描述和评价思路.通过井一震结合,搭建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层序界面解释和层序约束叠前反演,建立工区储集层地质概念模式;利用储集层地质建模软件,建立等时地层框架构造模型和储集层定量地质知识库;通过对比优选随机建模方法,设计9个实现模型,开展确定性条件约束随机建模的沉积相模拟和相控物性模拟,进行油藏储量估算和评价以及主要油砂体精细描述.结果显示,东一段油藏为一受构造控制的层状边水油藏,其砂层厚度大,物性好,发育多套油水系统;9个实现模型所估算的地质储量是一组服从某种统计概率分布的蒙特卡洛实现,利于合理评价油藏储量规模.  相似文献   

15.
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确定量表征是目前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文中以枣园油田枣北构造孔一段枣Ⅱ油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建模为例,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研究、测井解释、地震解释等成果,以RMS软件为依托,将软件特有的建模技术手段与基础地质研究相结合,针对构造模拟、微相模拟及属性模拟中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准确合理地将地质认识转化为约束备件,并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对各阶段模型进行验证,有效解决了复杂构造、强非均质性储层建模的难点,提高了复杂断块油藏随机模拟精度,使所建模型接近地下地质实际,为该区下一步数值模拟研究和目标挖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陡构造变动剧烈,形态复杂。它具有地层上陡下缓,差异悬殊,构造两翼不对称,地层倒转逆掩、下盘牵引,厚度变化,断面平躺等特征。在地震资料上各类波干涉严重,时间剖面的位置和形态都有严重畸变,因此认识陡构造的地质规律和地震波特点是解释陡构造资料的基础。本文对陡构造的地质和地震波特点作了细致分析,用勘探实例和图幅论述了陡构造地震资料解释的复杂性和有效作法。文中指出,在利用钻井资料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地面地质资料;在资料解释中强调解释工作与处理紧密结合,并用正演模型验证解释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高石梯区块震旦系灯影组四段气藏以丘滩复合体沉积和表生岩溶作用为主控因素,具有多因素叠加成因,依据现有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对灯影组四段进行储层表征存在一定局限。基于岩心观察、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结合配套CT扫描和薄片鉴定,利用储渗空间的搭配关系可将高石梯区块内灯影组四段的岩溶储层划分为孔隙型、孔隙-溶洞型和裂缝-孔洞型3类。其中,裂缝-孔洞型和孔隙-溶洞型储层具有物性好、开采动用较容易、试采效果好的特点,为灯影组四段的优质储层类型。在单井储层类型精细划分的基础上,运用常规地震剖面的储层预测技术、"蚂蚁体"追踪技术,结合典型井的试井曲线、生产曲线和无阻流量等动态资料,建立高石梯区块灯影组四段气井产能划分方案,可将气井产能模式分为3类(Ⅰ、Ⅱ和Ⅲ类)。其中,Ⅰ类井产能模式和Ⅱ类井产能模式的优质储层占比高,其地震剖面上显示灯影组四段上亚段呈宽波谷,"蚂蚁体"属性显示缝洞体较发育,具有较好的试采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四川盆地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边缘发育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台缘丘滩体储层,是安岳大气田的主要产层,明确丘滩体储层成因机制是预测优质储层分布、指导勘探部署的关键。综合应用钻井、地震、露头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灯四段台缘丘滩体规模成储的机制,得到3点新认识:①德阳—安岳克拉通内裂陷东侧边缘发育台缘丘滩储集体,丘滩储集体主要由藻丘和颗粒滩多期复合叠置而成,储层主要储集空间为溶孔、溶洞和裂缝,总体低孔低渗。②储层可分为裂缝—溶蚀孔洞型、溶蚀孔洞型和基质孔隙型等3类,其中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为优质储层;储层发育主要受台缘丘滩体、准同生期层间岩溶和2期风化壳岩溶作用及多期破裂作用控制;台缘丘滩体储层较好,同一期丘滩体上部储层好、灯四段顶部丘滩体储层好。③台缘丘滩体早期经历的沉积、成储环境基本一致,整体形成特征相似规模储层,在后期构造运动中仍保留大量溶孔和溶洞;喜马拉雅运动导致丘滩体储层现今埋深相差较大,并产生大量裂缝,台缘丘滩体储层仍整体规模发育,勘探前景好。成果对丰富古老深层碳酸盐岩成储理论、指导该领域勘探部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裂缝是致密油气藏"甜点"形成的关键要素。由于裂缝尺度和地震资料信息承载尺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对规模有效裂缝地质发育模式认识的不足,不同的裂缝预测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效非常有限。在梳理近年来致密油气地质研究领域"断缝体"概念的基础上,对"断缝体"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建立了四川盆地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藏"断缝体"地质发育模式,以此模式为指导,分析了"断缝体"组构单元及背景围岩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计算和筛选了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混沌属性和最大似然属性进行"断缝体"的预测,形成了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断缝体"预测技术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利用人工断层解释结果及电成像裂缝解释结果确定了相应的地震属性阈值,用最大似然属性(>0.15)刻画断层滑动面,用混沌属性的不同阈值范围刻画滑动破碎带(0.18~1.00)和诱导裂缝带(0.05~0.18)。通过该方案的实施,获取了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主要目的层段的断层滑动面、滑动破碎带及诱导裂缝带数据体及相应的裂缝预测成果。从预测结果和电成像测井解释结果对照分析来看,由于预测过程考虑了"断缝体"的地质发育模式,预测结果的地质意义较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四川盆地西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西北地区)在超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气藏勘探方面取得了突破,多个构造在中二叠统茅口组三段(以下简称茅三段)获得高产气流并证实裂缝是天然气高产的主要控制因素,但是常规地震处理对裂缝识别能力差、预测效果不佳。为此,以川西北地区九龙山构造为例,在归纳总结茅三段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已钻井茅三段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再通过对原始叠前道集优化处理和频谱恢复高分辨处理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同时保持裂缝孔洞发育的地震微弱信号;进而采用照明对称体、分频混沌体、导向似然体等叠后地震属性处理技术开展裂缝检测,最后通过三色融合技术预测茅三段缝洞体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川西北地区茅三段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主要为岩溶裂缝型储层,构造裂缝及溶蚀孔缝发育,易形成较大规模的裂缝发育带;②该区超深层原始地震资料主频介于25~30 Hz,对裂缝带响应不明显,采用叠前道集优化处理技术和频谱恢复技术组合,可以保护裂缝带的微弱信号,使地震资料主频达到45 Hz,有效地提升了地震资料的频谱,地质现象表现明显;③采用照明对称体、导向似然体、分频混沌体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地震资料表达的地质信息,三色融合技术能较好地反映茅三段碳酸盐岩断裂发育带、岩溶孔缝发育带。结论认为,地震预测裂缝成果与钻井、测井、测试等成果匹配良好,为该区天然气开发井的部署与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