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方型分离器的良好性能和结构紧凑的特点使其特别适合循环流化床大型化的需要。在筒体定型尺寸为700m m ×700m m 的冷态试验台上对入口带有加速段的方型分离器下部锥体锥角角度改变时分离器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下部收缩角度对其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较大的锥角角度可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切割直径,而对d99 和分离器阻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煤浆流化-悬浮燃烧的特点,通过全面测定循环流化床锅炉用旋风分离器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分离效率,研究了入口气速、入口颗粒浓度、入口颗粒物性等对旋风分离器的压降和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的主要物性参数是颗粒的中位粒径、密度,在入口颗粒的中位粒径相差较大时分离性能主要受粒径的影响,而当入口颗粒粒径相差较小时密度对分离器分离性能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循环流化床燃烧(CFBC)作为一种最具发展前景的“洁净”煤燃烧技术,正在向着更高的参数、更大的容量发展。国外发达国家都在争先开发600MW以上容量超临界蒸汽参数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本文对CFB锅炉的大型化内置式分离器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内置式分离器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4.
30~1000MHz铁氧体吸收瓦(尺寸为100mm ×100mm×厚度)在电磁兼容(EMC)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氧化物工艺制备NiCuZn尖晶石铁氧体,测试并分析了用Cu2+取代Ni2+及Co2+掺杂对材料复磁导率的影响。在900℃/2h预烧,1150℃/2b烧结,得到NiCuZn铁氧体相对复磁导率(μr=μ′r-jμ″)μ'r>110,μ″r>200(频率f=300MHz);通过对该材料优化设计,当铁氧体吸收瓦厚度 d=5.5mm,在 30~1000MHz,反射率 R<-12dB,在 f=50~800MHz,R<-15dB。  相似文献   

5.
分离器的分级分离效率是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冷态试验的基础上开发了带有加速段的方形分离器,并在热态实验台和工业规模设备上进行了热态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分离器从小尺寸冷态放大到工业规模热态运行分级分离效率变化不大,与相同当量直径的常规圆形旋风筒的分级分离效率相近,设计工况下dc50为42μm,dc99为160μm;阻力约为500Pa。测试结果为其进一步放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鲁华 《硅谷》2010,(9):99-99
目前,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是发展趋势,作为循环流化床的关键部位之一的旋风分离器也必须适应大型化发展,主要讨论CFB大型化进程中的旋风分离器的发展和改进,以期更好促进CFB大型化工程。  相似文献   

7.
高温高压旋风分离器流场模拟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圆形径向进口、筒体段扩径的拱顶旋风分离器新结构;并与PV型分离器进行了流场和分离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气量下,新型分离器外旋流区切向速度显著大于PV型,中心涡核区轴向速度小于PV型;用中位粒径为9μm的滑石粉进行冷模试验,新型旋风分离器分离效率比PV型高约1%;新型旋风分离器结构强度和分离性能优良,适合高温、高压的工况下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光三角法的激光测振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三角法的激光非接触测振仪,对激光测振仪的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进行了分析。研制的激光测振仪的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距离 40m m ~2m ,测量范围 2~50m m ,测量分辨力 2~20μm ,频率响应 0~3k Hz。  相似文献   

9.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RSM)和离散相模型(DPM),计算不同结构尺寸下小型旋风分离器对微米级颗粒的分离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小型旋风分离器排气管直径、排尘锥锥顶直径对除尘效率和压力降的影响显著,分离效率为50%时的临界粒径约为0.9μm。结果显示,此类小旋风分离器有望用于减少雾霾。  相似文献   

10.
调兵山电厂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炉膛(流化床燃烧室)、气固分离设备(分离器)、固体物料再循环设备(返料装置、返料器)和外置换热器(有些循环流化床锅炉没有该设备)等组成。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有效脱硫、燃料与处理系统简单。但由于配备外置床结构相对无外置床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调节更为复杂,异常因素也更多,现针对近期1号炉再热汽温异常波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操作参数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影响,在冷态模型装置上使用PV6A型颗粒速度光纤测量仪、毕托管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颗粒速度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化风速为2.57 m/s、循环质量流率为0.58 kg/(m2.s)、一次风量为2 300 m3/h、二次风量为1 500 m3/h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颗粒浓度分布、压降、流化状态、质量循环都达到一个较稳定的水平,呈现典型的环核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园区级的清洁供热是目前综合能源服务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技术采用"三床两返多流程"的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小型化的问题。工业实践证明,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可以选用生物质、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炭等作为燃料,针对多种燃料的热效率达到88%~92%,且污染物排放均达到了国家和地方标准中对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多流程循环流化床技术具有分散能源分散利用、多种燃料同时适用的优势,可以有效地为园区级的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以某300MW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对锅炉的NOx排放量进行预测。利用模拟退火混合鸡群算法(SACSO)和核极端学习机(KELM)对不同工况下NOx的排放量进行建模;对比了差分进化算法,粒子群算法和原始鸡群算法,证明了改进后算法的优越性;之后,又对传统BP算法,支持向量机,极端学习机和核极端学习机模型进行对比;最终确定的SACSO-KEL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以及更好的泛化能力,可选择将此模型用于锅炉NOx排放的建模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地预测循环流化床锅炉NOx排放量,以某热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数据为样本,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循环流化床锅炉NOx排放特性GSA-SVM模型。由于SVM精度及泛化能力依赖于参数选择,故将万有引力搜索算法(GSA)运用到模型参数寻优过程中,利用不同工况下的样本数据检验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并将该模型分别与BP神经网络、粒子群(PSO)和遗传算法(GA)优化的SVM模型进行比较,仿真实验证明GSA-SVM模型具有很好的辨识能力及良好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大,火力发电市场受到严重挤压,为了满足电网深度调峰的需求,火电厂需要承担起深度调峰的重任,循环流化床机组可以采用停炉不停机的方式参与深度调峰。以山西某电厂超临界35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2种典型汽水系统全负荷段深度调峰方法,对其中的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就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分析表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可以采用2种典型汽水系统实现全负荷段深度调峰;加装炉水循环泵系统投资大、操作复杂,增设贮水箱到除氧器管路投资小、操作简单,但是加装炉水循环泵系统参与全负荷段调峰时,各系统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现状,重点讨论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喷钙脱硫技术、炉内喷钙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和炉内喷钙烟气湿法脱硫技术。结合现有的环保政策和脱硫成本,炉内喷钙脱硫技术难以满足现有环保要求;对燃用低硫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议采用炉内喷钙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该技术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且脱硫成本较低;对燃用高硫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建议采用炉内喷钙烟气湿法脱硫技术,该技术能满足环保要求,但脱硫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7.
粒径分布对循环床内颗粒速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PDPA),在截面尺寸为100mm×15mm的二维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上测量比较了平均粒径基本相同的3种不同粒径分布的玻璃珠颗粒在相同操作气速下的颗粒时均速度、脉动速度与数量密度的截面分布特性;初步考察了粒径分布对气固并流上行两相湍流流动行为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循环系统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流化床锅炉物料循环系统是锅炉本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烟气携带的大量物料分离下来并返回炉内形成循环床燃烧。该系统常出现结焦、堵灰、分离效率下降及回料阀烟气反串等问题。本文明确指出了产生问题部位,详细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