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北京地铁14号线区间隧道下穿卢沟桥 暗涵工程注浆加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的北京地铁14号线03标段是双洞单线隧道,采用暗挖矿山法施工,在北京西南城郊的卢沟桥区域下穿已经建成运行的南水北调中线既有管廊段工程。为保证该管廊段构筑物的绝对安全,地铁隧道工程在暗挖施工中采用了超前预注浆和后续径向补充注浆的施工方案。从工程效果评价检查情况看,后续径向补充注浆工程对管廊段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是对这一专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18日,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北京段)西四环暗涵穿越地铁五棵松车站工程,经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及相关单位的精心筹备顺利开工。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北京段)西四环暗涵穿越地铁五棵松车站工程与地铁一号线五颗松站正交下穿,工程单线长200m,地质条件复杂,是目前西四环暗涵施工难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  相似文献   

3.
砂卵砾石地层中浅埋暗挖法超前小导管 注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埋暗挖法施工时,为了保证掌子面在开挖过程中土体不会塌方或产生流沙,开挖前需对前方土体采取超前支护、注浆加固等辅助措施。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技术,是通过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外纵向向前倾斜安设注浆管,并注入浆液,达到超前加固围岩和止水的目的,同时小导管还可起到超前管棚预支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福州地铁二号线(上洋站—鼓山站区间)为依托工程,盾构隧道下穿段要求施工对铁路两轨造成的沉降差异应控制在5 mm以内,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盾构隧道下穿引起的铁路路基沉降进行数值分析。通过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下穿工况进行模拟,研究总结了铁路轨道走向以及隧道掘进方向地表沉降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对地铁下穿段范围内的土体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后,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路基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计算得到的管片注浆参数及盾构机内土舱压力为相似盾构隧道下穿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为砂砾(卵)石地层,采取浅埋暗挖法施工。其中,小导管超前注浆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控制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还是保证施工安全的有效方法,既能起到超前勘探和超前锚杆的作用,又能加固土体,防止掌子面坍塌。为此,对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浅埋暗挖施工中小导管注浆技术进行总结,以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地铁暗挖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及管线的影响一直受到参建单位的重点关注,暗挖施工对多座建筑物和多条管线都有影响,且管线及建筑物建设时间久远,极大地增加了变形控制难度。采用袖阀管和深孔注浆对建筑物和管线进行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形成以下结论:地表袖阀管注浆可以有效地将开挖影响范围通过注浆加固体隔开,使开挖后土体变形大部分发生在加固体外侧,有效控制建筑物的变形;小导洞内深孔注浆使得管线下方加固体形成拱形保护壳,减小管线上方土体变形范围,使管线总体变形大大减小,施工期间沉降量最大仅为9.95mm;无论采用袖阀管注浆还是深孔注浆,其注浆参数的选取、施工工艺的控制等都需要结合具体地层参数及时调整,合理控制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安地铁15号线某盾构区间隧道近接正交下穿既有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四线叠交的复杂工况,考虑盾构不同注浆压力和土仓压力作用下新建隧道的施工对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及地表响应规律,对叠交段采取的袖阀管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距既有隧道中心线2.0~1.6和1.5~3.0倍洞径范围内,隧道沉降量均随注浆压力和土仓压力增大而减小;新建隧道的先左后右顺序施工会造成既有隧道结构产生二次沉降;叠交段地层预加固可使既有隧道和地表沉降最大值分别减小为未加固时的75%和50%,隧道结构变形趋势由未加固时的“W”形变为加固后的“V”形,且沉降量最大位置也发生改变。研究成果可为多线叠交下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穿越北京市西四环主路及多座桥梁之下,施工环境极其复杂、地质条件差、结构埋深浅、双洞间距小、施工中安全标准要求高.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技术对开挖掌子面前方土体进行支护,为工程顺利实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结合南水北调西四环暗涵工程实践,主要论述了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在盾构下穿对既有隧道结构以及地表产生的影响,以南大干线电力隧道下穿广州地 铁2号线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隧道下穿地铁线路的三维模型,考虑在盾 构支护力以及注浆压力的影响下,探究了新建隧道施工对地表沉降以及既有地铁线路的位移、应力的影 响。结果表明:正交下穿施工过程中既有地铁线路位移主要以纵向沉降为主,对隧道管片轴向应力影响 较大;地表沉降槽并没有因既有结构的存在而发生变化,沉降曲线基本符合正态分布;随着支护应力以 及注浆的增大,既有线路的沉降量会减小,但是地表沉降量并不是单一递减。因此,在盾构施工过程中, 设置合理的掌子面支护力以及注浆压力是保证施工开挖以及既有线路安全的关键,要引起最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陈东风 《江苏水利》2013,(6):22-23,25
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是在钻孔灌注桩成桩期间,当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预埋在桩内的注浆管或桩侧钻孔预埋注浆管将水泥浆浆液压入桩底土体中,对孔底沉渣、泥浆护壁泥皮、扰动土层及桩侧一定范围内土体进行加固的工艺措施,进而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小桩的沉降。针对镇江引航道水利枢纽工程钻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施工工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超前注浆管棚法在隧洞开挖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超前注浆管棚法是在软弱围岩中进行地下工程开挖时,为确保施工安全采取的一种超前支护方法.文章根据土力学基本原理和静定钢结构力学平衡理论,结合水工隧洞的具体实际,论述超前注浆管棚结构的设计过程和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袖阀管注浆法在松散地层防渗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华  王松波 《人民长江》2009,40(12):41-42
以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1号拦沙坝防渗加固处理为例,介绍了一种注浆加固松散地层的特殊施工方法—袖阀管注浆法。该方法使松散地层的土体强度与防渗效果在多次注浆后得到提高,土体与水泥凝结体结合在一起,增强整体抗滑、抗压和防渗能力。根据不同地层情况,该方法采用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注浆参数,用一根注浆管进行注浆作业。采用此方法对松散地层基础进行防渗处理后,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此方法施工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造价低,对类似坝基的防渗加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介绍深圳地铁洪湖站地下通道下穿文锦北路施工技术。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大管棚超前支护、CRD以及优化隧道开挖方法和优化全断面注浆等施工技术;同时加强监测,严格控制地表、拱顶沉降及洞内水平变形。该隧道于2015年8月26日顺利完成洪湖站C1C2出入口暗挖通道下穿文锦北路施工任务,既保证了地面交通的安全及通畅,管线的正常使用,又顺利完成通道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4.
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既有建筑物下方的软弱围岩中进行浅埋暗挖城市地铁隧道施工,开挖方法和超前支护方法的优选对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深圳地铁4号线下穿莲花北路浅埋暗挖的工程实例,探讨了CRD法结合太管棚和小导管超前预支护技术在地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深圳地铁7号线下穿4号线福民站实践为例,探讨CRD工法如何在不良地质环境下,安全、顺利完成新建地铁隧道零距离下穿已运营车站施工,从资源配备、工期控制、在已有车站变形,采用注浆,控制开挖等施工关键技术的控制,深圳地铁7号线皇岗站~福民站区间隧洞零距离下穿4号线福民站安全顺利贯通。4号线福明站结构最大沉降、轨道变形量均在目标控制值内,受到各方好评。  相似文献   

16.
武汉地铁2号线广虎区间下穿正在施工的卓刀泉立交桥,为了避免两工程在建设中的相互干扰,对地铁隧道与立交施工的相互影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对立交桥桩的影响不大,但需要采取针对性工程措施以保障两个工程的安全.提出在施工中加长靠近地铁一侧的桩身,加强桩周土体回填注浆,加强监测和进行桥墩结构复核等措施以提高桩...  相似文献   

17.
根据超前导管注浆工艺的原理,结合工程实例研究隧道工程中钻爆施工遇不良地质时的处理方法,并对超前导管高压注浆的详细用于指导隧道通过类似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土体超前注浆预加固是暗挖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注浆材料,及时调整浆液参数,注浆加固方法在不同地质中的经济适应性,充分考虑成本、质量、安全及进度之间的关系,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深圳地铁10号线凉帽山车辆基地试车线隧道浅埋、素填土且富含地下水VI级围岩段,按施工先后顺序依次采用了袖阀管注浆、超前大管棚注浆、洞内全断面注浆、隧道底部素混凝土工程桩等多种加固方法进行复合型加固,使得隧道不仅在开挖期间掌子面无渗水,无掉块,变形小,隧道开挖安全可控,而且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在后期地铁运营期间,确保了地铁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某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地铁隧道上方形成大量堆载,造成隧道出现一定程度变形,从而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营。为了抑制堆载对地铁隧道造成的变形,通过双侧注浆施工工艺,在隧道两侧距离隧道壁不同距离处分次进行注浆,对隧道两侧土体进行加固和挤压,以达到对周围土体微扰动的效果。在注浆过程中使用激光测距仪对隧道收敛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注浆后隧道的变形情况进行量化跟踪,以掌握地铁隧道的注浆效果。通过对各次注浆后收敛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距离地铁隧道由远及近逐排注浆,其收敛累计变化量逐渐增大,地铁隧道因上部堆载造成的不利变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注浆效果明显,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