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军  周平  姜亚雄  徐国栋  谭伟 《矿冶》2013,22(1):22-25
对印度尼西亚某海滨砂铁矿原矿性质进行研究。该矿原矿铁品位为43.25%,铁矿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原矿粒度较细,单体解离度较好。采用三种不同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即原矿不磨,直接磁选;磨矿—弱磁选;磨矿—弱磁选—强磁选—重选,分别获得铁精矿品位为56.53%,回收率为79.03%;铁品位为59.19%,回收率为85.56%;铁品位为59.20%,回收率为88.05%的指标。此研究为印度尼西亚的海滨砂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喻连香  汤优优  刘军  陈雄 《金属矿山》2020,50(5):185-190
马拉维海滨砂钛铁粗精矿中含钛矿物占有率大于95%,TiO2含量仅为42.71%,部分钛铁矿物赤铁矿化蚀变明显。为确定钛铁粗精矿选冶提质工艺,以该地区海滨砂经重选—磁选工艺处理后获得的钛铁粗精 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及条件试验,优化出选冶流程中适宜的工艺参数。钛铁粗精矿焙烧试验最佳的还原条件为:还原焙烧温度875 ℃、还原时间12.5 min,还原剂用量5%。焙砂经1次弱磁粗选、 中磁扫选,最终可获得TiO2含量49.05%、TiO2回收率77.16%的钛铁矿精矿以及Fe含量49.73%、Fe回收率34.61%的铁精矿,TiO2含量从42.71%提高到49.05%,精矿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该选冶联合工艺流程简单,无药 剂污染,可为该类难分离钛铁粗精矿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某地铁矿资源的利用率,对全铁品位为33.94%的铁矿石进行了提铁降杂工艺试验研究。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阳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产率为40.89%、铁品位为66.20%、铁回收率为79.76%的浮选指标,该工艺将铁矿石中的磁-赤铁矿进行了最大程度的回收,对处理同类铁矿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澳大利亚在金刚石、海滨砂和铁矿石的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是金、镍和锂的最大产地之一。现时是许多采矿公司处境艰难,产品价格低,对换率不合理。将来,该州很可能要承受目前这种低水  相似文献   

5.
鞍山某复杂难选铁矿石铁含量为31.12%,主要以赤铁矿、磁铁矿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为确定预选—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该铁矿石的可行性,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着重研究了焙烧温度、还原气氛CO浓度、焙烧时间和焙烧产物磨矿细度对铁精矿产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为560℃,CO浓度为30%,焙烧时间为10 min,焙烧产品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92.85%,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03.45 kA/m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64.63%、回收率为92.01%的铁精矿。预选—磁化焙烧—弱磁选工艺是该复杂难选铁矿石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工艺。  相似文献   

6.
《现代矿业》2012,(7):38
2012年1—5月河北省铁矿砂进口3 885万t,进口值53.3亿美元,数量增加7%,金额下降7.6%。同时,1—5月该省钢材出口293.7万t,23.7亿美元,数量增加30.7%,金额增长26.6%。广西省煤炭、矿砂等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快速增长。1—5月,广西共进口煤及褐煤753.1万t,增加23.5%;铁矿砂538.9万t,增加11.1%;镍矿砂60.9万t,增加4倍。据悉,2011年,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56.4%。2012年以来,国内进口铁矿石同比依然保持增长。  相似文献   

7.
某难选铁矿石煤基直接还原—磁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某难选铁矿石属"江口式"微细粒嵌布混合型铁矿石。对该矿石进行了煤基直接还原—磁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30%的烟煤为还原剂,15%的NM为助熔剂,将矿石在1250℃的温度下直接还原焙烧80min,焙烧矿经两段阶段磨矿—阶段磁选,可获得铁品位为91.93%,铁回收率为83.87%的直接还原铁产品。  相似文献   

8.
云南某高磷褐铁矿石选冶联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某铁矿石性质复杂,有用矿物为褐铁矿,杂质磷和硅含量较高,磷主要以胶磷矿或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褐铁矿之中,属高磷难选褐铁矿石。鉴于对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的研究,采用了反浮选—磁化还原焙烧—超细磨磁絮凝的选冶联合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品位为69.57%,回收率为71.62%的铁精矿,其中含磷0.29%、含硫0.17%、含硅5.75%,为类似高磷褐铁矿的分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湖北某低品位铁矿石有价元素为铁,品位为16.85%,主要含铁矿物为磁铁矿,其次为赤褐铁矿、碳酸铁及硅酸铁,还含有少量的黄铁矿。原矿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6 mm占60%、二段磨矿细度为-0.043 mm占92%条件下,经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试验,获得了铁品位为63.37%、回收率为52.95%的铁精矿,达到了铁精矿品位大于62%的指标。实现了该铁矿石的有效分选,可以为此类铁矿石的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陕西某铁矿石铁矿物主要以微细粒状态嵌布,原采用单一磁选工艺很难获得全铁品位超过63%的铁精矿。对该铁矿石进行了磁选—反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磁选精矿反浮选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铁品位65.42%、回收率78.67%、Si O2含量3.85%的优质铁精矿,为生产现场进行工艺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某混合铁矿石全铁品位32.07%,SiO2含量50.63%,铁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为合理开发利用该矿石,按磨矿—粗细分级—重选—磁选—阴离子反浮选的原则流程对该矿石进行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参数下,原矿经一段磨矿(-0.076 mm 65%)—1粗2精螺旋溜槽重选—磁选—二段磨矿(-0.076 mm91.5%)—磁选—阴离子反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铁精矿全铁品位65.12%、回收率74.46%的选别指标,可为该高硅铁矿石选矿工艺的确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开发国外某低品位含硫磁铁矿,根据该铁矿石的性质特点及国内外类似铁矿选矿生产实践,进行了原矿(10~0 mm)湿式粗粒磁选预选抛尾—阶段磨矿—弱磁选—浮选脱硫工艺试验。试验获得了产率为45.37%、铁品位为65.39%、硫含量为0.22%、铁回收率为82.44%的铁精矿,还获得了产率为3.86%、铁品位为61.92%、硫含量为2.59%、铁回收率为6.64%的次铁精矿,选别指标较好,为该类含硫磁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徐州MH钛铁矿石铁品位10.45%、Ti O2品位3.54%,钛磁铁矿(含磁铁矿)和钛铁矿中的铁占总铁的25.45%,84.75%的钛赋存于钛铁矿和硅酸盐中,主要可以回收的有用矿物为钛铁矿和钛磁铁矿,嵌布粒度较细。为给该钛铁矿石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对其进行可选性试验。通过采用原矿预选抛尾—阶段磨矿—磁选—重选原则流程对钛铁矿和钛磁铁矿进行回收,在抛尾粒度-3 mm,一段、二段磨矿细度-0.076 mm分别占60%、90%时,可获得Ti O2品位47.38%、含铁33.70%,Ti O2回收率13.34%的钛精矿及铁品位40.91%、含Ti O220.21%,铁回收率10.63%的高钛铁精矿,说明该钛铁矿石可选性较好,且综合指标较好。试验结果可作为该钛铁矿石开发利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外某铁矿石嵌布粒度微细,为高效低耗开发利用该铁矿石资源,采用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工艺流程(流程1)和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磁选柱提前提精—中矿再磨—2段弱磁精选工艺流程(流程2)分别进行了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流程1可获得铁品位68.64%、铁回收率为70.17%的铁精矿;流程2可获得铁品位为68.19%、铁回收率为70.28%的铁精矿;2个流程比较,流程2更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15.
甘肃某铁矿石铁品位仅25.10%,磁性铁占总铁的51.79%。有用矿物磁铁矿嵌布粒度细,多与脉石矿物包裹连生。为给该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磁滑轮预先抛尾—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破碎至-15 mm后,在80 k A/m的磁场强度下经磁滑轮预先抛尾,可抛除30.92%的废石,磁性铁损率失仅1.43%。抛尾精矿经阶段磨矿—1粗2精弱磁选,最终可获得产率19.96%、铁品位66.23%、铁回收率52.73%、磁性铁回收率96.67%的铁精矿。预先抛尾减少了入磨矿石量,提高了后续作业的入选铁品位,有利于降低能耗、提高流程处理能力。预先抛尾—阶段磨矿阶段弱磁选可为该铁矿石选矿工艺流程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矿山铁矿石现场工艺流程不合理,生产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情况,通过试验研究确定采用干选抛尾—阶段磨矿—弱磁选的高效节能选矿工艺流程。使用该工艺后,矿山铁矿石资源得到了综合高效的利用,最终获得了铁精矿品位达67%以上、铁回收率达86%以上的满意指标,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印度国营NMDC公司两位高管近日表示,该公司在2011年4月—2012年1月期间,铁矿石产量增长15%至2 210万t。 他们称,在此期间,该印度最大的铁矿石矿商的销售量增长9%至2 257万t,其中包括结转库存。  相似文献   

18.
阮金宝  蔡政安 《现代矿业》2012,(10):104-106
根据某境外铁矿石的性质,考察了该铁矿石的选别工艺流程。将原来的一段磨矿,先浮选后磁选工艺流程改造为二段磨矿,磁选—浮选—磁选工艺流程。工艺流程改造后,球磨机的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精矿中硫含量降到了0.4%左右,达到了选别要求,同时对一段磁选粗选后的尾矿回收硫精矿,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某铁矿石铁品位是56.36%,主要以赤褐铁矿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和铝土矿。对该铁矿石采用了悬浮磁化焙烧—磁选工艺实验研究,在给料粒度为-0.074 mm 56.11%,焙烧温度为560℃,总气量为500 mL/min、CO浓度为30%,还原时间为15 min的条件下进行焙烧实验,然后将焙烧产品磨至-0.074 mm 95%,在磁场强度90 kA/m,选别时间5 min的条件下进行弱磁选实验,获得了铁品位64.42%,铁回收率94.49%的高品位铁精矿,为处理难选铁矿石提供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云南某难选菱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云南某铁矿石铁品位低,矿物嵌布粒度复杂,有害元素磷含量高,属难选矿石。鉴于对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的研究,采用了反浮选—磁化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品位为68.22%,回收率为65.72%的铁精矿,其中含磷0.06%、含硫0.35%、含硅9.45%,为类似高磷菱铁矿的分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