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和测试数据分析,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成矿过程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为-岩浆熔离分结,后经构造-变质热液叠加改造的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2.
煎茶岭地区处于松潘—甘孜褶皱系摩天岭褶皱带东端的勉(县)略(阳)阳(平关)矿集区内,区内发现有大型金、镍、铁矿床及众多矿(化)点,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分析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化产出部位,将金矿化类型划分为晚太古界鱼洞子岩群中的金矿化、与钠长斑岩有关的金矿化、超基性岩体接触带中的金矿化、超基性岩体内的金矿化、上震旦统断头崖组中的金矿化五大类型;镍矿化类型为产于花岗斑岩与超基性岩体接触带中的镍矿;铁矿化类型为产于晚太古界鱼洞子岩群中的铁矿和产于花岗斑岩与超基性岩体接触带中的铁矿。依据前人岩(矿)石测年数据并结合野外地质工作成果,重点讨论了矿区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认为金矿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型、岩浆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三大类;镍矿成因类型为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铁矿成因类型为火山-沉积变质型、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是矿产勘查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系统扎实的地质工作和辩证的对比研究思维,通过将云南大民太铜镍矿床与国内成矿条件相似的典型岩浆型Cu-Ni-PGE矿床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找矿潜力。结果表明:"小岩体成大矿"并非普适性规律,大民太铜镍矿床为岩浆单式侵位就地熔离成矿作用的结果,矿化表征出铜镍硫化物矿床与钒钛磁铁矿床的过渡类型矿床的特点,与香山西复合型矿床具有可对比性,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成矿区域背景的分析及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阐明了蚀变作用类型及其关系,总结了蚀变成矿作用过程中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是以珍珠岩及熔结凝灰岩为成矿原岩,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多期次蚀变成矿作用改造而形成的矿床。  相似文献   

5.
梧桐沟铜矿床是新疆东南天山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铜矿,矿床产于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上亚组中-酸性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地层中,容矿岩石为熔结凝灰岩、凝灰质砾岩和酸性斑岩,成矿作用与构造、脉岩及蚀变密切相关.通过矿区成矿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将其划归为陆相火山热液脉型铜矿床,并对该矿床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德尔尼铜矿矿床是布青山—积石山铜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的典型矿床。矿床成因一直是该区研究的焦点之一。受晚古生代以来的压性构造变形作用影响,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这种构造应力作用在矿石中也有所体现,并反映在矿石的结构和构造中。这对于研究成矿期次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德尔尼铜矿床矿石的野外和镜下特征,认为德尔尼铜矿成矿作用期次可分为黄铁矿第一阶段(PyI)、黄铜矿及磁铁矿阶段(CcpI Mag)、黄铁矿第二阶段(PyII)及后期黄铜矿阶段(CcpII)四个主要阶段。结合前人对控矿要素的分析,认为德尔尼铜矿矿床类型是深部熔离—构造侵位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西藏改则县多龙矿集区超大型铜矿床铁格隆南荣那矿段的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物化探异常特征、蚀变矿物及蚀变分带、矿体地质、矿石质量、矿化期和矿化阶段等矿床特征,并对成矿物质来源做了简单阐述。荣那铜矿床虽是受同一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下的系统产物,但由于受两种成矿叠加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上部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下部为斑岩型矿床的空间叠置关系,成就该矿床目前是多龙矿集区Cu资源里最大(332+333+334)可达1 100万t,铜平均品位053%最高的铜矿床。通过对矿床类型的精确厘定及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研究,构建了铁格隆南荣那矿段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总结和归纳了矿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的结构基本特征,并结合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矿床下一步找矿方向和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曾公嶂中生代火山盆地位于闽粤沿海中生代锡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西部,粤东中—新生代断陷区—莲花山深大断裂西侧,其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盆地内及周边已发现有多个矿(床)点,与火山成矿作用有关,具多阶段的多金属矿化特征,矿种类型包括Sn、Pb、Zn、Sb、Cu、Ag等。从曾公嶂中生代火山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结合区内典型矿(床)点地质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总结了该区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为本区下步勘查工作提供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乌拉特中旗克布矿区镍矿床岩石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克布矿区镍矿床的岩石学特征及成因,在克布矿区镍矿详查工作的基础上,从矿区地质特征、 含矿岩体岩石学特征等方面探讨了克布矿区镍矿的成矿条件并分析了熔融体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通 过对镍元素及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认为该矿床为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熔离型硫化镍矿床,含矿 岩体属于铁质超基性岩,熔融体物质来源可能有部分地壳基底的混熔。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的研究广东省龙川县上坪镇金龙铁矿的地质特征基础之上,分析了该铁矿的成矿条件,认为矿(化)体的形成及分布受区域岩浆活动及构造等多种因素控制,成矿作用与陆壳重熔型的迴龙花岗岩及晚侏罗世基性闪长煌斑岩脉有密切的成因关系,铁矿床是在一定的构造动力学条件下由于热与流体的作用,使成矿流体中的铁元素富集、迁移、并在特定构造位置沉淀集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德尔尼铜矿矿床是布青山-积石山铜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的典型矿床。矿床成因一直是该区研究的焦点之一。受晚古生代以来的压性构造变形作用影响,整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这种构造应力作用在矿石中也有所体现,并反映在矿石的结构和构造中。这对于研究成矿期次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德尔尼铜矿床矿石的野外和镜下特征,认为德尔尼铜矿成矿作用期次可分为黄铁矿第一阶段(Py~Ⅰ)、黄铜矿及磁铁矿阶段(Ccp~Ⅰ+Mag)、黄铁矿第二阶段(Py~Ⅱ)及后期黄铜矿阶段(Ccp~Ⅱ)四个主要阶段。结合前人对控矿要素的分析,认为德尔尼铜矿矿床类型是深部熔离-构造侵位型。  相似文献   

12.
何宗宝  马正林  余璨 《现代矿业》2016,(4):114-118,126
路农铜矿床是位于羊拉矿区中部的典型铜矿床之一。通过分析该矿床地质特征及不同矿(化)体特征,并利用镜下鉴定及电子探针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矿床内矿石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结果表明:1矿床内矿石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矿石,矿石主要金属硫化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及磁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脉状-网脉状构造,矿石结构主要为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充填结构及包含结构;2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及表生期,显示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后期构造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显著。上述分析成果对于区内铜矿床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毅 《采矿技术》2012,(4):104-107
对江西德兴朱砂红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朱砂红矿床成矿作用与区内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着成因上的密切联系,表现出明显的成矿专属性。在总结朱砂红矿床的成矿规律及与相邻铜厂矿床类比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矿床深部找矿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紫金山矿田五子骑龙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五子骑龙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成矿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本区成矿物质来自燕山晚期岩浆及其后的热液流体,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控矿和导矿构造,多期次的蚀变分带与成矿密切相关,铜矿(化)体沿构造带向浅部迁移,在裂隙带及两侧沉淀富集成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硫化铜矿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藏汉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与白象山大型铁矿床的磁异常特征、控矿构造、矿石类型、矿体特征和围岩蚀变进行分析对比,认为藏汉地区具有较大的铁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1含矿建造分类滑石矿床的含矿建造是指地壳发展的某一构造阶段中,在特定的大地构造条件下,形成的与滑石矿床有关的一套岩石一矿五共生组合体[1]。滑石矿床的含矿建造基本与地层单位相一致,由于受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制约,成矿时的物质来源的不同,有时含矿建造可跨越另一个系或群[2]。一般来讲,不同的含矿建造有不同成因类型的滑石矿床。笔者在“鄂北南秦岭滑石成矿地质条件研究”中发现,同一种含矿建造,因成矿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可形成两种成因类型的滑石矿床,尽管成因不同,但清五矿五的主要共生矿物及化学成分特征有近似或相同…  相似文献   

17.
河北唐县马家峪瓷土矿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良好,赋存层位为碳酸盐系地层、次级断裂发育的控矿构造、矿体规模较大及矿体产状随接触带变化而变化的矿体地质特征;从一般瓷土矿与瓷土配料不同矿石品级及工业类型详细阐述了该矿床地质特征;该矿床属于风化残积型矿床,简析了瓷土矿床的形成过程主要与成矿原岩、构造、岩相古地理、介质条件、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该矿床研究价值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9.
莲花山整装勘查区北部矿集区—八乡—金坑矿集区是广东莲花山南西段整装勘查区锡多金属矿化集中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发现了金坑锡铜铅锌银中型、远景达大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根据金坑矿床成矿模式,在矿集区北部十字路锡锌矿床评价又获得了重大突破,结合区内1∶50 000矿产调查成果,矿集区内还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研究锡多金属矿与成矿地质体的关系以及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对该区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工作有重要意义。对区内典型锡多金属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的研究表明,区内锡多金属矿化类型主要有动力变质带控制的充填交代型、斑岩型和岩浆期后热液充填型3种。成矿地质体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岩脉,成矿构造系统为东南沿海大埔—惠来构造岩浆带与NE向莲花山大断裂有关的断裂构造系统,成矿构造及成矿结构面主要为NE、NW、NNE向断裂及韧性剪切带中滑脱、层间破裂面。在归纳锡多金属矿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和找矿预测要素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20.
白云地铅锌矿床是三水盆地南西缘矿集区中新发现的一个规模接近大型的铅锌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破碎带充填型,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区域成矿作用探讨了其成矿机制。推测其成矿机制可能为三水盆地成矿流体在新生代岩浆作用的能量支持下,经西江断裂上移后,通过高要—惠来深断裂带由东往西运移至矿区,并在高要—惠来深断裂带旁侧的次级张性断裂中因温度、压力快速下降而析出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