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汾酒大曲(后火曲、红心曲、清茬曲)中筛选出1株产酯化酶较高的菌株,从菌落外形及显微镜观察初步确认是葡萄球菌。该菌株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以37℃恒温摇床培养48 h,发酵液酶活力可达25.00 U/mL;对该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碳源和氮源优化。结果表明,以豆饼粉作氮源,玉米粉为碳源,于37℃、180 r/min下摇床培养48 h,酶活力可达到33.33 U/mL。  相似文献   

2.
浓香型大曲中酯化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得到1株产酯化酶细菌,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为血红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altguinis).在液体发酵培养基中,37℃、150r/min恒温振荡培养48h,发酵液酶活可达15.35U/mL.对该菌株产酯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黄豆粉为氮源,玉米粉为碳源,初始pH值为7.0,32℃下培养48h,酶活可达18.26U/mL.  相似文献   

3.
对浓香型大曲中蛋白酶产生细菌进行分离,并对其最适产酶条件进行研究。采用酪素培养基,从大曲中分离出5株产蛋白酶菌株,筛选出酶活力最高的菌株,其酶活为53.40 U/mL。以小麦为固体培养基,从pH值、培养基水分含量、碳源添加量、氮源添加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方面研究此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结果表明,在水分含量65%、初始pH6.0、蔗糖添加量6%、硫酸铵添加量1%、接种量12%、温度40℃,培养时间5 d的条件下,其酶活可达262.18 U/mL,为菌种复筛时的4.91倍。  相似文献   

4.
对酱香型大曲中高产蛋白酶的放线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产酶特性进行研究。通过稀释涂布划线法和平皿生化反应法对目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形态学特征和遗传学特征对目的菌株进行鉴定。并对目的菌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分离出的菌株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经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得出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H值9.0,发酵温度35 ℃,转速180 r/min,此时酶活力最高为28.62 U/mL。  相似文献   

5.
微波诱变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透明圈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堆肥中分离出产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霉菌7株。通过测定其羧甲基纤维素(CMC)酶活力和滤纸(FPA)酶活力,筛选出酶活力较高的5株菌,分别命名为D_2、D_(12)、D_(13)、D_(21)、D_(23),其中菌株D_2产酶能力最强,CMC酶活和FPA酶活分别为252.3U/mL和104.4U/mL。根据D_2菌株的菌落、菌丝、分生孢子梗、孢子的形态等特征,初步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为了进一步提高菌株D_2的产酶能力,对其进行了微波诱变,得到产酶活力最高的突变株W_(41),其滤纸(FPA)酶活达到128.7U/mL,比D_2菌株提高了23.3%。经连续传代,其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6.
以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酶工程实验室保藏的黑曲霉菌种作为菌源,利用黑曲霉细胞深层发酵法生产内切型菊粉酶。通过测定发酵液酶活,从20株黑曲霉菌株中筛选得到产菊粉酶活力最高的编号为E133131的一株黑曲霉菌株,酶活为0.66U/mL。对黑曲霉E133131号菌株所产内切型菊粉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60℃;最佳底物浓度为4mmol/L;米氏常数(Km)为1.434mmol/L;Ca2+对内切型菊粉酶有激活作用,当加入浓度为1.5mmol/L的Ca2+时,使酶活从0.66U/mL提高到1.09U/mL;Mn2+、Cu2+和Mg2+对内切型菊粉酶有抑制作用,其中Cu2+的抑制作用最大,使酶活从0.66U/mL降低到0.095U/mL;Na+、K+、Zn2+、Fe2+、Mg2+对内切型菊粉酶的酶活影响不大;pH在4.5~8.0范围内,温度在50~60℃之间,内切型菊粉酶的酶活力较稳定。  相似文献   

7.
产菊粉酶微生物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菊粉为唯一碳源,从菊芋切面及表皮的土壤中筛选出产菊粉酶的微生物,其中霉菌5株,放线菌19株,酵母4株,细菌3株,经复筛菌株M08的发酵液酶活最高。其摇瓶发酵的最优条件为(g/L):75%的菊粉20,酵母膏15,NaCl5,NH4H2PO40.5,ZnSO4·7H2O0.5,FeSO4·7H2O0.1,pH7,接种2.5×106cfu/mL的孢子悬浮液0.5mL,250mL的三角瓶中装30mL的发酵培养基,29℃,90r/min下培养5d酶活力可稳定在3.28U/mL,比酶活25.43U/mg。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旨在从腐殖土中筛选得到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作为初筛,菌株酶活测定作为复筛得到3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通过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B03、E15为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D11为极细枝孢菌(Cladosporium tenuissimum)。菌株B03在以CMC为底物,28℃、180 r/min条件下培养3 d后,CMC酶活达(427. 62±2. 78) U/m L,FPA酶活为(46. 83±1. 85) U/m L,在以油菜秸秆为底物时其CMC酶活也达到(352. 50±4. 17) U/m L,培养6 d后秸秆降解率达26. 8%,具有较好的降解能力。筛选得到3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真菌菌株,其中菌株B03的纤维素酶活较高,是一株具有研究潜力的纤维素酶菌株。  相似文献   

9.
将大肠杆菌BL21中的D-甘露糖异构酶(MIase)基因yihS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表达。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培养6 h后MIase发酵酶活可达4.2 U/mL。重组MIase生产D-甘露糖时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该酶在40℃和pH 7.5条件下表现出催化D-果糖的最高活性,转化率为25%左右;通过研究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出该酶的活性不受底物浓度的抑制,以D-果糖为底物时,动力学参数Km为123.32mmol/L,Vmax为113.64μmol/(min·mg),催化效率kcat/Km为0.691 (s·mmol/L)。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产纤维素酶菌种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江西生产豆渣菌的作坊采样,检测到一株分解纤维素的真菌(MC1),分离纯化后,再利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根据形态特征可鉴定为面包串珠霉(MoniliasitophilaMont.)。摇床发酵产酶实验表明,在30℃、160r/min的条件下摇瓶培养6d后,其所产纤维素酶系中的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底物的CMC酶活为4119U/mL,以微晶纤维素为底物的C1酶活为6833U/mL,以水杨素为底物的βG酶活为451U/mL。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高产淀粉酶菌株,丰富淀粉酶生产菌株资源,该研究以中温大曲为样品,利用淀粉水解圈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得到高产淀粉酶菌株,结合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 RNA同源序列分析对其进行菌种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其产淀粉酶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得到6株产淀粉酶菌株,其中一株产淀粉酶活最高的菌株(编号为DQ47)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60 g/L,酵母粉37 g/L,发酵温度39℃,装液量85 m L/250 m L,转速175 r/min,初始p H值6,接种量3%。在此优化条件下,淀粉酶活力为8 158.23 U/m L,是优化前的14.75倍。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27 ℃、30 ℃、33 ℃、37 ℃条件下酮基还原酶基因工程菌生长与产酶的影响。结果发现,37 ℃以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菌体产酶活性得到提升和提前,37 ℃条件下10 h最大酶活达到了157.5 U/mL。但是所有温度条件下的发酵后期,酶活都出现了下降,发酵后期转速的下降可能是一个原因。因此对37 ℃下不同恒定转速200 r/min、300 r/min、400 r/min、480 r/min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转速的恒定对于菌体酶活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恒定转速480 r/min条件下酶活逐渐升高,20 h的酶活为217.1 U/mL。此研究确定了酮基还原酶基因工程菌发酵产酶的最佳温度和转速,并对酮基还原酶进一步的补料分批发酵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酱香型大曲中高产淀粉酶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产酶条件和代谢产物进行研究。结合形态学指标和16S rDNA同源序列分析对筛选获得的酱香型大曲中高产淀粉酶菌株进行鉴定,以小麦、麸皮浸提液为液体发酵培养基,研究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摇床转速对其产淀粉酶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酶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50 ℃、初始pH值6.0、摇床转速为180 r/min,其酶活力达8 667.79 U/mL。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取常年种植魔芋的土壤,通过富集培养与筛选鉴定获得目标菌株,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离到6株可以降解魔芋粉的菌株,其中菌株HKS018产生的降解圈最明显,且酶活最高。对菌株HKS018的16S rDNA基因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扩增,通过序列比对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菌株HKS018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48 h、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1.0%、装液量50 mL/250 mL、转速18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β-甘露聚糖酶酶活为68.28 U/mL,比优化前酶活力提高了5.29倍。  相似文献   

15.
以果胶为唯一碳源,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CTAB)沉淀法从芦苇中筛选产果胶酶菌株,根据形态观察和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所产果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高产果胶酶的内生真菌,编号为z4,菌株z4被鉴定为红绶曲霉(Aspergillus nomius)。菌株z4在28 ℃、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72 h,所得果胶酶酶活为40.52 U/mL。菌株z4所产果胶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该菌株所产果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 ℃,果胶酶在30~40 ℃时稳定性较好;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6.0,果胶酶在pH 5.0~6.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果胶为底物时的酶促反应米氏常数(Km)为1.60 mg/mL,其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100 mg/(mL·h)。  相似文献   

16.
邱露  彭帅英  李昆太 《中国酿造》2023,42(3):179-186
以L-阿拉伯糖异构酶产生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C6为全细胞催化剂,对其发酵制备工艺以及生物转化D-塔格糖的催化反应条件和细胞透性化学处理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C6以最优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0 g/L,酵母浸粉20 g/L,蛋白胨20 g/L,无水乙酸钠10 g/L,MgSO4·7H2O 0.4 g/L,MnSO4·2H2O 0.05 g/L,K2HPO40.4 g/L,L-阿拉伯糖3 g/L,ZnSO4·7H2O 0.04 g/L,生物素100μg/L,焦磷酸硫胺素400μg/L)在最优发酵条件(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7.5、装液量70 mL/150 mL、接种量1%)下培养24 h,生物量(OD600 nm值=1.25)和L-阿拉伯糖异构酶酶活(107.81 U/m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了92.31%和116.44%;全细胞催化剂在优化的催化...  相似文献   

17.
筛选高产凝乳酶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产凝乳酶活力测定。利用酪蛋白培养基从天祝放牧牦牛生活环境土壤中筛选高产凝乳酶细菌,利用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16S rDNA 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采用Arima法和福林法分别测定凝乳酶活力和蛋白水解活力。获得18 株产凝乳酶细菌,其中菌株D3.11 产凝乳酶活力相对最高,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其在麸皮培养基中发酵72 h 产凝乳酶活力高达89.56 SU/ml,蛋白水解力为21.27U/ml。菌株D3.11 是一株高产凝乳酶细菌,可作为候选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