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轮枝链霉菌(Streptoverticillium)SK4.001进行发酵产酶,研究了摇瓶的补料分批发酵方法。研究发现,发酵24h后1次性补入浓度为1.5%的甘油以及1.5%的蛋白胨,即C:N比为1:1时,与对照组相比,TGase酶活可以显著提高,最高达到40.91%。  相似文献   

2.
L-亮氨酸摇瓶补料分批发酵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补葡萄糖、补醋酸铵和硫酸铵和全组分补料的摇瓶补料分批发酵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以初始葡萄糖浓度为50g/L,初始醋酸铵和硫酸铵浓度分别为10g/L,于发酵过程第24h起每隔12h分4次补加全组分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72h产L-亮氨酸21.32g/L。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补葡萄糖、补醋酸铵和硫酸铵和全组分补料的摇瓶补料分批发酵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以初始葡萄糖浓度为50g/L,初始醋酸铵和硫酸铵浓度分别为10g/L,于发酵过程第24h起每隔12h分4次补加全组分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72h产L-亮氨酸21.32g/L。   相似文献   

4.
为使放线菌327#最大限度地生产拮抗物质,在摇瓶试验中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了培养温度、初始pH值、发酵液装量对放线菌327#生产拮抗物质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大豆粉0.5%,硫酸铵1.5%,葡萄糖2.5%,氯化钠0.6%,碳酸钙0.6%。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初始pH值7.0,发酵液装量为250mL摇瓶装15mL。培养时间3d时,发酵液中拮抗物质达到最高水平,对青霉的抑菌圈直径达(22.4±0.4)mm。  相似文献   

5.
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结合生产透明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一补料分批培养方式进行补料发酵时,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以及副产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通过改善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来提高透明质酸(HA)的产量。和分批发酵相比,发酵液中HA的量提高大约3.5%。HA发酵可以采用单一补料分批发酵的方法来提高生产强度,缩短发酵周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HA发酵生产性能指标的现代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一补料分批培养方式进行补料发酵时,对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产物合成以及副产物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通过改善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来提高透明质酸(HA)的产量。和分批发酵相比,发酵液中HA的量提高大约3.5%。HA发酵可以采用单一补料分批发酵的方法来提高生产强度,缩短发酵周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HA发酵生产性能指标的现代发酵技术。   相似文献   

7.
鸟苷作为食品和医药产品的重要中间体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通过补料分批发酵方式下对鸟苷产量影响的研究,最终确定了葡萄糖、酵母粉和次黄嘌呤的最优补料方式,使鸟苷产量达到32.05g/L,较分批发酵方式提高36.3%。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谷氨酰胺的补料分批发酵生产工艺,并探索了装液量、接种量、发酵批次对谷氨酰胺发酵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料分批发酵法生产谷氨酰胺的工艺是可行的,老化的菌株接种到新鲜的培养基上能再次发酵并生产出谷氨酰胺,且产量不会减少。摇瓶最佳装液量为30m L/500m L,接种量对发酵的影响不大。在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谷氨酰胺产率是逐渐上升,然后下降,补充新鲜的种子液可以使发酵继续,且产量回升,但是菌体老化速度也随之加快。  相似文献   

9.
利用摇瓶分批补料培养模式考察了补料基质对红曲霉JR的菌体生长以及红曲色素色阶的影响.考察了碳源补加种类(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蛋白胨补加浓度对红曲霉JR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的补加能显著促进菌体生长及红曲色素色阶的提高,葡萄糖是最佳的补加碳源;补加蛋白胨也显著促进红曲霉JR的菌体生长.在红曲霉JR摇瓶分批补料培养模式下,第48h、72h、96 h补加2.0 g/100mL发酵液的葡萄糖和0.5g/100mL发酵液的蛋白胨,红曲色素色阶达到331.6±8.7U/mL,显著高于摇瓶分批培养的色阶(105.7±5.8 U/mL).  相似文献   

10.
在分批发酵优化条件基础上,通过对补料分批发酵方式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包括产酸率、转化率和发酵周期等进行了研究,确定了L-缬氨酸高产菌XQ-8补料分批发酵的最优条件。在最优补料分批发酵条件下发酵72h左右,L-缬氨酸产量达72g/L,糖酸转化率达38%以上,其结果明显优于分批培养。   相似文献   

11.
《食品工业科技》2013,(09):197-201
为了得到残糖量低、酒精体积分数高、香气醇厚的沙棘果酒,将初始糖度、流加糖量以及流加糖时间作为响应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方法优化沙棘果酒。结果表明初始糖度、流加糖量以及流加糖时间分别取11.8%、35mL、3d+4d+5d时,可得酒体积分数为11.7833%的沙棘果酒;保持加糖量相同条件下用未流加发酵工艺生产沙棘果酒,得到的酒精体积分数仅为11.0%。采用GC-MS检测香气,经流加发酵生产的沙棘果酒检测出22种匹配度大于80的香气成分,其中含量较多的为酯类物质9种,醇类物质2种,酸类物质2种,烷烃2种、芳香族化合物2种;非流加发酵的沙棘果酒香气成分有15种,其中含量较多的为酯类物质7种,醇类物质2种,酸类物质2种,烷烃1种,与未流加工艺相比,流加工艺的沙棘果酒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有所提高,果酒的香气较饱满。   相似文献   

12.
对粗柄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发酵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YG(0.5%酵母提取物的PDA)培养基上,合适的摇瓶培养条件是:发酵温度25℃,发酵摇瓶转速150r/min,培养基装量为150mL/500mL(加10粒玻璃珠),添加0.7%的羧甲基纤微素(CMC)可以明显地提高菌丝体的生物量。在上述摇瓶培养条件基础上,通过6种发酵培养基发酵实验,获得生物量最高的发酵培养基,其组成为麦芽汁50%、玉米粉2%、酵母提取物0.5%,发酵生物量为16.4g,再生率为9%。  相似文献   

13.
以菌丝球干质量、密度、直径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对白色金针菇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摇瓶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 g/L、红糖13 g/L、黄豆粉3 g/L、KH2PO4 0.5 g/L、MgSO4 0.5 g/L、VB1 0.01 g/L。在此条件下,白色金针菇菌丝球干质量达到15.48 g/L,菌丝球密度66.48个/mL,菌丝球直径为1.45 mm。  相似文献   

14.
补料分批发酵生产谷胱甘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亚磊  贺小贤  陈珊 《食品科学》2010,31(1):177-180
考察5L 发酵罐中分批补加葡萄糖对发酵生产谷胱甘肽(GSH)的影响。采用20g/L 初糖质量浓度,在发酵12h 至27h 每隔3h 分别补加22、24、24、24、24g/L 和22g/L 葡萄糖,可以使酿酒酵母在发酵33h 时GSH 质量浓度达到72.49mg/L,细胞干质量浓度达到28.52g/L,分别为初糖20g/L 分批培养方式的2.86 倍和4.93 倍。补料分批发酵可以明显促进酿酒酵母生长和提高GSH 的合成。  相似文献   

15.
计芬芬  顾珍  谭玉静  万旺军 《印染》2012,38(15):40-43
纺织品抗菌性能定量测试方法中,振荡法有许多优良的特性是吸收法不能比拟的.但是,目前的振荡测试方法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缺陷,以致不能被广为采用.改良振荡法则结合了FZ/T 73023振荡法和AATCC 100吸收法两种测试方法的优点,改进试验条件,使操作简便易行,并能扩大测试应用范围,更好地应用于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测试.该方法与AATCC 100吸收法的抑菌率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可替代吸收法.  相似文献   

16.
在10 L发酵罐中研究了间歇补料对小单孢菌发酵生产庆大霉素的影响,以期提高庆大霉素的产量,为建立生物制药工艺综合性实验奠定基础。在保持发酵罐pH恒定的基础上,以摇瓶发酵优化条件作为发酵罐初始发酵条件,分别采用不同的间歇补料方式,在发酵的初期、中期和后期流加糊化玉米淀粉,探索较优的碳源补料方式。结果表明,少量多次补料方式的发酵水平优于多量少次补料方式。在少量多次补料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溶氧量,不仅延长了产素期,而且发酵水平较初始发酵提高了87.3%。说明优化后的间歇补料方式不仅延长了发酵周期,而且提高了庆大霉素发酵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酵母菌HY-05发酵生产辅酶Q10提高产量的方法。方法研究不同初糖浓度及补加方式,补加玉米浆和控制溶氧对酵母菌发酵过程中菌体量和辅酶Q10产量的影响,确定辅酶Q10补料分批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酵母菌HY-05产辅酶Q10的量达到156.2mg/L,与不补料相比产量提高了58.1%。结论此法能提高酵母菌HY-05发酵生产辅酶Q10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红曲霉液体深层发酵的优化方法,提高其发酵水平,生产出含有较高红曲霉色素的产品.方法:采用L8(27)正交实验法和红曲霉液体流加发酵方法,通过不同的补料发酵方式,降低营养物质过浓而产生的阻碍作用,提高发酵浓度和水平.结果:优化后的培养基为饴糖8°Bx,可溶淀粉3%,大豆蛋白粉4%,氯化钠0.5%,硫酸镁0.05%,磷酸氢二钾0.1%.通过对2L发酵罐的补料发酵得出最佳的补料方式:液体深层发酵60 h以后开始补料,每20 min补1次,12 h补完,同分批发酵相比,流加发酵红曲色素的效价提高57%.  相似文献   

19.
pH值对聚唾液酸分批发酵的影响及补料发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不同pH值对聚唾液酸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聚唾液酸的影响.发酵初期pH自然下降时有利于菌体生长,菌体生长对数期较长,最大菌体干重可达6.9g/L;发酵中后期pH控制在6.4时有利于聚唾液酸的延续合成,合成对数期比其它pH条件下的合成对数期延长了11h.动力学特性表现为部分相关模式,而在其它pH条件下,动力学特性表现为相关模式.对聚唾液酸的流加补料发酵进行了初步研究,最终使菌体干重达到11.16g/L,聚唾液酸产量达到2.606g/L.  相似文献   

20.
对在30 L发酵罐中雪白白僵菌发酵环孢菌素A的分批补料发酵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通过对环孢菌素A分批发酵数据进行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环孢菌素A发酵动力学模型,包括细胞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回归方程。应用Origin7.5软件对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值拟合良好,能较准确反映环孢菌素A分批补料发酵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