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使用ATP-EMTP电磁暂态分析软件,以矿区常用的110 kV级输电线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雷电直击输电线路的两种主要形式:一是雷击杆塔塔顶及其附近避雷线;二是雷绕击导线,仿真研究接地电阻大小的变化对耐雷水平的影响、加装与不加装线路避雷器和增强线路绝缘能力对耐雷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事故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以某35 kV输电线路实际参数为基础,采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搭建仿真模型。对于线路中耐雷水平较低的杆塔,分别进行了降低冲击接地电阻,增加绝缘子串片数,加装线路避雷器等防雷措施的仿真模拟。考虑经济问题,对于防雷措施选择的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实验结果理解,并对所得结论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35 kV口木线是保障彬长矿区安全有序生产的重要供电线路,虽全线架设有避雷线,但由于地处山区,杆塔所处地势较高且线路绝缘水平较低,雷击事故频发。由于现有的防雷措施已不能满足需求,在ATP-EMTP中搭建35 kV口木线的仿真模型,计算该线路不同雷击情况下的雷电过电压;分析在线路易击杆塔装设线路避雷器对雷电过电压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加装线路避雷器可以有效提高线路耐雷水平,减小线路及两端变压器的雷电过电压,计算结果为口木线防雷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使用ATP-EMTP电磁暂态分析软件,选取矿区常用的110 kV级的输电线路作为仿真研究对象,建立雷电过电压雷击输电线路的数学模型。针对接地电阻大小的变化对雷击过程的影响以及有无避雷器两种情况进行仿真与结果分析,为设计和运行部门在实际输电线路上,合理采用防雷保护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朱佑元 《煤炭工程》2004,(B05):53-54
原规划已有一回35kV线路报废,新架设一回110kV线路,现场逐基杆塔查看,发现原有杆塔大部分可利用,报废将造成较大损失,利用原线路升压改造,直线杆利用,承力杆更换,改造塔头增加避雷线,利用自然接地体,技术可行,经济效益显著,经受过多次恶劣气象条件的考验,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在雷电多发区阳煤集团五鑫煤业35 kV架空线路采用全线路避雷线防雷,并在线路易击区加设避雷器,达到较好的防雷电效果。现行的电力设计中35 kV线路仍采用进线1~2km段内装设避雷线防雷,与五鑫煤业处于同一地点的孙家沟矿35 kV变电站即采用此设计。通过对五鑫煤业35 kV变电站两年的跟踪调查,并与孙家沟矿进行防雷比较,从技术、成本以及雷击后带来的损失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全线路装设避雷线具有较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7.
35kV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改进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煤矿供电线路一般采用35 kV输电线路,该电压等级线路因缺少架空避雷线保护,易受到雷电侵害,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文章从线路安全维护的角度,采用多种措施降低雷害对线路的影响,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贾晨曦  陈冬  黄倩  王崇林 《煤矿机电》2014,(2):28-30,33
通常用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来衡量输电线路的耐雷性能和安全性。为了提高其计算精度,利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对跳闸率进行仿真计算,并结合目前带单避雷线和使用上字型直线塔的现状,改进了常用的电气几何模型(EGM)绕击特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对比分析了耐雷水平对跳闸率的影响,并对110kV输电线路提出改善耐雷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云冈矿现有的架空线路防雷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导线遭到雷击时防雷设备无法达到理论上的防雷等级,导致线路跳闸出现供电中断的现象。通过构建各种模型(雷电流模型、杆塔及输电线路模型、雷击感应过电压模型),讨论了雷击时过电压、过电流的幅值对防雷设备的影响。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进行了探讨,对于确保矿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较多的现象,结合邢台矿35 kV线路防雷措施的具体实施,对防雷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方案,降低雷击跳闸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