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燃气轮机技术》2005,18(1):71-72
序号目次第一作者页期·专题论述·1浅论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的验收试验焦树建 112用多联产概念改善IGCC经济性的分析麻林巍 15 13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在钢铁厂的应用刘文和 2 114广州天然气电厂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选择及经济技术分析黄伙基 2 615超速预应力技术在透平机械中的应用郑捷简 3 0 16V94.2型燃气轮机及其调试田 丰 3 417积极推广煤气化联合循环 (IGCC)发电技术赖 坚 128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热力系统设计优化研究林汝谋 3 29续论联合循环热力性能的验收试验焦树建 12 210世界燃气轮机市场厂商与产品性能崔…  相似文献   

2.
《燃气轮机技术》2007,20(4):71-72
目次序号·专题论述·第一作者期页1 IGCC某些工作系统的设计经验焦树建1 12风电与燃气轮机互补系统发电成本敏感性分析包能胜1 93大亚湾石化区燃气轮机热电联产供热可靠性分析朱军辉1 144一类广义不可逆普适热机循环的生态学性能张万里1 165 9FA燃气轮机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点的探讨俞立凡1 236燃气电厂的运行优化和天然气调峰王会祥1 277 IGCC系统中空气气化炉与氧气气化炉的对比研究高健2 18联合循环热电冷三联供系统的热经济性分析刘岩2 69对9FA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性能试验的思考姜焕农2 1010 IGCC环保特性的研究王俊有2 15…  相似文献   

3.
序号目    次第一作者页期·专题论述·       1IGCC联合循环系统全工况特性分析研究林汝谋 112喷动流化床煤气化技术研究的发展钟文琪 913国产重油交直流静电处理线的开发应用姚挺生 15 14性能卓越的刷握密封田 波 2 115HAT循环仿真模型研究综述与展望杨文滨 2 5 16燃气轮机进气的蒸发冷却装置的经济效益论证许教运 2 917IGCC中蒸汽系统流程与参数综合优化研究林汝谋 128燃用天然气的 35 0MW级联合循环的效率优化和机组选型何语平 929“照付不议”供气合同期限的探讨朱军辉 15 210广东地区电站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潜力的初…  相似文献   

4.
IGCC发电技术是基于清洁煤气化的高效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燃烧天然气和IGCC发电技术的综合研究,分析了IGCC发电技术的设备特点,并结合类似IGCC燃用中低热值的联合循环机组试验研究结果,开展了IGCC发电设备的经济运行技术研究,对IGCC及其多联产机组参与电网调峰运行和掺烧备用天然气的运行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型IGCC系统的开拓与集成技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基于大量相关研究,全面总结分析了新型IGCC系统的开拓及其集成技术开发与进展。首先分析了IGCC固有的效率高、环保性能优以及最具发展潜力等特点,以揭示其具有的发展前景和受到重视的原因;然后总结介绍了正在发展的燃料电池一IGCC联合循环、IGCC多联产、C02零排放的IGCC以及燃料多样化的IGCC等新型系统,并扼要论述这些新系统整合机理和特性。还归纳介绍了先进的燃气轮机技术、离子膜制氧技术等集成技术开发与进展。  相似文献   

6.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研究方向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大量文献资料与本研究集体的相关研究,论述了当前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IGCC)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传统研究方向的新进展,新颖的IGCC热力系统,多联产与综合利用的IGCC系统,无公害的IGCC系统以及燃料多样化的IGCC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CO2零排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概述了目前国内外CO2零排放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系统开拓研究的进展,归纳分析了IGCC系统中CO2分离和回收的五类途径:在系统排烟中分离和回归CO2。在燃烧前对燃料气进行处理与分离;IGCC与化工过程结合的多联产系统;燃料气定向转移的多种热力循环联合系统,借助热力循环创新。  相似文献   

8.
冯静  倪维斗  李政 《动力工程》2008,28(1):157-16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是最有前景的清洁煤发电技术之一,但由于经济性和操作灵活性的不足,其发展受到了限制.将IGCC系统与甲醇合成系统耦合,通过联产甲醇可以提高系统的负荷调节能力,同时改善IGCC电站的经济性.以实际案例定量地分析了保持联产系统气化单元满负荷运行时,调节合成气在化工单元和电力单元的分配来调节电力负荷的能力.结果表明:通过设计合成单元设备容量盈余.可以实现保持气化炉运行工况不变而改变电力输出负荷;而联产甲醇增强了煤气化发电的操作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浙江半山IGCC发电示范工程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200MW级IGCC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示范项目,其规划建设一套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200MW级发电机组,将煤气化净化以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进行有机结合,机组所排放的烟气中几乎不合烟尘和SO2,CO2可以实现零排放,NOx的排放量也远低于常规燃煤机组。  相似文献   

10.
用多联产概念改善IGCC经济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相比纯IGCC发电,耦合IGCC与化工过程的多联产系统更有优势,气化规模扩大、生产过程耦合带来的好处可以实现气化技术最大的环境效率和经济的适应性。经济分析表明,将IGCC改造成联产甲醇的多联产系统比单纯改造为“公用工程岛”更具经济上的优势,是帮助我国推进ICCC建设的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测算,给出了多种S109E和S109队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的热电负荷曲线和变工况负荷特性曲线,为设计者和用户根据热、电负荷要求选择合适的系统配置方案提供了便利;本文也简要地给出固定热、电价格和分时电价下的经济性分析以及实现系统经济运行的策略和可采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机组因其可以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而备受关注,围绕如何通过燃气轮机与空分系统整体化率、主机参数匹配、底循环参数优化等来提高IGCC机组热效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以典型的F级IGCC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的热力计算和分析模型,从汽水系统流程、燃料预热和汽水系统蒸汽参数多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揭示了IGCC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在综合考虑余热锅炉换热温差、汽轮机结构设计等制约因素下得到了大幅提高该IGCC机组效率的优化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3.
期 页 ·专回抡述·对三种燃煤的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工作特性的综合分析11国外燃气轮机技术市场分析18STAG106B联合循环电站模拟培训器的机组数学模型 21中、低热值气体燃料在我国冶金部门的分布及其在燃气轮机上应用的可能性 2 11PFBC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31发电用燃气轮机世界市场综述 3 15未来燃气轮机材料的研究动向 3 22PFBC—CC发电技术的开发 41燃气轮机叶片的热腐蚀及其防lh49燃烧室的浮动连接技术 4 15燃气轮机的RAM性能 4 22闰产压缩机与燃气轮机的成套化428 ·谩计计算·轴流式压气机级多日标优化简介 11…  相似文献   

14.
IGCC系统控制CO_2排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小花  陈海平  李京茂 《节能技术》2010,28(5):458-462,468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作为一种被验证的具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如何实现IGCC中CO2的零排放,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控制IGCC系统中CO2排放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IGCC系统中CO2分离和回收的四类途径:燃烧后分离与回收、燃烧前对燃料气进行处理与分离、以IGCC为基础的煤基动力化工多联产系统以及燃烧与CO2分离一体化途径。并引入控制CO2排放科技创新一体化理论,指出未来控制CO2排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并联型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集成与性能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燃气轮机配置及型式的并联型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进行了探讨,建立了相应的分析评价指标,通过Aspen Plus及Gtpro商用计算软件对多联产系统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各系统方案的性能分析参数,分析了动力与化工集成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配置系统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IGCC与多联产系统的结合能实现规模效应,有助于IGCC比投资成本的降低和该技术的应用推广;不同形式的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中,并联型甲醇-电力多联产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供电效率,其中F级的系统能源利用效率达到56%,供电效率达到40%.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IGCC与SNG生产具有共同的制气过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煤气化甲烷化的电-SNG联产工艺的IGCC发展模式.分析了联产系统的特性和在经济性与变负荷能力方面的优势,讨论了负荷调节策略;比较研究了联产系统中关键单元技术;借助ASPEN Plus和GT Pro模拟软件研究了六种电力和SNG联合生产形式的平衡关系.研究表明电-SNG联产系统,不仅具有灵活的调节能力、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较高的效率,而且能够解决IGCC存在的问题和NGCC电站燃料短缺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S109FA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温度控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GE公司S109FA联合循环机组燃机的温度控制,结合机组Mark Ⅵ控制系统中的实际控制算法组态,分析了联合循环温度匹配、IGV温控、基本负荷温控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IGCC及多联产系统的发展和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IGCC及多联产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介绍了我国IGCC技术的近期发展目标、远期发展目标以及IGCC多联产技术的发展规划,分析了目前国内发展IGCC及多联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联合循环机组性能验收中机岛与炉岛责任划分问题的由来、动力装置的测量特性、修正特性与环境条件及作为研究重点的机岛环境条件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并由此得出了联合循环机组的修正特性、机组特性的偏差、在联合循环机组中考核的机岛的修正特性、机岛特性偏差与相对偏差份额、炉岛特性偏差与相对偏差份额等。  相似文献   

20.
序号目         次第一作者页期·专题论述·1集群计算机系统用于叶轮机械通流部分全三维设计分析袁 新 112旋转叶片振动参数的非接触测量郑叔琛 7 13燃烧火焰特征的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王 颖 13 14 LDA在燃气轮机燃烧室流场测量中的应用张燕燕 1615超微型燃烧器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薛 元 2 2 16高炉煤气燃烧发电的现状和发展尹建威 2 7 17蔡睿贤院士建议尽早实现燃气轮机本土化张奕凡 128我国燃气轮机电站单机功率选择应考虑的若干问题刘成林 2 29论 IGCC电站中气化炉型的选择焦树建 5 210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研究方向与进展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