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以来,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惊人,特别是随着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大量使用,通信的内容也从工作需要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现在,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进行通信的工具,已经和正在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本文中,将着重向读者介绍日本为接入因特网等通信网而运营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日本计划研讨多媒体移动通信日本邮政省日前决定设置“多媒体移动通信调查研究会”调查研究项目,研讨多媒体移动通信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并整理为实现多媒体移动通信所要研究的课题。研讨结果将于1995年3月公布。目前有线系统的媒体——光纤及其有关问题已经明朗化...  相似文献   

3.
4.
5.
邱翔鸥 《世界电信》2002,15(4):26-30
2001年,同整个产业相比,日本的移动通信发展是比较好的,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方面遥遥领先,NTTDoCoMo已经跻身全球电信运营商第6的位置。目前,日本的几大移动运营商正在积极发展3G,形势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运营商在移动语音和移动数据方面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推出能被人们接受的价格方案、发展良好的现有移动数据业务对3G的影响、令人尴尬的手机故障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日本正在开发利用新的陆地移动通信系统,新系统有地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数字移动通信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承恕 《通信学报》1991,12(1):3-13
数字蜂房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90年代将付诸实际应用。本文就其基本原理、体制标准、技术特点和典型产品等目前发展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比较全面地描述了日本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现行体制与发展现状,以及新建的移动通信公司的业务动向。最后介绍了移动通信领域的几种新业务。  相似文献   

11.
12.
13.
徐伟岭 《世界电信》1999,12(4):33-36
日本邮政省依据国内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不足,制定了2001年引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时间表,同时向ITU提交了标准提案。在技术选择上,充分考虑CDMA的技术优势,选择了W-CDMA的空中接口方案。在核心网方面,日本选择了两种有助于后向兼容的技术。为使第三代系统顺利投入商用,几家运营公司已着手开始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4.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已被作为第三代卫星移动通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自从1976年,COMSAT/Marisat系统投入商用以来,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已历了23年的发展历程。现在随铱系统投入商用,全球星紧锣密鼓的发射卫星,卫星移动通信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76年2月19日和6月9日,Marisat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分别发射了一颗UHF和L波段的卫星。UHF的容量由美国海军使用,L波段的容量计划为航海提供商用服务,这样就开创了商用卫星移动通信的先河。当时的船站包含有直径1米的天线,通信终端具有电话和传真等功能,馈线链路采用C波段,与设在美国康州与加州的地球站通信,这些地球站与公众变换网(PSTN)相连。  相似文献   

16.
据悉,国外数字蜂窝系统于今年投入市场。预计20世纪最后10年,将是数字化的10年。我国已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列为“八五”科技攻关的首位。为配合数字移动通信的开发工作,特组织本专辑,向读者介绍数字移动通信的现状、发展、未来,我国开发数字移动通信的几点意见以及有关技术等。本专辑得到了北京邮电学院朱云龙副教授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初以来,静止轨道卫星通信(主要是VSAT系统)在我国各行业、部门领域得到飞速发展,在保障偏远地区、各行业部门及海上作业等信息传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三代即卫星移动通信业务(MSS,Mobile Satellite Service)。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对信息处理与传输的要求愈来愈高。这些要求主要有地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今天日本有多种移动通信系统。公用移动通信系统,例如汽车电话、无线电寻呼系统和无绳电话等,许多都是由 NTT 提供的。此外,还有其他类型的移动通信,包括专用无线电通信,例如警察电台,业余爱好者电台和民用频段电台。到1984年3月底,日本的移动电台的总数已达860000部,每年增长60000部。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