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晓蕾  李辉  冯平 《电子测试》2009,(7):34-36,61
随着各运营单位的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各通信网络的融合与完善对IMS网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拟IMS网络,测试IMS网络,完善IMS网络,使得IMS实验网的搭建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IMS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采用相关研究工具,组建IMS实验网,部署实现包括P-CSCF、I-CSCF、S-CSCF、HSS和AS等功能实体,实现IMS网络的基本的通信,设置AS提供增值服务。经过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为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相似文献   

2.
根据IMS网络的特点及组网结构,介绍三种常规的IMS群用户呼叫紧急特服的配置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东的实现方式,为IMS群用户紧急特服的数据配置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IMS网络的引入为电信运营商带来新机会,多媒体业务的丰富可为IMS用户带来新的业务体验,但是,在引入IMS网络后,业务网络将基于IMS核心网络进行融合,现有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上的语音增值业务将大大丰富IMS用户和融合业务用户的业务体验,同时提升不同网络接入用户语音业务体验一致性。文中针对中国电信IMS网语音增值业务融合发展需求,结合广东电信典型业务创新性地提出IMS网络初期阶段语音增值业务融合发展思路,包括三种业务融合实现方式,分析其优缺点并提供应用建议,为建设初期基于IMS的业务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电信网技术》2005,(11):47-48
谈及下一代网络,目前业界越来越关注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问题。因为全IP网络是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共同发展方向,在NGN体系架构下,固定和移动仅仅作为NGN的不同接入方式。对用户而言,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可以实现真正地随时随地沟通,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通信手段和通信方式,并且可以享受更多固定和移动融合所带来的新业务。在这种用户需求的驱动下,软交换技术、IMS等为新业务的引入和网络融合提供了条件。特别是IMS,由于其与接入无关、统一的会话控制和用户数据管理、开放和统一的应用平台等特性,使得很多人都将其视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的基础,希望通过IMS实现真正的从业务、设备到网络的完全融合。爱立信公司的《固定网络部署IMS正当时》一文正是从这样的思路出发,提出将IMS架构引入固定网络实现多媒体业务的解决方案及其特点,此方案为致力于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IMS的概念最初在3GPPR5引入,由于IMS采用SIP体系结构,具有接入无关性、支持用户漫游和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等特点,从而使IMS实现网络融合成为可能。IMS作为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对统一IMS范围和具体技术问题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史健  刘璐 《通讯世界》2010,(6):62-64
随着IMS网络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运营商在给终端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IP多媒体业务的同时,也非常重视IMS网络的高可用性。只有具备高可用性的IMS网络才能给用户提供更高的服务质量,同时也能相应增加运营商的业务收入。实现IMS网络高可用性的有效方法是提供各种层面的冗余特性,本文从IMS网络的各种冗余原则和机制入手,来探讨IMS网络的冗余方案。  相似文献   

7.
论述IMS商用初期紧急呼叫的各种实现方案,并比较利用PANI头域加插和Cx接口取数据方式获取用户位置信息方案的优缺点。江苏电信IMS网络引入AGCF网关簇和虚拟BAC实现PANI头域加插标识位置信息方案,便捷地解决了H.248和e8-C用户在IMS网络下的紧急呼叫问题,该实现方案简洁可操作,有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信行业竞争加剧,用户对IP多媒体和个性化业务需求使得融合业务越来越迫切,IMS作为新一代核心网,在接入宽带化和网络全IP化的背景下,IMS可以更好地支持语音、视频、数据融合应用。本文主要对IMS网络架构与应用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IMS,即IP多媒体子系统,为3GPP在R5阶段引入的新的核心网络子系统,它是以IP网络为承载提供多媒体应用的网络架构。IMS采用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方式,可灵活、快速的提供各种业务应用,并支持多种固定/移动接入方式的融合,支持无缝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近年来,随着IMS业务发展,运营商对IMS网络的维护管理、故障分析、用户行为分析功能和开发各种基于IMS信令的上层应用的需求逐步增强。运营商在布署IMS网络时,  相似文献   

10.
随着EPC(分组核心演进)网络和IMS(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的逐步部署,核心网将面临重大改造。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用户将具备IMS、LTE及2G/3G的多用户属性,在业务接入和数据存储方面对用户数据库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主要对传统2G/3G HLR(归属位置寄存器)、SAE HSS(系统结构演进归属用户服务器)、IMS HSS融合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数据融合的优势及关键问题,结合中国移动的网络发展现状及网络演进趋势,探讨基于网络演进的用户数据库融合部署实现。  相似文献   

11.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的概念最初在3GPPR5引入,由于IMS采用SIP体系结构,具有接入无关性、支持用户漫游和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等优点,从而使IMS实现网络融合成为可能。IMS作为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对统一IMS应包含的范围和具体技术问题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3GPP IMS(IP多媒体子系统)的网络架构支持固定网络接入需求和未来网络的各种业务需求,有利于实现未来固定、移动网络在核心业务控制层的共享和融合,并提供对高层多种业务的支持,这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文章首先分析了IMS中的会话管理与路由原理,描述了HSS(归属用户服务器)的功能,给出了IMS中的主要业务要素,介绍了IMS中的互通元件,最后给出了IMS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李广静 《电信技术》2014,(Z1):355-357
针对IMS网络在承接固网协同通信业务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协同通信业务在IMS网络的解决方案,并详细介绍了IMS网络中各个网元数据配置方法和相关的用户数据制作方法,最后提出了简化IMS协同通信业务流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网进行固网智能化改造后,通过SHLR实现了用户逻辑号码在交换机上不受号段限制的自由放号和灵活的智能业务签约,为在IMS引入后能顺利承载现网各种业务,制定了用户的编码方案,并结合编码方案对现网业务继承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业务发放的数据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信网络发展趋势--固定移动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FMC的最终架构,是网络演进的方向.在核心网络完全基于IMS融合之前,首先应在应用/业务层和终端接入层进行融合,借助统一的用户数据和统一、开放、标准的业务平台开展FMC业务,将是平滑演进到IMS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移动通信网IMS系统的特点,引出网络向IMS演进过程中电路域业务如何集中控制的问题;阐述了在IMS域为通过CS接入的用户提供业务的解决方案,并侧重分析了ICS的架构和原理,指出ICS将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业务应用决定IMS成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新的业务应用也随之不断涌现。在移动通信领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新的移动应用业务,而且将在移动业务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模式上出现前所未有的改变;在固定网络技术领域中,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实现了承载与控制分离的理念,在接入层面和控制层面/承载层面之间提出了实现接入控制功能的实体,以其软交换核心网络实现对用户和业务的控制。由于IMS和NGN同样采用基于SIP协议建立业务流程的交互,甚至NGN网络几乎可以和IMS共享核心网元,为移动网络和固定…  相似文献   

18.
IMS(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业界公认的核心控制层融合技术,在运营商推进网络融合进程中备受关注。通过对IMS规模部署中的组网结构、与其它网络的互通、业务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建议运营商在IMS的组网结构上,可以依据IMS用户规模和管理机制等因素,以大区或省为单位建设统一的IMS网络;在IMS业务平台建设上,运营商可以依据现有网络情况,灵活选择利用原有业务平台或新建IMSAS来实现业务融合,同时为固网、移动用户提供业务,同时IMS还可满足运营商多媒体业务推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现网的传统固话进行固网智能化改造后,通过SHLR实现用户逻辑号码在交换机上不受号段限制的自由放号和灵活的智能业务签约。为在IMS引入后能顺利承载现网传统固网的各种业务,制定了用户编码方案,并结合编码方案对现网业务继承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提出业务发放的数据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3G牌照正式发放之前,我们仍然需要为新一轮大规模网络建设继续做准备。3G网络和现有2G网络如何互连互通,数据用户如何在3G网络和2G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如何使系统网络方便地演进到IMS构架,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思考。一个经济有效且易于演进的网络结构,将对运营商顺利开展新一代移动业务,快速抢占发展的制高点,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