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风险的检验在乙烯分离单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离单元是乙烯装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方法,对乙烯装置分离单元中的设备和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估,分析了该单元中主要的失效模式和损伤机理.通过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的计算,确定各设备的风险等级,并根据风险结果,提出降低风险措施,制定优化检验策略,为装置的定期检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州石化加氢(二)B装置采用基于风险的检测(RBI)技术,对装置的静设备与管道使用RBI软件RB—eye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及失效概率、失效后果的评价,评估了装置的风险情况,制定了装置基于风险分析的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3.
风险评估(RBI)在加氢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分公司炼油一部加氢(二)B装置采用基于风险的检测(RBI)技术,对装置的静设备与管道使用RBI软件RB-eye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及失效概率、失效后果评价,评估了装置的风险情况,制定了装置基于风险分析的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4.
采用RBI(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对上海某石化公司三元乙丙橡胶装置的97台压力容器和61条压力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估。根据装置的损伤机理,给出了每个评估单元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列出了风险居前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单元,分析了设备高风险的原因,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结合评估结果,确定了检验策略的制定原则及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检验原则,为后期检验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常减压装置是炼油系统的龙头装置,整体安全风险较高,安全隐患较大。某石化企业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技术对其常减压装置进行隐患排查。通过腐蚀流分析、损伤机理分析、腐蚀回路划分、失效可能性计算等,识别出装置中存在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并进行在线检验检测,最后提出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风险评估在加氢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石化加氢(二)B装置采用基于风险的检测(RBI)技术,对装置的静设备与管道使用RBI软件RB—eye进行定量、定性分析以及失效概率、失效后果的评价,评估了装置的风险情况,制定了装景基于风险分析的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7.
采集某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设计、安装、运行、维护保养、历年检验及介质化验等相关信息,分析装置中设备损伤机理,识别其失效模式;并运用DNV RBI Onshore软件对该装置主工艺流程中设备进行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各设备项的风险大小并排序,提出了针对性的检验计划。通过现场针对性的检验,结果表明现场检验中发现问题与前期评估结果较为一致,有效的降低了设备的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8.
基于风险检验(RBI)在甲醇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采用RBI评估方法对甲醇装置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计算结果,对装置的静设备和管道进行了风险排序,并对中高风险设备及管道进行了分析;对甲醇装置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制定了基于RBI分析的优化的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定性和定量RBI分析相结合方法对煤制气装置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装置中的静设备和管道进行了风险排序,并对高风险设备和管道进行了原因分析。给出了主要的运行损伤模式与机理,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制定了基于RBI分析的优化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是在追求特种设备安全性与经济性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优化检验方案的方法。根据石化装置安全运行的要求,对炼化装置进行定量风险分析与评估。分析装置的工艺特点、物流特性、腐蚀性介质、设备材质及运行状况、历年检验情况等,研究设备的失效模式、失效机理及影响因素等,系统地评估装置的风险分布和损伤机理,并对装置设备的风险进行排序,对中高风险设备采用有效的监控措施,运用科技手段降低装置运行风险。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条件下,优化装置检验策略,使设备运行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1.
保障天然气净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RBI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RBI是以详细风险分析为基础的设备检验技术,应用RBI技术可以科学合理地制定并实施设备检验、检修计划,对保证天然气净化装置安全长周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RBI技术在天然气净化装置上的应用做了深入研究,并介绍了我国天然气净化工业对RBI的技术需求以及近期开展RBI评估工作的进展情况,RBI技术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风险量化的两个方面,目前国际通行的API规范体系和我国拟推出的国家标准。从检验计划制订方式、检验有效性等4个方面分析了RBI技术对天然气净化企业大修工作的指导性,提出了RBI评估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技术关键,指出了天然气净化工业在应用RBI技术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分析方法,运用ORBIT ONSHORE软件对含硫天然气处理的主要设备和管线进行了失效可能性与失效后果的分析与计算,并给出了主要的运行损伤模式与机理,提出了降低风险的措施,制定了基于RBI分析的优化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13.
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在役钻具检测、评价、维护和使用管理体系,对有效防止钻具失效而引发井下故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风险检测(RBI)的理念,提出了依据钻具失效风险实施完整性管理的方法,阐述了该管理方法的流程及主要内容,分析了钻具失效定性与定量风险评价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基于风险的钻具检测策略和建立钻具技术状态及适用性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结合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实现钻具视情状态维修与使用管理的途径.实践表明,基于风险检测的钻具完整性管理,对于准确掌握钻具技术状态、有效防止因异常状态钻具入井而引发的井下故障及保障钻具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风险的检验(Risk-Based Inspection,RBI)方法针对不同的海洋工程装备进行风险评估,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法能够为检测和监测计划提供可靠依据。二者对于评估海洋工程装备的事故风险和事故严重性后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RBI方法和KPI进行介绍,并简要分析总结二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川气东送管道典型站场风险量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气东送管道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天然气管道大动脉,如何针对不同的管线、设备失效规律和特点开展风险量化评价是实施站场完整性管理的基础和关键。针对川气东送管道典型输气站场特点,制定了由风险预评估和检测、RBI、SIL与RCM分析组成的风险量化评价流程。根据站场管道流场模拟结果确定了站场重点检测对象和位置,结合川气东送管道站场的HSE管理目标提出了合理的可接受风险准则。利用建立的风险量化评价流程和方法,对普光首站的278个设备/管道项进行了风险量化评价,合理制定的风险控制与检验计划可有效防止失效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川气东送管道站场的安全运行能力和完整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国内部分城市埋地燃气管道服役时间较长,存在着老化、腐蚀、事故频发等问题,一旦发生泄漏将会影响到公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因而急需进行埋地管道风险的检测评价工作。而在管道风险检测中对管道失效可能性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介绍了基于风险检测(RBI)的定性、半定量、定量失效可能性分析方法,并结合某城市埋地燃气管道的实例,详细说明了RBI半定量方法在埋地燃气管道失效可能性分析中的应用。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能制订经济适用的检验策略,使失效可能性分析更加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定量RBI方法对两套延迟焦化装置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比新旧两套延迟焦化装置的风险情况,发现设备材质是影响风险差异的关键因素,在工艺、原料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材质的合理选择能够显著降低设备发生失效的可能性,从而降低设备风险,复合钢板的广泛使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失效发生的可能性,还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影响两套装置的风险差异因素还包含资料完整性、管理情况、投用时间、检验有效性、设计的不合理问题及安装制造时材料的不规范代用问题等。通过风险评估,可以针对关键设备、关键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测,减少设备失效事故的发生。最后对延迟焦化装置重点腐蚀区域的设备管理及风险评估报告的使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风险的检验在福建炼化公司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基于风险的检验(RBI)的原理以及过程。通过其在中国石化福建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的应用,可以认为,基于风险的检验不仅能对管道和设备的风险进行排序,有利于管理,而且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延长检验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炼油厂连续重整装置失效机理进行深入分析,采用专业软件对该装置进行定量风险评估(RBI)分析.介绍了RBI技术的概念、软件及其评估原理和在设备隐患风险管理中的评估方法与程序.通过软件对重整装置的腐蚀机理进行定性分析,经过软件计算得到重整装置的风险矩阵图,通过风险分析结果对下次全面检验计划进行指导.并且根据全面检验整体情况与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RBI评估结果与检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0.
催化裂化装置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天津石化催化裂化装置的风险评估(RBI)结果,结合该装置全面检验的总体情况,对风险评估结果和全面检验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RBI评估结果与检验结果基本吻合,但RBI略偏保守。此评估结果能够比较准确反映出该装置的实际风险水平,并由此提出了催化裂化装置关键设备合理选材、工艺防腐及在线监测等方面的建议,可为催化裂化装置静设备的风险识别和降低装置风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