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龙羊峡重力拱坝坝体水平位移与库水位变化之间存在的“相位差”并与一般混凝土坝位移随水位同步变化的规律进行对比,【方法】首先结合水压和温度对重力拱坝变形的作用机理,对存在“相位差”的原因进行假设。将龙羊峡重力拱坝的坝体水平位移分为四阶段,分析各阶段位移增量及变形速率,随后建立大坝三维模型,通过定量分析和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对于上述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果显示,对于重力拱坝,其水位及温度对位移均有较大影响。【结论】在无温度应力作用时,坝体径向位移随水位上升而向下游变形,在无水压力作用时,坝体径向位移随温度上升而向上游变形;龙羊峡重力拱坝水平位移一年中的变形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水压和温度在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使各个阶段的变形速率不同,二者的综合作用导致了龙羊峡重力拱坝水平位移和库水位变化之间“相位差”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凤滩水电站位于沅水最大支流——酉水中下游的凤滩峡谷地段,在湖南省西部沅陵县境内。大坝为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坝,坝内式厂房,坝高112.5米,库容13.9亿立方米,装机容量4×10万千瓦。大坝系采用定圆心定半径(R=243米)布置的空腹重力拱坝。由于河谷较宽,大部分荷载由悬臂梁承担,有1/4的荷载由拱圈传至两  相似文献   

3.
《中南水力发电》2001,(1):66-69
凤滩水电站是70年代兴建的大型水利枢纽,位于沅水支流酉水下游,控制流域面积17500km^2,总库容为17.32亿m^3。大坝为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坝,按一等一级工程设计,最大坝高112.5m,坝内式厂房。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工程留下了一些隐患。电厂投产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工程全部移交以后,凤水电厂有计划地对工程隐患分期进行了治理。  相似文献   

4.
位移监控模型需要对拱坝变形性态兼具良好的解释和预测能力。水压-滞后-周期性温度-时效四因子HHST(Hydraulic,Hysteretic,Seasonal and Time)模型能够合理地解释锦屏一级拱坝的黏弹性滞后变形性态。为进一步提升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有限元计算所得拱坝黏弹性滞后位移与其因果因子之间的隐式关系,再将其融入到HHST模型中,进而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拱坝位移的组合监控模型。以锦屏一级拱坝为例,减少输入因子数的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直接以HHST模型中18个因子作为输入的单一模型;SVM对滞后水压位移分量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基于约束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模型,采用2种滞后水压分量所建组合模型对拱坝变形性态具有相近的解释能力,而采用SVM滞后水压分量建立的组合模型可有效地提高拱坝位移的预测精度,多测点均方误差(MSE)平均降低21.67%,决定系数R2整体提高0.07%。  相似文献   

5.
周钟  张敬  薛利军 《人民长江》2017,48(2):49-54
依据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边坡监测成果,采用流变计算模型,预测了左岸边坡的长期变形趋势和稳定性。分析了大坝和边坡相互作用下有限元模型边界上的位移加载方式,并进一步分析边坡长期变形下拱坝的应力和变形情况,评价了边坡长期变形对拱坝结构的影响。分析表明,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能够承受一定量值的左岸边坡变形,且承受边坡变形的安全裕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刘祖强 《人民长江》1993,24(2):33-38
在设计某重力拱坝145监测线的过程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导线法,来监测重力拱坝坝体的位移。文章介绍了该导线法的布设与观测方案;导线法的点位误差——精度分析;导线法的偶然误差在待定参数及其函数上的分布规律——主分量分析;导线法在给定误差概率下,通过统计检验所能发现各点(坝段)径向位移的下界值——灵敏度分析。用数学模型扭曲法对该导线法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进一步检验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了位移监测设计的严密性、预见性和实用性。作者试图将近代工程测量控制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变形监测网的设计,为推动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作了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7.
根据金坑拱坝近20a时间的变形监测资料,通过拱坝变形的时间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统计模型分析以及三维有限元变形仿真分析,对大坝安全性态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大坝变形性态总体正常,但右坝段的一测点时效位移有向上游位移的趋势,应加强观测,同时也为今后大坝安全运行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沙坝水电站的工程概况及大坝变形监测项目布置,对其下闸蓄水初期和运行期的变形监测资料进行整理,研究该拱坝的变形规律,并按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大坝正倒垂线的位移变形趋势进行模拟,得到位移变形的回归方程以及水压、温度和时效因子对坝体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方程与实测曲线拟合良好,复相关系数较大,残差较小;拱坝变形主要受水位变化影响;温度位移分量在坝体变形中所占比例最大,即变形量主要受温度因子分量影响;时效变化对坝体变形的影响逐渐趋于平稳;在水压、温度、时效因子的作用下,该拱坝变形正常,符合一般规律。所建立的模型能有效模拟拱坝的变形规律,为拱坝的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波市周公宅水库大坝垂线观测资料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了拱坝变形的一般规律,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水位、温度及时效因子对拱坝变形的影响。从统计模型、工程概况、测点布置、回归成果分析几个方面介绍并分析了各因子影响大坝位移的程度,得出了大坝位移主要受温度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混凝土拱坝变形滞后特性的研究,分析了温度效应对坝体位移影响规律,并引入瑞利分布函数建立了改进温度分量的拱坝变形监控统计模型。再通过引入空间坐标,考虑变形值在空间的连续性,建立了改进温度分量的拱坝时空分布模型。由于所建立的监控模型因子较多,因此应用粒子群算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参数寻优。最后将所建立的拱坝变形时空分布模型应用于某拱坝变形监控中,结果显示:影响因子的个数减少,复相关系数及剩余标准差均优于传统模型,所建立的模型较传统大坝变形监控模型精度更高、拟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实测资料和力学原理的混合模型建立了新安江大坝水平位移单测点和挠曲线监控模型,分析了该坝的变形性态.从混合模型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新安江大坝时效位移虽有增加,但增加量在逐年减小.因此,水平位移的变化规律总体上正常.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梅山水库大坝河床坝段变形规律,定量识别各因素对河床段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大坝10#和11#垛坝段的变形监测资料,建立回归统计模型进行拟合,再选取典型特征年(2021年)监测数据进行各分量的分离。结果表明:水库河床坝段其X向位移较小,Y向位移呈年度周期性变化;谐波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反映变形规律,复相关系数为0.8~0.95;河床坝段的位移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三峡大坝泄2号坝段水平位移变形性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三峡大坝关键监测部位——泄2号坝段实测坝顶水平位移较大的情况,对其在初期蓄水及运行过程中水平位移变形性态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结合统计回归模型进行了变形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泄2号坝段结构和工作性态正常,为三峡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东大坝变形性态及其异常性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水东大坝补强加固前后的水平位移监测资料,通过时空分析和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建立的确定性模型,分析了各个影响因子对坝体变形性态的影响,并对其水平位移陡增情况进行了物理成因解析。结果表明,坝体变形主要是由于补强加固中灌浆水泥产生的水泥水化热引起坝体上游部分混凝土温度升高,建议加强对坝顶水平位移的监测,以便更好地观察补强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重力坝水平位移的数学模型及其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学智  黎军锋 《红水河》2001,20(4):33-36
结合黄坛口重力坝坝顶水平位移原型观测资料,对影响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水平位移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建立了水平位移的数学统计模型,为掌握大坝变形规律、评价大坝运行性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坝滑坡体变形性态分析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大坝滑坡体变形状况,基于粘弹性理论,以考虑参数变化的时效模式建立了滑坡体的位移统计模型;同时,为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以南方某重力坝左岸滑坡体为例,建立了该滑坡体横河向位移分析模型,并与2种传统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考虑参数变化的时效模式所建立的统计模型精度较高。据此量化分析了影响滑坡体的主要因素及效应,揭示了该滑坡体的变形性态及可能失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滑动测微计,成功监测了某拱坝蓄水期及运行期坝基岩体变形规律,探测了裂隙、断层、软弱夹层分布和变形量.监测结果表明,坝基岩体在蓄水后处于受压的工作状态,岩体累积位移量比较小,坝基表面岩体变形最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岩体变形越小,总体上反映出基岩的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石兜水库大坝变形观测(沉陷及水平位移)资料分析,对石兜水库大坝库区水位、沉陷位移与平位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坝的垂直沉陷、水平位移变化量较小,大坝处于稳定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对石兜水库大坝加高扩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某坝段正垂线观测数据为基础,用回归分析法对大坝变形监测统计模型进行了研究,并就水压、时效和温度对大坝测点水平位移的影响情况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