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Cr2O3对废建筑玻璃研制的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制备微晶玻璃的工艺条件为基础,探讨cr2O3晶核剂不同添加量对利用废建筑玻璃研制的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利用XRD法和SEM 法确定不同试样的晶相与形貌;用半定量法确定各试样的晶相与玻璃相的含量,按微晶玻璃的测试标准测试各试样的体积密度、吸水率、抗折强度.实验结果:添加cr2O3;晶核剂析出的主晶相为Na2Ca3Si6O16和SiO2,Na2Ca3Si6O16晶体呈针状,SiO2晶体呈粒状;且试样中的晶相含量随着晶核剂添加量增加而增加.经分析:确定Cr2O3最佳添加量为8wt%,对应的晶相(Na2Ca3Si6O16SiO2、Na2CrO4)含量为47.21%,抗折强度为95.05Mpa.体积密度为2.336g/cm3,吸水率为O.12%.  相似文献   

2.
氟化钙晶核剂对废啤酒瓶微晶玻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废旧啤酒瓶研制微晶玻璃,探讨不同含量的CaF2晶核剂对微晶玻璃的成核、晶化及性能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添加量,从而研究解决废旧玻璃原料黏度大,难于成核和晶化的难题.用XRD和SEM表征样品的晶相及微观形貌;用Rietveld Quantification软件计算试样的晶相与玻璃相含量;按照微晶玻璃标准测试试样的抗折强度、吸水率、体积密度.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aF2试样中析出的主晶相是Na2Ca(SiO4),Na2Ca3Si6O16和NaCa2Si4O10F,析出晶体含量随着CaF2添加量增加而增加.确定6%为最佳的CaF2添加量,此时微晶玻璃析出晶相的总量为42.91%,体积密度为2.283g·cm-3,吸水率为0.179%,抗折强度为149.3Mpa.  相似文献   

3.
探讨CaF2晶核剂不同添加量对废碎建筑玻璃制微晶玻璃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用XRD和SEM及相关分析软件表征不同样品的晶相及微观形貌并测试试样的相关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添加CaF2试样中析出的主晶相是Na2Ca3Si6O16、SiO2、NaCa2FSiO4,确定4%为最佳的CaF2添加量,此时微晶玻璃析出晶相的总量为53.96%,对应的性能指标为:体积密度2.145 g·cm-3,吸水率0.371%,抗折强度93.12MPa.  相似文献   

4.
张志飞  万隆  余舜  徐化兵 《陶瓷》2004,(2):25-27
以氟金云母体系为基础玻璃,Na2SiF6为晶核剂进行了制备微晶玻璃的试验,对不同Na2SiF6加入量的试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2SiF6的加入量为7%时,微晶玻璃晶化较完全,析出致密管状的氟金云母晶体,微晶玻璃的烧结温度最高.抗折强度达到94MPa,密度达到2.57g/cm^3。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条件下对摩尔组分为 3Na2 O 12TiO2 5 7CaO 2 8P2 O5玻璃进行热处理 ,研究其热处理条件与微晶玻璃的 β Ca2 P2 O7晶相含量和生物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 :该组成玻璃经热处理后 ,可以获得含有 β Ca2 P2 O7,CaTi4(PO4) 6 ,NaTi2 (PO4) 3和TiP2 O7晶相的微晶玻璃 ,β Ca2 P2 O7为主晶相。随着成核温度提高和成核时间的延长 ,β Ca2 P2 O7晶相在微晶玻璃中含量增加。含较多 β Ca2 P2 O7晶相的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主要是由于 β Ca2 P2 O7晶相有较强的促进生物活性的能力 ,因而使微晶玻璃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其结果是改变微晶玻璃的热处理条件就改变了微晶玻璃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以包钢高炉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CaO-SiO2-MgO-Al2O3系微晶玻璃,主要通过差热分析方法,并借助于Augis-Bennett方程和Ozawa方程研究了分别添加2%Cr2O3和8%TiO2作晶核剂时基础玻璃的晶化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2%Cr2O3作晶核剂时,晶体生长指数均可实现大于3,晶化方式为整体晶化;而添加8%TiO2作晶核剂时,晶体生长指数均不可能大于3,晶化方式为表面晶化.因此,Cr2O3是高炉渣制备透辉石类微晶玻璃适宜的晶核剂成分,可单独用作晶核剂,而TiO2无法使基础玻璃整体晶化,不能单独用作晶核剂.研究结果为利用高炉渣成功研制开发透辉石类微晶玻璃在晶核剂种类选择确定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ZnO,ZnO-Fe2O3晶核剂对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在K2O-MgO-CaO-SiO2-P2O5-F系统可切削微晶玻璃中,ZnO,ZnO与Fe2O3复合晶核剂对可切削微晶玻璃显微结构的影响.制备的3种试样组分是:一份基础组分,另两份分别添加了ZnO和ZnO-Fe2O3晶核剂.试样均在1400℃下保温1h熔制.根据差热结果制定了晶化温度制度.采用XRD和SEM分析了晶化样品相组成及显微结构.同时测定了试样的性能.结果表明:ZnO可促进玻璃晶化后形成具有晶粒长径比大,相互交织的框架状显微结构,有利于提高样品的强度和韧性.在ZnO与Fe2O3复合晶核剂共同作用下,晶核形成量增多,晶粒变小,抗拉强度及硬度增加,但切削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废玻璃为原料,添加少量发泡剂和其它化工原料,并以五氧化二钒作为成核剂,采用合理的烧成工艺制度,制出了密度小、强度大的微晶泡沫玻璃产品,其主要晶相为SiO2、Al2SiO5、Na2Ca2(SiO3)3.微晶泡沫玻璃可作为轻质的承重墙体材料,具有轻质、高强、隔热、隔音等优点.该工艺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了Na2O-CaO-SiO2-MgO-Al2O3-ZnO体系,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以磷渣为主要原料的微晶玻璃,磷渣在微晶玻璃中的使用率达到67~75%,并利用XRD,SEM等确定了玻璃的最佳热处理制度,研究了Na2O对微晶玻璃析晶及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经过 750 ℃核化4 h,850 ℃晶化2 h,得到主晶相为硅灰石(CaSiO3)和菱硅钙钠石(Na2Ca2Si3O9)的微晶玻璃.玻璃中表面析晶和整体析晶同时存在,其中Na2O可促进整体析晶和菱硅钙钠石的析出.  相似文献   

10.
五氧化二磷对磷渣微晶玻璃烧结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烧结法制备了以磷渣为主要原料的徽晶玻璃,用正交实验、X射线衍射分析等研究了影响磷渣微晶玻璃烧结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磷渣微晶玻璃烧结因素的主次顺序为烧成温度、五氧化二磷(P2O5)含量、玻璃颗粒尺寸和烧成时间.在烧成温度、玻璃颗粒尺寸和烧成时间不变的情况下,P2O5含量对玻璃的烧结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当玻璃中P2O5的含量(质量分数,下同)小于1.8%,烧成温度低于1000℃时,微晶玻璃的主晶相β-CaSiO3,此时微晶玻璃表面凹凸不平.当玻璃中P2O5的含量大于3.6%,烧成温度高于1100℃,烧成时间显著增加,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Na2Ca2Si3O9,微晶玻璃表面粗糙不平.P2O5的最佳含量为1.8%~3.6%,最佳烧成温度为1000~1050℃,最佳烧成时间为60min时,可得到表面光滑平整的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