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成像系统是中子照相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利用Gd和In金属研制了胶片静态照相转换屏,采用6LiF ZnS为转换材料,增强型CCD和制冷型CCD相结合,研制了CCD在线中子成像系统.  相似文献   

2.
乔双  李俊辉  赵辰一  张天 《核技术》2021,44(7):59-66
目前中子照相图像的质量主要通过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来评估,而HVS无法作为中子成像系统优化参数的实时辅助.为了能够客观评价中子照相图像质量,以对中子成像系统参数优化提供辅助手段,采用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模型,对中子照相图像进行无参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子照相的数值模拟在中子照相技术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MCNP程序在数值模拟中子照相中的应用,给出了样品的模拟图像结果,并利用MCNP模拟分析了散射中子对中子照相成像结果的影响,对以后的中子照相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成像速度是中子CCD数字照相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根据中子数字照相的原理、光学成像的基本关系式和CCD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CCD的中子数字照相系统的成像速度理论推算方法,对SPRR-300中子数字照相系统成像速度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证明:理论计算与实验基本吻合,计算方法可信。  相似文献   

5.
美国自60年代首先将中子照相成功地用于核燃料元件的无损检验以来,中子照相技术已逐步商业化,并成立了专门的中子照相服务机构。在1986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子照相世界会议上,美国提出的多篇论文,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子照相的研究和应用。现在,服务于中子照相的设备有反应堆、加速器和锎-252等中子源和中子发生器。例如,美国  相似文献   

6.
CARR堆本体中设计有各类实验孔道(水平孔道和垂直孔道),以满足燃料元件和结构材料的辐照考验、各种放射性同位素辐照生产、单晶硅中子掺杂、中子物理实验研究、中子活化分析研究、中子散射实验、中子照相、在线同位素分离器研究等科研活动的需求。 CARR中垂直孔道共计22根,包括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清华大学研究院反应堆水平孔道上的一个中子照相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定评价了它的中子照相能力,并对火箭导爆索进行了成功的检验。  相似文献   

8.
吴洋  霍合勇  刘斌  孙勇  唐彬 《核技术》2011,(10):755-758
小型中子源中子照相技术具有便携性强,应用范围广的优点,在检测一些较大或难以移动的样品时较固定式(反应堆中子源)中子照相系统具有优势.采用MCNP软件对一小型中子源中子照相装置的热中子准直屏蔽系统进行了理论设计,确定中子慢化体由238U和聚乙烯构成,辅以石墨反射层和硼聚乙烯吸收层,经优化计算,预计成像处热注量率达104 ...  相似文献   

9.
吴洋  唐彬  孙勇  刘斌  霍合勇  尹伟 《核技术》2020,43(7):34-39
高能中子照相技术因其超强的样品透视能力而成为射线无损检测技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转换屏是中子照相装置的一种关键部件。目前耦合科学级中子数字相机系统用到的高能中子照相转换屏主要有塑料闪烁体、光纤阵列、压制荧光屏和光纤转换屏等,其性能差异很大,需进行性能测试以确定不同转换屏的应用特点或场景。本文针对传统中子照相转换屏探测效率的定义问题,在物理原理基础上对其定义进行了修正,通过实验方法对各类转换屏的高能中子探测效率、空间分辨力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结合实验系统参数对转换屏绝对效率进行了反推计算,结果表明:压制荧光屏和光纤转换屏分别具有最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探测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中子照相系统因其特定的成像结构,使得成像后的中子照相图像不可避免地存在几何不锐度。为提升中子照相图像的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ichardson–Lucy算法的中子照相图像几何不锐度修正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几何不锐度的形成原理构建点扩散函数,然后通过拉普拉斯算子和中值滤波方法去除图像中的γ白斑噪声,最后采用Richardson–Lucy算法对图像进行复原。采用线对模板样品进行测试,并与4种现有的中子照相图像几何不锐度修正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可将衡量中子照相图像几何不锐度修正效果的平均梯度、空间频率指标分别提升60.23%和29.90%,能够实现几何不锐度的修正,同时解决图像复原过程中γ白斑噪声的放大问题,为实现高分辨率的中子照相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