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能源结构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寻找、开发和利用清洁高效的新能源进行发电,将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大量的统计资料,从新能源分布状况、各种新能源发电机组数量和装机容量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在未来的多元化发展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木质生物质在能源方面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目前的能源形势,从木质生物质能的储存以及木质生物质能与化石能源产生污染的比较出发,提出了木质生物质在未来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及应用前景。介绍了木质生物质的基本组成和化学组分,木质生物质作为能源的利用途径——直接燃烧、气化、液化和碳化等,以及在其利用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引起对木质生物质的能源潜力和木质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普遍关注,从而促进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能源结构调整方面要从政策方面、管理方面以及技术方面入手,从政策配套、发展海上风电、技术创新以及开拓海外市场等,加快新能源风电的建设及利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在工程机械维修中应用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工程机械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汽油发动机检测、柴油发动机检测、振动检测、油样分析、内燃机异响检测诊断、底盘输出功率检测和底盘制动性能检测等方面介绍了检测技术在工程机械维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发电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几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当前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能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常规能源相比,新能源发电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几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推动氢内燃机的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了氢在内燃机上作为代用燃料应用的理想性和氢内燃机的燃烧特性,指出了目前氢内燃机发展中亟须解决的异常燃烧、NOx排放控制和功率恢复等瓶颈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在实践中通过软件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探索性解决.  相似文献   

8.
前言     
为了适应我国内燃机行业执行“九·五”发展规划中如何使内燃机产品从性能和制造技术方面上一个台阶,经中国内燃机学会所属的五个分会的秘书长共同商议发起决定1996年国庆节前夕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96黄山内燃机高新技术研讨暨交流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1)为提高和强化内燃机性能所采取的高新技术措施(如电控技术、节能技术、增压技术、排放净化及控制技术、新型燃烧技术、配附件及主要系统的新结构设计与匹配技术等),这些技术的采用将使内燃机或零部件系统达到或超过90年代水平。(2)为实现提高和强化内燃机所能采取高新技术措施(如新工艺及其装备、柔性加工中心、新型铸造和热处理方法及其装备、新的检测技术及其装备和计算机技术在内燃机上应用等)。  相似文献   

9.
内燃机复杂零部件计算机辅助建模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燃机零部件设计是计算机辅助建模技术应用最早也是应用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计算机辅助建模技术为设计后续环节如结构分析、工艺规程设计、加工制造、检测等提供必要的信息 ,从而有助于缩短产品设计周期和提高内燃机零部件设计的质量及可靠性 .作者综述了在内燃机零部件二维绘图和三维造型、零部件CAD系统、发动机总体CAD以及零部件设计专家系统等方面计算机辅助建模技术的应用情况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研究的课题 ,为该技术今后更为深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相似文献   

10.
缸内燃烧光电测量的可视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纤传感器对内燃机缸内燃烧进行了探测 ,并与以往常规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 ,探索了将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燃烧测量的可行性。利用光强信号可实现同步探测燃烧过程的燃烧时刻、爆震燃烧、循环稳定性、火焰传播及成分分析等多项燃烧特征。图像光纤传感器是未来普及与实现燃烧深层次研究的有效手段。燃烧可视化对燃烧过程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光纤传感器在内燃机台架上的应用方法,并已付诸实施.通过对部分传感器的实验研究,总结验证了光纤传感在台架上应用的优越性,给出了使用光纤传感测量控制的台架结构及布置分布。  相似文献   

12.
内燃机缸内流动是及其复杂的三维湍流流动,其流动具有强压缩性、强旋转和各向异性的特点。模拟和分析内燃机的燃烧和排放,需要对缸内湍流运动描述和模拟。把采用了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的三阶相关关系的一个非线性涡粘度湍流模型进行修正后应用于内燃机缸内湍流流动计算,用此模型对几种ω形凹坑燃烧室内燃机汽缸内的流动进行计算,特别考查不同结构燃烧室内各处的湍能的变化,给出了燃烧室结构对缸内湍能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凹坑结构对内燃机缸内湍能的分布和平均湍能的大小影响很大,可适当调整燃烧室结构来改变缸内湍流结构。  相似文献   

13.
内燃机数字原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数字原型系统在内燃机零部件设计中的实施步骤,根据自顶向下设计的思路确定内燃机产品结构定义和零部件间的参数传递及控制过程,采用基于特征的参数化技术研究内燃机零部件模型的参数化生成和控制方法.通过内燃机零部件设计实例,说明如何利用数字原型系统实现内燃机零部件的快速设计.该系统可以大大缩短内燃机及其零部件设计开发周期,提高企业的产品应变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4.
压缩空气 燃油混合动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了解新型的混合动力--压缩空气/燃油混合动力的节能效果,提出了混合动力的串联、并联和混联3种组成形式,并通过数学模型对混合动力的工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这种混合动力能有效地提高内燃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的转化效率以及气动发动机的输出功率,验证了压缩空气/燃油混合动力的节能效果.研究表明,在额定工况下,串联方式能够分别从内燃机排气废气和冷却循环水中吸收13.2%和6.7%的能量;并联方式能够分别从内燃机排气废气和冷却循环水中吸收26%和20%的能量;同时内燃机也可以省去冷却风扇和散热器,节能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转速对氢燃料内燃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对1台经过改装的燃氢内燃机用AVL-FIRE模拟了其燃烧过程,分析了发动机转速对其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从分析结果看出,该氢内燃机对中低转速适应性较好.分析成果可为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传统的浸没燃烧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研制增压浸没燃烧汽化装置.进行了实验系统关键设备高压浸没燃烧器的基础理论设计计算,通过数值模拟高压燃烧对理论设计计算进行辅助设计,结果二者吻合较好,为高压燃烧器在增压浸没燃烧汽化系统的应用以及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可用于指导工程设计.增压浸没燃烧汽化在浸没燃烧技术原有优点基础上可对高压排气进行二次利用,此形式的热利用装置创意新颖、高效节能、大气排放指标极低或零排放、耗材少、成本低廉,在工业污水处理、油田、化工等行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基于燃气内燃机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CCHP)运行了进行策略分析。该系统由燃气内燃机、硅胶-水吸附式制冷机,电制冷机和燃气锅炉等部分组成。根据天然气与电力能源价格情况,在满足用户变冷热电负荷需求条件下,运用混合整型(0-1)单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联供系统的优化模型[1],得到了系统的最优运行策略。该模型的目标是运行费用最低,模型采用C++与Lingo9.0软件混合编程获得优化结果[2]。  相似文献   

18.
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车用增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压技术是内燃机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燃油经济性指标的不断提升,对增压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车用增压技术,如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二级涡轮增压、复合增压、电辅助涡轮增压以及压气机技术进行了简单概述.所介绍的几种增压技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低速转矩、改善瞬态响应以及降低污染物排放,但都不可避免带来成本增加、结构复杂、控制难度大、安装空间受限等问题,没有一种标准的增压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增压方式以满足未来的排放法规需权衡上述利弊.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二级增压、电辅助增压、先进的压气机技术等的相互组合将是未来增压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proposes a novel pneumatic-fuel hybrid system,which combines a traditiona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ICE)and a pneumatic engine.One important merit of this concept is that the system can recover waste from cooling water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o optimize the working process of pneumatic engine,and thus to improve the entire efficiency of the hybrid system.Meanwhile,energy-saving effect due to lower cooling fan power can be achieved on ICE by waste heat recovery of pneumatic engine.Based on thermodynamic analysis,an experimental system is designed and established for verification.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pneumatic engine is improved when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concept of the hybrid system is applied.Then an application example on a 4-cylinder engine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using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n power of the ICE cooling system can be saved up to 50%by applying the hybrid system.Considering the appreciable improvements on the energy efficiency with only limited system modifications when the concept is applied to traditional ICE based power systems,the proposed hybrid concept has the potential to serve as an alternative technology aiming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