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影响丁苯胶乳粒径大小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乳化剂、电解质、固含量及单体加入方式,实现了一步法合成粒径200~300nm的丁苯乳胶。以该胶乳接枝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单体合成甲苯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M-338,并研究了MBS微观形态及其改性硬PVC性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专利摘要     
MBS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由丁二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制备的三元共聚物(MBS),它主要用作PVC塑料透明片的改性剂,兼有优良透明性和抗冲击性。制备方法为丁苯胶乳的合成,接枝共聚合、絮凝,后处理等过程。其特点在制备丁苯胶乳时,将丁二烯分两批加入,在胶乳粒子外面形成丁二烯层,不用加扩粒径剂,是用转化率来控制交联度和凝胶含  相似文献   

3.
曲茵  孙春福  李辉  李英超 《弹性体》2012,22(5):46-48
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适用于聚氯乙烯(PVC)改性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的种子胶乳,利用一步法工艺获得一定粒径的丁苯胶乳,研究了乳化剂加入量、加入方式,聚合温度,聚合反应时间对粒径的影响,合成了粒径在200~300nm的丁苯胶乳。  相似文献   

4.
以较大粒径和小粒径聚丁二烯(PB)胶乳为待附聚胶乳,用高分子附聚剂进行粒径放大,合成大粒径PB胶乳,再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用所得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接枝粉料掺混造粒,进而制备出高抗冲ABS树脂,获得了附聚法制备高抗冲ABS树脂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MBS)合成中加入耐候性单体取代部分丁二烯得到耐候透明MBS树脂,研究了耐候透明性MBS/PVC增韧体系的力学性能、流变行为、透明性和材料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自制的耐候透明性MBS树脂是综合性能优良的抗冲击改性剂,可用于制备耐候性PVC制品.  相似文献   

6.
丁苯胶乳凝胶含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PVC材料抗冲击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树脂)专用丁苯胶乳(SBL)合成时各种因素对其凝胶含量的影响及SBL凝胶含量对MBS树脂改性的PVC材料抗冲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少量交联剂,SBL凝胶含量就大大提高;随着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十二硫醇用量增大,SBL出现凝胶的聚合转化率明显增大;丁二烯/苯乙烯配比增大,凝胶含量增大;聚合转化率达到60%后,SBL的凝胶含量快速增大;SBL凝胶质量分数为0.92时,MBS改性的PVC材料抗冲击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MBS树脂系由甲基丙烯酸甲酯(M)、丁二烯(B)和苯乙烯(S)通过二步乳液接枝而制得的三元共聚物。MBS韧性好,与PVC相容性好,能显著提高PVC冲击强度,改善其加工性能,因此被大量用作硬质PVC的增韧改性剂。 上海高桥化工厂以丁二烯含量不同的三种丁苯  相似文献   

8.
采用丁二烯胶乳制备了橡胶核质量分数为80%的聚氯乙烯(PVC)抗冲改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物(AMB)树脂.并与传统(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在改性PVC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增加核中丁二烯的含量、适当降低交联剂的用量可使PVC/AMB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AMB增韧PVC的转矩流变性能与MBS加工性能基本相近;添加5~12份的AMB对PVC冲击性能的改善最为明显.采用喷雾干燥工艺能够得到流动性更好的规则圆球状AMB颗粒.  相似文献   

9.
通过小粒径胶乳合成工艺制备粒径100 nm左右的聚丁二烯胶乳(PBL),然后通过附聚得到部分较大粒径PBL,从而获得具有双峰粒径分布的附聚胶乳,附聚胶乳接枝后再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掺混造粒制得(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结果表明,用该附聚PBL制得的ABS树脂具有冲击强度高、熔体流动速率低和断裂伸长率高等特点,适于进行挤出成型,说明该附聚PBL适合制备板材级ABS树脂。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本体聚合方法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丁苯嵌段共聚物接枝合成MBS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种类、丁苯嵌段共聚物用量对接枝聚合反应和树脂综合性能以及对共聚物的组成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考察了MBS树脂作为增韧剂对PVC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三元复合引发剂的接枝效果最好;丁苯嵌段共聚物用量增加,接枝效率提高.MBS起到了良好的增韧作用并基本保持了PVC树脂原有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11.
MBS树脂合成技术的中试研究(Ⅰ)SBR胶乳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单体配比和SBR胶乳粒径对PVC/MBS合金抗冲性能和透光率的影响方面详细阐述了MBS接枝用SBR胶乳“粒子设计”的依据;在小试配方的基础上进行了SBR胶乳的中试试验,着重研究了SBR胶乳聚合过程和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搅拌速度等对SBR胶乳粒径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将SBR胶乳中试结果与小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确定了中试配方和工艺条件,为5000t/aMBS生产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MBS树脂合成技术的中试研究(Ⅱ)MBS胶乳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MBS接枝胶乳”粒子设计”的依据,在已有MBS胶乳合成小试技术和SBR胶乳合成中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MBS胶乳合成技术的中试研究,着重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的接枝顺序、接枝率和橡胶相含量等对PVC/MBS抗冲性能的影响,以及接枝聚合反应温度对MBS树脂接枝率的影响,并将中试试验结果与小试结果进行了对比,为5000t/aMBS生产装置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成核单体,丙烯酸丁酯(MAA)、甲基丙烯酸甲酯(BA)、丙烯酸(AA)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成壳单体的核壳结构乳液。采用马尔文纳米粒度仪等研究了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与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之间的关系,粒径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乳液粒径与温度的关系,通过透射电镜对乳液微粒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乳液的粒径随着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减小,乳液粒径在30~60℃时较为稳定,当引发剂过硫酸铵质量分数为0.55%,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分数为2%时,制得的乳液粒径在120 nm左右,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适时补皂、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粒径大、分布窄的SBR胶乳。该胶乳接枝St—MMA共聚单体合成MBS树脂。研究了SBR粒径大小度其分布、MBS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度其微观形态。实验结果表明,MBS树脂具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MBS树脂的橡胶相和树脂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MBS树脂呈现规整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5.
杨海东  祁晓雪  周超 《广州化工》2011,39(19):62-65
以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MBS树脂。恒定MBS中M/B/S的比例为30/42/28,通过采用不同的引发体系及加料方式制备不同内部结构的橡胶粒子。将MBS树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研究了橡胶粒子的内部结构对共混物透光性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共混物的形态进行了研究,MBS粒子分别具不同的包容物结构。研...  相似文献   

16.
PVC/MBS共混物的形态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在聚丁二烯乳胶粒子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制得MBS核壳接枝共聚物,并将其作为增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备PVC/MBS共混物。考察了接枝不同MMA和St含量的MBS在PVC中的分散状态及其对PVC/MBS共混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MBS壳层中MMA含量增加时,MBS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状态被改善;PVC/M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之增加,冲击强度最高时为1117.74 J/m;当MBS中接枝少量St时,PVC/MBS共混物呈现韧性断裂,冲击值最高时为1039.33 J/m;当MBS接枝大量St时,会产生内包容现象,不利于提高PVC共混物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二氧化硫凝聚MBS胶乳的新方法,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凝聚时间、颗粒粒径分布和粉体堆积密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MBS胶乳的质量浓度为80~120g/L,凝聚温度50~60℃,搅拌速度200r/min,二氧化硫体积流量25 L/min.经8 m3凝聚釜生产试验,所得样品有较好的形貌,颗粒多为圆球;堆密度0.42;粒度分布集中,40和180目之间的颗粒含量达96%.PVC/MBS合金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由于塑化时间缩短,抗冲强度和透光率也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MBS树脂改性PVC的原理及对所用丁苯胶乳特性的要求,并对该胶乳的生产技术进行分析。最后介绍了既能提高PVC冲击强度,又能保持PVC透明度MBS树脂所用丁苯胶乳开发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