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场顶板稳定性与采场顶板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明玉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7,59(1):8-11,42
大尹格庄金矿床具有矿体厚大、埋藏深、品位低、形态多变的赋存特点,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大规模、低成本开采,才能使矿山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通过对采场顶板下沉位移监测、声发射定位预报系统动态跟踪监测顶板安全等综合配套工艺,实现了采场的安全、高效、低成本开采,并在生产中取得十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孙兆亭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1989,(1)
过去龙泉煤矿在七层煤的开采中,由于对顶板来压规律认识不清,致使顶板管理工作不善,多次发生冒顶事故。为此,我们对矿压观测所得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初步掌握了矿压显现规律,并将观测的成果应用到改善顶板管理工作上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焦家金矿破碎顶板用注浆长锚索预加固,锚杆金属网联合支护,对防止顶板冒落、确保安全生产、提高矿石回收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对支护结构和支护参数及护顶效果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6.
采场顶板事故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日锋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1986,(1)
本文从枣庄矿务局顶板事故统计资料出发,分析了顶板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防止顶板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9.
10.
叶明亮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1999,(1)
应用ADINA自动动态增量非线性分析有限元程序,对白腊坪矿K13煤层采场围岩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矿井0318面的矿山压力显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场支撑顶板关键层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采场顶板的基本破坏形式和锚杆支护的力学过程,通过锚固关键层的力学模型分析、突变尖点模型分析、系统缺陷模型分析提出了采场顶板锚固关键层理论,为研究锚杆支护顶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顶板的受力分析,根据材料力学,推导出顶板在承受轴向力和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应力,以及基于挠度和弯益变形下采场顶板的可靠度极限状态方程.由于顶板进入塑性后,改变截面上的轴力.不仅要改变平均应交,而且要改变益率,因此顶板的极限承载力只能通过数值计算法求得.同样可靠度的极限方程不存在显示函数,只能通过Monte Cado等计算数值法求得可靠指标值.山西某矿的实例计算表明,由于充分考虑了顶板的塑性变形,顶板的可靠度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3.
坚硬顶板采场围岩应力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明亮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1):59-62
应用ADINA自动动态增量非线性分析有限元程序,对白腊坪矿K13煤层采场围岩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矿井0318面的矿山压力显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我局开采三叠纪须家河煤系上煤组,可采煤层有3~4层(即第五、七、八号层),煤层厚度均为0.38~0.65米,多属极薄煤层。煤层倾角5°~40°,从浅部向深部逐渐变大。伪顶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0.1~0.5米左右,极不稳定。直接顶为砂质页岩或粉砂岩,厚0.3~2.0米左右,其上为一层煤线,厚0.01~0.015米左右,很不稳定。老顶为粉砂岩或细砂岩。煤层底板多数有一层厚0.1~0.3米的炭质页岩,遇水很易变软,增加了采场顶板控制的复杂性及难度。极薄煤层采场顶板 相似文献
15.
16.
长锚索与短锚杆联合加固顶板岩层和用光面爆破技术减轻对顶板岩层的破坏作用是采埸顶板控制的新技术,实践表明它在防止顶板冒落、确保采埸持续安全生产、提高矿石回收率等方面是成功的,对采埸顶板支护系统及参数、施工工艺及机具、采埸顶板状态的监测的评价等文中均有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凤凰山铜矿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尾砂充填法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地质条件的变化,该矿下部中段地压活动日益加剧,顶板冒落频繁,对矿山的正常生产和人员、设备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长沙矿山研究院和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凤凰山 相似文献
18.
20.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在锡矿山锑矿矿岩条件下产场支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过程并对锡矿山所采用的采场支护形式进行了评价,论述了采场支护与采矿技术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