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机硅氟资讯》2008,(1):17-20
国外有机硅单体生产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和日本。近年有机硅单体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总产能由2000年的166万t/a增至2005年的240万t/a,年均增长7.6%;产量由142.4万t增至185.4万t,年均增长5.4%,2005年国外公司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2.
《氯碱工业》2005,(9):46-46
2005年是近年来国内氯碱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到8月份累计已有165.5万t/a新建、扩建的烧碱装置投产,而到年底预计还将有168.5万t/a装置投产,即全年将新增烧碱生产能力334.0万t/a。据全国氯碱工业信息中心对国内179家氯碱生产企业进行的统计,到2005年年底国内烧碱生产能力预计将达到1605.1万t/a(其中,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能力将为788.7万t/a),而这其中还未包括部分隔膜法烧碱生产厂改用扩张阳极改性隔膜电解槽后增加的产能。已经投产和预计年底前投产的新建、扩建烧碱生产装置详细情况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3.
拜耳材料科技集团正在扩大高科技塑料产品模克隆的全球生产规模,预计2005年年底产能将增至100万t/a。2004年及2005年初,为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拜耳世界级工厂的产能扩大了6万t/a;2005年底将再扩大6万t/a,目前建设工作已处于收尾阶段。届时,拜耳材料科技集团的模克隆全球产能将超过100万t/a。各生产基地的产能为,美国柏镇26万t/a,比利时安特卫普24万t/a,德国豫尔丁根33万t/a,泰国马普塔普特22万t/a。  相似文献   

4.
2005年我国较大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生产企业共有4家,总产能19.8万以(不含裂解MMA能力),产量15.8万t。吉化集团公司是国内MMA主要生产企业之一,3套装置产能合计7.8万t/a,2006年产能将扩到12.8万以。近年来外商加快了投资建设步伐,上海璐彩特国际集团9万t/aMMA装置已于2005年投产;中国(南通)三菱丽阳7万t/a装置也将于年内投产。  相似文献   

5.
《医药化工》2007,(5):42-43
20世纪90年代我国有机中间体发展受到原料制约比较严重,许多基础原料需要依赖进口,国内产能小、质次价高.近年来我国基础化工原料装置建设迅猛,许多国际水平的装置建成投产或者正在建设之中.纯苯,2000年国内生产能力约为200万t/a,2006年达到350万t/a,预计2010年将达到550万t/a左右:甲苯,2000年国内生产能力62万t/a,2005年增加到120万t/a,预计2010年达到230万t/a;混合二甲苯。2000年生产毹力约为130页t|a,2005年增加274万t/a,预计2010年将超过300万t/a;苯酚/丙酮,2000年生产能力38万t/a,2006年生产能力约为110万t/a,预计2010年将达到200万t/a;苯胺,2000年生产能力21万t/a,2006年达到87万t/a,预计2010年将达到150万t/a左右;乙酸,2000年产量为86万t,2005年增加到137万t,预计201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20万t/a;甲醇,2000年产量为198万t,2005年达到535.6万t,预计2010年产能将达到1500万t/a;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药工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据统计,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厂超过600家,制剂企业2100多家,农药类上市公司40余家。2004年我国农药生产能力已经达到94万t/a,当年产量为87万t;2005年我国农药更是在2004年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产量达到103.9万t,同比增长20.3%。2005年我国农药销售收入624.52亿元(723家企业),同比增长30.212;实现利润33.24亿元,同比增长46.50%。2005年我国出口农药42.8万t(实物量),同比增长9.4Z;创汇14亿美元,同比增长18.12。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国内投产氯碱生产能力汇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氯碱工业》2006,(1):46-46
2005年是近年来国内氯碱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累计有283.5万t/a新建、扩建的烧碱装置投产(详细情况见表1)。据全国氯碱工业信息中心对国内185家氯碱生产企业进行的统计,到2005年年底国内烧碱生产能力达到1574.6万t/a(其中,离子膜法烧碱生产能力为738.2万t/a)。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化学工程进展》报道.今后2年内巴斯夫公司将扩增亚太地区工程塑料混配料生产能力.届时巴斯夫在该地区的工程塑料混配料生产能力将超过10万t/a,2005年6月,巴斯夫已将马来西亚关丹的混配料生产能力从3万t/a扩增至约4.5万t/a。此外,巴斯夫正在上海浦东建设4.5万t/a混配料生产装置,并将于2006年底投产。  相似文献   

9.
钱伯章 《合成纤维》2006,35(11):14-14
1世界产能 近年来全球聚酯产能从2000年的3379万t,a增长到2005年的5557万t/a,年均增长率为12.9%;产量相应从2937万t增长到4128万t,年均增长率为8.1%。纤维级聚酯产能从2000年的2394万t/a增长到2005年的3494万t/a;产量相应从1936万t增长到2617万t。2000—2005年全球聚酯产能及产量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10.
《医药化工》2006,(10):40-41
2005年我国纯苯产能为320万t/a,同比增长17.22;产量为306.11万t,同比增长19.7%;进口25.5万t,同比增长近5倍;出口1.6万t,为近年来最低;表观消费330万t,同比增长27.17%.由于我国纯苯下游产品产能和需求增长迅猛,多年来纯苯供需基本衡的局面被打破,纯苯生产不能满足下游需要,将制约下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聚氯乙烯》2006,(2):22
2005年有百年油矿之称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原油838万t。比2004年:争增产原油117万t。该公司现拥有22个油田生产企业和3个炼油厂.资产总额483亿元,已建成的原油生产能力900万t/a、原油加工能力1050万t/a;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比2004年增长46%:实现税金57亿元.比2004年增长36%;实现利润79亿元。比2004年增长43%。  相似文献   

12.
《医药化工》2006,(3):48-49
近年来,我国乙烯工业快速发展,2005年产能为753万t/a,但乙烯当量消费在1900万t左右,还需要进口大量的乙烯衍生物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预计2010年我国乙烯当量消费将这到2700万t,市场缺口巨大.目前我国有乙烯企业18家,共计20套生产装置,分布在12个省份.为改变国内乙烯供需缺口较大的局面,“十一五”期间我国计划新建乙烯项目较多,总产能达到440万t/a,其中四川80万t/a乙烯项目总投资逾200亿元,尤其引人注目.该项目选址在距成都35公里的彭州市,预计2009年投产.  相似文献   

13.
全球乙烯将长期短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药化工》2006,(5):41-41
据《日本化学周刊》报道,2005年全球乙烯市场供应缺口约194万t/a,估计2006年将增至231万t/a,此后三年间乙烯市场将持续供不应求,缺口分别为45万t、197万t和116万t.2006年全球乙烯供应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大型乙烯生产装置将集中维修停产所致,在集中检修的这段时间里,2006年春秋两季全球乙烯价格很有可能猛升.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厂家超过600家,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62亿元。2004年我国农药生产能力约94万t/a(折100%,下同)产量86.96万t,可生产300外个品种,常年生产250多个品种。2004年我国农药行业销售额468.88亿万元,实现利润19.2亿元;进口农药2.8万t(实物量),金额11.86亿美万。2005年年19月,我国农药总产量达到78.2万t,同比增长15.1%,其中杀虫剂33.0万t,杀菌剂8.4万t,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聚乙烯的生产与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雪珍 《现代化工》2000,20(10):53-54
1999年世界聚乙烯的生产能力约为 5 660万t/a ,需求量约为 4 81 0万t。 90年代后期 ,企业合并成为PE工业的热点。我国PE工业发展很快 ,目前共有生产装置 34套 ,总生产能力达 2 83 2 7万t/a,1 999年表观消费量达 51 6 8万t,预计需求将以 1 0 %的年均增长率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南美PE和PP需求飞速增长为满足中南美洲不断增长的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需求,该地区每年需要增加至少1套30万t/a新PE装置,每两年增加一套30万t/a新PP装置。根据预测,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PE需求将以5·9%的年均增长率增长,从2004年的492万t增加到2012年的777万t;PP需求量将以6·2%的年均增长率增长,从2004年的242万t增加到2012年的393万t。虽然原料价格上涨和原料供应紧张令人挠头,但几乎所有PE和PP生产商都计划扩大生产能力。到2006年年底,中南美洲的18家聚烯烃生产商将年产480多万t PE和近250万t PP。预计2005年中南美…  相似文献   

17.
台塑正在进行氯碱装置的扩能改造。2005年6月,高雄23.3万t/a装置扩能13万t/a;2005年8月,麦寮装置增加26.6万t/a产能。扩产后,麦寮烧碱总产能将达到110万t/a。2005年第三季度,台塑100万t/a的二氯乙烷(EDC)装置也将扩建到140万t/a。  相似文献   

18.
1发展步伐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各类塑料管道合计产能已超过400万t/a,产量达到240万t;出口量为18.83万t.同比增长55.41%,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塑料管道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我国塑料管道产能达到1万t/a的企业约有100家,其中有20家已达到8万t/a。塑料管道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浙江、广东、福建三省产量之和已超过全国总量的1/3,由于消费市场的拉动,仍有一些企业在热点地区投资建设新装置。  相似文献   

19.
2005年3月,博禄公司完成了阿联酋阿布扎布聚乙烯(PE)扩能项目。原装置生产能力为45万t/a,博禄投资4000万美元将产能扩大至58万t/a。  相似文献   

20.
张晓君 《弹性体》2005,15(6):22-22
中国石油吉化集团公司2005年重点改扩建改造项目——1万t/a异丁烯扩产为1.5万t/a生产装置,经过近2个月的紧张施工,于2005年10月10日一次开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产品,经过运行考核,装置实现了达产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