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用氨基硅油( APDMS)改性水性环氧树脂( EP)得到疏水性的环氧树脂乳液( APDMS-EP);用 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FAS)与纳米 SiO2反应得到氟改性纳米 SiO2(F-SiO2)。采用不同比例的 F-SiO2与 APDMS-EP进行复配,室温固化制备疏水涂层,并对 F-SiO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F-SiO2用量对涂层的接触角、铅笔硬度、附着力、热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PDMS的引入使水性环氧树脂涂层的水接触角从 47.3°提高到 97.7°;加入 F-SiO2后涂层疏水性进一步提高,当加入 15%的 F-SiO2时,涂层对水和丙三醇的接触角分别为 120.3°和 104.5°,F-SiO2的加入也增强了涂层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2.
SiO2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隔热保温领域,通过疏水改性可大幅拓展其应用场景。为了使SiO2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在更高温度仍保持良好的疏水性能,采用聚硅氧烷改性硅酸盐涂料对SiO2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刷涂疏水改性,然后研究了涂层厚度对裂纹扩张的影响以及涂层在高温下疏水性能的失效机制和刷涂改性前后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当涂层厚度大约为13 μm时,所制备的涂层表面无裂纹,接触角可达(113±2)°,经450 ℃高温热处理1 800 s后接触角依然可以保持在105°左右,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涂层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超疏水涂层制备工艺繁琐等问题,以介孔SiO2纳米颗粒(MCM-41)为填料和载体,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低表面能改性剂,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为成膜物,采用喷涂法制备了超疏水涂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拉伸试验机对其表面形貌、结构、疏水性及附着力进行表征。重点考察了PDMS改性的MCM-41(MCM-41/PDMS)和树脂基体质量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M-41/PDMS质量分数为55%,可以得到涂层疏水性(接触角150°,滚动角9°)和附着力(7.33 MPa)的最佳匹配,涂层经过胶带剥离300次和磨损150周期后,水接触角仍大于150°。  相似文献   

4.
王佳  赵毅  杨臻  田昌  陈梅 《应用化工》2023,(4):1115-1120
以纳米二氧化硅颗粒、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和硅烷偶联剂KH560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超疏水SiO2@OTES自清洁涂层。在酸性催化剂及有机溶剂中,OTES、KH560将纳米颗粒表面由亲水改性为疏水。探究了纳米SiO2、OTES、KH560三种原材料含量对超疏水涂层润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掺杂3.5 g纳米SiO2,8%的OTES与2%的KH560时,涂层达到最佳疏水效果,其接触角为(154±1)°,滚动角为(3.3±0.5)°。采用SEM、FTIR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超疏水SiO2@OTES材料的表面形貌与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制备出的超疏水SiO2@OTES自清洁涂层具有良好的自清洁防污、耐低温与耐磨性能,且将涂层回收重新制得的表面仍具有超疏水性。  相似文献   

5.
余嵘  张弛  张佳翔  雷欢  段妍文  许杨 《应用化工》2023,(6):1739-1744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微纳米SiO2颗粒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微纳米SiO2颗粒添加到环氧树脂涂层,得到微纳米SiO2/环氧复合涂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TGA)对改性前后的微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成功接枝在SiO2颗粒表面。考察不同微纳米SiO2配比下复合涂层的硬度、附着力、耐酸耐碱、接触角等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涂层中微纳米SiO2颗粒添加量为5%时,涂层的硬度最佳,耐酸碱侵蚀性能最好;接触角最大,有着最佳的疏水性能。通过旋转挂片实验观察复合涂层在模拟地热水中随时间增长的腐蚀形貌,SEM结果表明,不锈钢片附着的微纳米SiO2/环氧复合涂层没有开裂、涨泡、脱落等破损现象,结垢物质基本不附着。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和极化曲线分析复合涂层的耐蚀阻垢性能,结果表明,附着复合涂层的不锈钢片在模拟地热水中浸泡30 d后,腐蚀电流密度比原片减小了2个数量级,表现出较好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VTMOS)对SiO2疏水改性,通过自组装法,将改性SiO2接枝在商业PVDF(聚偏氟乙烯)膜表面,使其表面达到超疏水。利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接触角测量仪及毛细流孔径分析仪等仪器对改性前后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接触角及孔径变化等性能参数进行表征。结果表明,VTMOS不仅对SiO2疏水改性,还通过自身的水解缩聚反应,生成了规整圆球状的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PVSQ)微粒,纳米级SiO2分布于微米级PVSQ表面,在改性膜表面构造了多层次微/纳米粗糙表面,在低表面能疏水基团乙烯基和甲氧基的共同作用下,成功实现了超疏水改性,改性膜水接触角达到159.5°,滚动角降至8.1°。以NaCl、HA和CaCl2混合溶液为进料液,对商业PVDF膜和改性膜进行了长期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实验,探究其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改性膜适用于长期DCMD实验,并表现出比商业PVDF膜更稳定的通量,截盐率始终大于99.99%,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污染性能。  相似文献   

7.
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为黏结剂,疏水SiO2和光热粒子炭黑(CB)混合制备光热超疏水涂层,其水接触角可达156°。由于涂层微纳结构的存在,使水滴在SiO2-TPU/CB表面上的结冰时间延长至2倍。并且,由于光热粒子炭黑的加入,在近红外光(808 nm)的照射下只需60 s就可使其表面温度升高至123.5℃,从而达到快速除冰效果,有望应用于防冰领域。  相似文献   

8.
采用辊式涂布的方法在纸基材料上构建超疏水表面,并对超疏水表面的牢固性、自清洁性和疏水性能进行评价。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OTS)对微米级和纳米级两种尺寸的TiO2粒子进行疏水改性处理,然后将改性后的微/纳米TiO2涂布在纸基材料表面。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后的微/纳米TiO2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对涂布纸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接触角、耐磨性和自洁净测试评价了涂层表面的超疏水性、牢固性和自清洁性。改性TiO2的FTIR分析显示在1000~1500cm-1之间出现多个C—F键的伸缩振动峰,表明POTS通过化学键与TiO2表面发生了结合。涂布纸表面的SEM分析可以看出,纸基材料表面上均匀分布了微米和纳米尺寸的TiO2颗粒,具备了类似荷叶表面微-纳结构的粗糙表面。涂层表面的水接触角为153°±1.5°,滚动角为3.5°±0.5°,水滴在涂层表面呈球形,极易滑落,涂层在水中浸泡7天后,接触角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表明纸张表面具备了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且疏水稳定性较好。涂层表面经过10次循环磨损试验后,接触角仍能达到150°,滚动角为9°,表明机械摩擦没有对涂布纸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粗糙结构造成明显的破坏,超疏水表面的牢固性较好。自洁净测试表明,涂布纸表面具有良好的自清洁和防污性能。该工艺过程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为在纸基表面构建综合性能优异的超疏水表面提供了一种新的便利途径。  相似文献   

9.
超疏水性涂料在医疗、车辆、船舶、能源开发等部门等有着广泛的应用。将自制的基于十八烷基三甲基氧基硅烷(ODTMS)修饰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和SiO2纳米颗粒共同沉积在环氧树脂涂层表面上,制备出超疏水涂层,探索了最佳的涂装工艺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测试了基于最佳工艺制备的涂层的疏水性能、耐久性能和耐蚀性能。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复合涂层表面水接触角均高于110°,达到疏水效果,且该涂层在经过摩擦试验和中性盐雾试验后,仍保持较好的疏水性能,说明涂层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陈梦涵  柯胜楠  周欣  刘润贤  刘喻波  胡军 《化工机械》2022,49(2):205-209+217
以耐磨性好的TPU为基体,掺杂CeO2粒子来构建表面微纳米结构,制备了一种TPU-CeO2超疏水涂层。对其进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TPU-CeO2复合涂层具备很好的超疏水性能,水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可达到158°和5°;TPU-CeO2复合涂层具有良好的防结垢和自清洁性能以及较好的附着性和柔韧性。  相似文献   

11.
以疏水纳米SiO_2和中性硅酮结构胶为主要原料,采用喷涂法在玻璃表面制备出透明超疏水SiO_2/硅酮胶复合涂层。采用FTIR、SEM、接触角测量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复合涂层的分子结构、微观形貌、润湿性和透光率进行表征。讨论了纳米SiO_2的添加量与涂层表面微结构、水接触角、透明性三者的关系,考察了复合涂层的耐水冲击性能和耐水稳定性能。结果表明:SiO_2/硅酮胶复合涂层表面呈连续的多孔网络状,团聚的SiO_2纳米粒子分散在作为骨架的亚微米级硅酮胶周围,构成了微纳米双尺度的复合粗糙结构。当SiO_2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涂层的水接触角达到最大为169.8°±0.7°,在380~760nm可见光范围内的平均透光率为82.9%;当硅酮胶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涂层分别经5 h水冲击以及10 d水浸泡后,水接触角仍保持在1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郑燕升  何易  青勇权  卓志昊  莫倩 《化工进展》2012,31(7):1562-1566
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超疏水涂层。用硅烷偶联剂-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SiO2溶胶粒子表面改性,将改性后的溶胶与聚四氟乙烯乳液杂化后在玻璃上涂膜形成超疏水涂层。用红外光谱、数码显微镜、扫描电镜、综合热分析对涂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能提高涂层的疏水性效果,涂层表面具有纳米/微米的粗糙结构,平均静态疏水角达到156°,滚动角6°。聚四氟乙烯低的表面能和涂层特殊的表面结构是形成超疏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徐兵兵  黄月文  王斌 《精细化工》2019,36(10):2009-2015
为了提高基体材料的防污能力,在基体表面制备了一种无氟超疏水复合涂层。首先,使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二氧化硅(SiO_2)微纳米颗粒进行疏水改性,其次,将改性后的SiO_2颗粒与有机硅烷混合,利用硅烷的水解、聚合在基体材料的表面得到一层稳定的无氟超疏水复合涂层。采用FTIR、TGA、SEM、AF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涂层的化学组成、表面微观结构和疏水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涂层表面具有微纳米尺度的粗糙结构,并具有优异的自清洁性和耐磨损性;未磨损前接触角达151°,磨损100周次后接触角进一步提高至161°。  相似文献   

14.
几种低表面能含硅(氟)涂料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月文 《化学与粘合》2006,28(3):194-197
本文制备了几种新型的含硅或氟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包括溶剂型有机硅渗透反应型涂料、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物涂料和含氟共聚物低表面能涂料,从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原理出发探讨了建材经含有机硅、氟溶剂型有机涂料的防水抗沾污能力的影响要素,研究了有机硅氟本身结构、含量、催化交联剂等对各种涂料的水接触角、吸水率、耐污染性等表面性能特别是后两者成膜共聚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含有硅氟元素的共聚物由于有机硅基团中含可交联反应的基团和有机氟基团的更低的表面能而具有较高力学强度如铅笔硬度、粘接力、耐磨性和耐洗刷性及良好的防水抗污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共前驱体制备纳米疏水SiO2溶胶,经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odecyltrimethoxysilane,DTMS)改性后,制备出SiO2粒子薄膜,用红外光谱分析SiO2粒子的化学组成,用透射电镜观察凝胶时间对SiO2粒子形貌的影响,用扫描电镜和接触角表征SiO2涂膜的表...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氟硅嵌段聚合物为成膜物质,添加纳米SiO2、颜填料和助剂,制成低表面能防污涂料。通过考察树脂、纳米SiO2及颜填料含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各自的最佳用量:树脂35%、纳米SiO210%和颜填料5%。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涂层外观光滑、平整,附着力1级,铅笔硬度HB,抗冲击性54 cm。水接触角152.25°,达到了超疏水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Stober法制备的胶体SiO2粒子与粉体SiO2粒子结合的SiO2复合粒子在玻璃基底构建粗糙表面,以三乙氧基甲基硅烷(MTES)与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聚体制备的酸性有机硅低聚物作为粘接剂,使用偶联剂KH540与氟硅烷PFDT进行改性,通过喷涂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出SiO2复合粒子/酸性有机硅低聚物复合透明超疏水涂层,然后探究SiO2复合粒子、酸性有机硅低聚物、偶联剂KH540以及氟硅烷PFDT对复合涂层的影响。研究表明:当SiO2复合粒子由粒径为110 nm的胶体SiO2粒子与粒径为50 nm的粉体SiO2粒子两种粒子组成,SiO2复合粒子溶液与酸性有机硅稀释液的混合质量比为4:1,添加偶联剂KH540与氟硅烷PFDT的质量比为混合液的1%时,复合涂层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透光率可达88%,静态接触角能达155°,在800目砂纸上磨损60 cm后仍能保持超疏水性能,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为透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提供一种简便、低成本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用带不饱和双键的硅烷偶联剂与SiO2表面的羟基反应导入双键,进而加入有机单体丙烯酸缩水甘油醚进行自由基共聚,达到了对SiO2表面的复合改性。根据改性前后SiO2表面的接触角、含水率、吸油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复合改性后SiO2的憎水性和亲油性得到改善;把改性前后的SiO2样品与环氧树脂混合固化,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现改性SiO2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了35%,弯曲强度增加了42%;同时用SEM对复合材料的断面观察发现:改性SiO2颗粒与环氧树脂问无明显的界面,其亲合性优于未改性SiO2。  相似文献   

19.
PMMA/SiO_2纳米复合膜表面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机硅处理剂对纳米SiO2进行化学修饰,得到表面官能团化的纳米SiO2,然后再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PMMA/SiO2)纳米复合膜.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水接触角仪(WCA)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有机硅处理剂官能团化的纳米SiO2能很好地分散于PMMA基体中,SiO2有富集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的趋势,加入纳米SiO2降低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自由能,提高了膜表面的水接触角.经四氢呋喃溶剂刻蚀后,膜表面的水接触角显著提高,得到憎水型PMMA/SiO2纳米复合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