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晨雪  赵建波 《新建筑》2022,(2):112-116
针对街道界面虚实关系的认知问题,将街道界面的非实体构成元素定义为“隙”,由此提出“隙”的五种基本构型及界面节奏相关概念。结合空间知觉理论与心理物理学,尝试利用波形图的描述方法,建立“频率、振幅、稳定率”等参数关系,以认知视角展开对界面节奏整体差异性的定量描述。该量化方法可有效表征不同街道空间界面节奏的最主要特点,对于准确、便捷把握界面性状与行人空间认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街道界面是形成街道空间的物质基础。现有关于街道界面的量化测度参数繁杂多样,亟需总结厘清。文章试从城市形态、空间认知、环境行为等几个研究视角对现有参数进行总结比较,发现在城市形态研究领域,界面密度、贴线率、建筑整齐度、近线率等参数各有其涵义和适用范围。随着空间认知与环境行为研究领域的进展,国内对于街道界面的研究体现出由“城本视角”到“人本视角”的转变,街道空间的品质及人的体验与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融合城市形态、环境行为、空间认知、地域气候、历史文化的多维研究框架,对街道界面展开更为全面的研究,发展更为系统的量化测度方法将是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城市空间特征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师》2018,(12)
文章基于无人驾驶通行特征、效益矩阵及其规模化前景的预测研究,探究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城市空间与城市功能的适应性变化特征,并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从街道空间形式、尺度、行人过街方式,以及交叉口、休憩空间和步行空间等方面探索无人驾驶汽车时代城市街道空间的布局,提炼机动车空间尺度向行人空间尺度转变的街道空间特点,以期为即将到来的无人驾驶汽车时代的城市空间设计与引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梳理了步行友好相关的研究 文献,其中针对街道空间微观形态的研究方 面,通行的“定形—定性”或者简单“以量化 定性质”的研究方法对于形态设计的指引力 都相对较弱。“定形—定量—定性”三定结 构分析技术则指出研究的新方法。基于此, 本文在米兰选取了5条步行友好的街道,从 人的行为心理出发,采用“形态分析—数据 测算—性质评判”三向关联的结构分析技 术,分析形态特征,发现其形态设计的机 制。最后,从街道的通行空间、停靠空间、街 道界面和空间组织四个方面讨论总结指引步 行友好的街道空间形态设计模型,以为设计 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陆  焦颖慧 《四川建筑》2010,30(1):66-68
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一直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而街道是其中一个构架性的要素。以成都武候祠大街改造工程为例,从设计定位、空间尺度、空间界面、空间节奏、景观设计几个方面来研究非步行街道作为有活力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怎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陈泳  许天 《华中建筑》2011,29(12):43-46
新城区的蔓延式扩张引发了城市空间的离散和城市品质的销值.论文首先从城市街道空间的垂直和水平两个层面探讨街道空间品质与沿街建筑界面的关系,然后着重从步行者在街道空间行进过程中的认知和体验角度分析沿街建筑底层界面对街道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机动化时代背景下人性化街道的设计策略和评估方法.最后,论文以长兴公路段管理...  相似文献   

7.
武昭凡  雷会霞 《城市规划》2022,(11):32-41+51
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正式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为各城市将儿童权利落位城市空间、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街道空间作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关注的重要空间,当前面临对基本思想认知的偏差和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基于此,本文首先将童年友好概念融入人民城市理念,以此回答指导儿童友好街道规划建设的“中国儿童友好城市理念”。其次从认识论角度深化从空间性的friendly到过程性的friendship的儿童友好街道内涵,辨析儿童-街道的交互友好关系,进一步厘清基本概念。最后提出营建儿童友好街道的“策略框架”和“规划工具”。以此作为进一步指导中国儿童友好街道规划工作开展的思想基础与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始建于德占时期的青岛历史城区道路较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历史形态,结合滨海山地的地理特性,促成了街道宜人的空间尺度和富有高差变化的界面.基于历史图像和文献史料等研究方法,重点研究在德制规划影响下的城市分区与街道“密路网”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动态对景”街道类型以及借“城市地景”形成的特色街道空间等方面的街道空间品质建构.以史为鉴,以期对当代青岛历史街道空间的品质提升实践提供思路启示.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不同街区的"城市角色"扮演着城市的特定历史与文化,是人们了解城市、认知街区、体验生活的主角。成吉思汗大街作为呼和浩特市北部发展主轴,承载着城市重要功能与文化内涵,其空间特征、景观节点、街道界面具有一定特殊性。笔者在研究街道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对成吉思汗东街角色、定位、特征和营造进行具体研究,以阐明特色街区空间认知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余璨 《中外建筑》2013,(5):30-31
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创造了城市街道空间环境,反过来,城市街道空间环境也影响着人的行为,人性化的街道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心理息息相关。本文针对街道的现实功能,通过分析人在空间环境中的行为心理特性,提出人性化街道空间环境构建框架,为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设计实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珩 《时代建筑》2005,(3):28-33
文章指出,建筑从根本上说是“想”与“造”的事情,这决定建筑师应具备双重身份:“艺术家”和“营造师”,一方是建筑理想,另一方面是营造现实。建筑师得在两个角色和两个阶段之间做出选择,找到适当的方法去实现两者平衡,而建筑实践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就在于建筑师能否在当下突破自己,却又总能找到另一种平衡的可能性。作者以在南沙的建筑实践表达了这种立场。  相似文献   

12.
张轶伟 《山西建筑》2012,(31):19-21
从中日传统建筑的构成差异出发,将这种差异概括为围合与分隔,秩序与自由,内向与外向,装饰与内涵四部分,通过对这些构成差异的研究,便于把握中日两种建筑文化的不同的空间观与建筑观。  相似文献   

13.
此文根据1999年北京UIA大会学术主题“21世纪的建筑学”,对其四个分题“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建筑与科技”、“建筑与城市”的内容,提出12点需要侧重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提出了这12点和合关系的内容,阐述了建筑与城市发展的和合观。  相似文献   

14.
陈晓  欧洋  李刚 《中外建筑》2007,(8):33-35
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赐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古老城市文明的生动见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论文以济南市为例,通过阐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济南经济发展的非矛盾关系,借鉴国内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例,运用国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前沿的理论、原则及科学的保护方法,探讨对济南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及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建筑其建筑形态当能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其室内外空间环境当能营造出文化氛围以及对公众的亲和力,其建筑功能的设计当有一个较为长 的眼光以满足广播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本文通过回顾上视大厦的设计过程,总结了对以上问题的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异地重建项目设计为例,探索了应对当代职业教育模式与建筑创作语境转变,以"集约高效、适技生态、健康活力、平实适用"为原则的当代职业技术学校设计。  相似文献   

17.
陈中月  朱俊  朱永红 《安徽建筑》2009,16(6):87-88,92
中小桥涵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分析计算关系到中小桥涵跨径及总体方案的拟定,对保障公路安全、节省公路造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公路中小桥涵水文分析计算的内容和方法,并通过介绍具体的工程实例,对公路中小桥涵水文分析计算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绿色低碳技术对于节能减碳有关键作用。通过绿色低碳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可有效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能源消费的低碳化。但目前国内缺少明确统一的绿色低碳技术评价标准和交易转化机制,不利于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本文对国内绿色技术验证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绿色低碳技术验证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公共服务“双碳”平台可为绿色低碳技术评价、转化与推广机制的赋能方向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章海斌 《华中建筑》2001,19(2):60-61
设计是一种迷人的事业,同时又极富挑战性,该文就如何科学地把握设计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设计过程可分为分解提纯和组织复合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20.
杨舢 《华中建筑》2003,21(2):23-27
受到西方先锋艺术的影响,以赫佐格和德. 默隆(H&deM)与卒姆索托(Peter. Zumthor)为代表的瑞士建筑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本体,面对材料和建造的真实,探询它们所隐含的情感意义与矛盾冲突.然而在具体的探索道路上,他们之间各有差异也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本文试图对他们的建筑艺术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