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绿豆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碱法提取绿豆皮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单因素实验来探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碱液浓度、液料比五个因素对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来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碱液浓度3.0 mol/L,液料比15:1 mL/g,温度52 ℃,在350 W超声波作用下提取148 min,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最大为66.28%±0.052%,此工艺可以有效地从绿豆皮中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2.
以刺梨为原材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刺梨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 V8.0.6软件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刺梨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微波辅助法提取IDF得率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微波功率强度>液料比>微波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刺梨IDF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强度345 W/g,提取温度:63℃,微波时间:12 min,液料比:20 m L/g,此条件下刺梨IDF得率可达80.02%,与IDF得率理论值比较,其相对误差约为0.22%,且重复性好,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4.
《广西轻工业》2016,(1):25-28
以香蕉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香蕉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以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响应值,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p H值为影响因素,根据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分析各个因素及交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6∶1、提取时间67min、提取温度83℃、p H值6.0,在此条件下香蕉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实际提取率为7.25%,与理论值7.42%相近,提取得到的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4.09g/g,膨胀率为10.31m L/g。响应面法优化香蕉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6.
以野木瓜果皮果渣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进行野木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设定液料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pH值、野木瓜粉末目数、过氧化氢体积分数为自变量,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得率为响应值,使用响应面优化微波辅助法提取野木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野木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8∶1(mL/g),过氧化氢体积分数5%,野木瓜粉末目数50目,微波功率420 W,微波时间120 s,p H 4.0。野木瓜IDF提取率可达72.72%,且重复性好,IDF的持水力为2.76 g/g,溶胀力为5.50 mL/g。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法提取野木瓜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工艺响应面模型的建立具有稳定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以火龙果皮为原料,采用酸碱结合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探讨Na OH质量分数、碱提时间、碱提温度、碱提液料比、酸提温度、酸提时间、酸提液料比七个因素对火龙果皮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和纯度的影响,并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酸碱结合法提取火龙果IDF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 OH质量分数4.3%、碱提温度46.5℃、碱提时间60 min、碱提液料比15∶1(m L/g)、酸提温度77.4℃、酸提时间1.5 h、酸提液料比15∶1(m L/g),在此工艺条件下,IDF得率30.29%,纯度达到94.78%,表明该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8.
9.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法提取枣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7,(9)
以枣渣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酸菌等复合发酵提取枣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以枣渣IDF得率为响应值,对复合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研究,并测定持水力、膨胀性及持油力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为:当复合菌种配比1∶1∶1,接种量为0.5%时,料液比为1∶19.7,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6h。此条件下IDF的得率为18.13%,与理论值18.1485%相差0.019%,表明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拟合度良好,持水力、膨胀性及持油力分别为3.03±0.15 g/g,4.51±0.04 m L/g,1.72±0.14 g/g。枣渣中IDF可作为一种优质膳食纤维同时还可用在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中。 相似文献
10.
11.
以地瓜渣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超声功率、酶解时间、超声温度、加酶量四个因素,以地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地瓜渣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地瓜渣中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0 W,酶解时间50 min,超声温度50℃,加酶量0.6%,此时IDF提取率为68.98%,与模型的预期值69.05%基本相符,表明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拟合度良好。产品为淡黄色,地瓜渣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和持油力为0.897g/g和0.574g/g。 相似文献
12.
利用莲藕加工的副产物藕渣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藕渣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最优提取条件下得到的藕渣IDF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藕渣IDF最佳提取工艺条件:NaOH浓度0.60 mol/L、碱解时间90 min、热稳定α-淀粉酶酶解时间60 min、碱性蛋白酶添加量2%,此工艺条件下藕渣IDF得率29.90%±0.06%,藕渣IDF的纯度为91.93%±1.16%,持水性(6.58±0.25) g/g,持油性(4.73±0.33) g/g,膨胀性(3.03±0.12) mL/g;同时,藕渣IDF的亮度值(L*)为38.266±0.187,红度值(a*)为3.412±0.027,黄度值(b*)值为5.268±0.042。研究表明该法所制得的藕渣IDF得率、纯度较高,理化性质较好。 相似文献
13.
以黑灵芝为原料,采用酶法和化学法联用,从黑灵芝中提取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借助响应面设计分析,考察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和碱提pH、碱提温度、碱提时间分别对黑灵芝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分别为:酶解温度98℃、酶解时间103min、料液比1∶32和碱提pH10、碱提温度48℃、碱提时间41min,在此条件下黑灵芝SDF得率为1.08%,IDF得率为88.68%。 相似文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