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5):108-113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Paenibacillus bovis BD3526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温度、时间、培养基装量与Paenibacillus bovis BD3526胞外多糖产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当麸皮质量浓度为30 g/L时,BD3526产胞外多糖的优选条件为:培养温度29.91℃、培养时间23.96 h、培养基装量59.58m L/250 m L锥形瓶,采取上述优选条件进行培养,理论预测最大胞外多糖产量为11.11 g/L。验证试验实际测得多糖平均产量为10.92 g/L,比理论预测值低1.71%。  相似文献   

2.
对Paenibacillus bovis sp.nov.BD3526作为益生菌的潜力进行了体外活性初步研究。采用模拟胃液、肠液、不同浓度的胆盐环境,测定BD3526菌株在酸性及高胆盐环境的存活率,并测试BD35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D3526可以耐受pH值为2.0、3.0、4.0的人工胃液、pH8.0的模拟肠液以及0.1%、0.2%、0.3%的胆盐环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枯草芽孢杆菌有显著的抑制能力。说明BD3526在人工消化液环境中具有良好的存活能力,不具有溶血作用;可引起敏感菌细胞渗漏,达到杀灭部分细菌,包括金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因此,该菌具备作为益生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牛类芽孢杆菌BD3526发酵乳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产量,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发酵参数进行优化。BD3526合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优选参数为:培养时间43 h、培养温度29℃、脱脂乳质量浓度为5 g/100 g(水)、三角瓶装量为50 mL/250 mL。在此条件下,BD3526发酵乳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 1 mg/mL,与理论值(14. 6 mg/mL)基本一致,比优化前(22. 4 mg/mL)降低了33%。该研究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后续分离工作提供了保障,也为其他类似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Paenibacillus spp.BD3526凝乳酶的发酵条件和凝乳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培养基、发酵时间、碳源、氮源和装液量对凝乳酶活力和活菌数的影响,并与商业化的小牛皱胃酶、重组凝乳酶、Rhizomucor miehei来源凝乳酶进行凝乳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时间、碳源、氮源和装液量对BD3526凝乳酶活力(milkclotting activity,MCA)和蛋白水解活力(proteolytic activity,PA)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选用小麦麸皮培养基进行发酵至24 h时,MCA达到最大至3 279.76±67.11 SU/m L,凝乳性能强,PA值在整个发酵期间变化不大;添加碳源或氮源会不同程度地降低MCA值;装液量为30 m L时,发酵上清液中菌体浓度最高、MCA达到6 000 SU/m L。与商业化的凝乳酶相比,BD3256凝乳酶在凝乳过程中未使凝乳块产生过度水解,也无乳清析出现象,具有应用到干酪生产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用工业酵母菌种通过多段发酵研究来自蕉糖废蜜的不同炭水化合物(大多数是多糖)对酒精生产的影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NCIM 3526和Surarurn N—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产DPP-4抑制剂发酵菌株的筛选,并对菌株进行鉴定以及发酵特性的研究。方法:采用逐级稀释法从江南传统发酵食品中,利用DPP-4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筛选具有DPP-4抑制活性的菌株,以及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对菌株进行观察、分析和序列比对,确定其种属关系。在以DPP-4抑制活性为指标下,通过与其他乳酸菌的比较、不同培养介质的选择、在脱脂乳(SKM)培养基中发酵条件的优化和发酵特性等。结果:从江南传统酸豆角汁中,在分离纯化得到11株具有乳蛋白水解能力的菌株中,经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筛选得到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BD3736。P.polymyxa BD3736以10%(W/V)脱脂乳(SKM)为培养基,厌氧培养2 d所得的发酵乳,对DPP-4抑制率为66.4%±2.9%,其抑制活性远大于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和链球菌属等。P.polymyxa BD3736在10%(W/V) SKM液体培养基中,在30℃、180 r/min培养条件下,培养12 h时活菌数达到峰值为1.05×109 CFU/mL,培养36 h时发酵体系的pH为5.58。在同等发酵条件下,P.polymyxa BD3736发酵2 d的发酵液上清,对DPP-4的抑制率为90.6%±2.6%,IC50值为(14.2±2.0) mg/mL。本研究为后续进一步开发新型、副作用低的口服降糖药物或功能性食品配料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正> 用工业酵母菌种通过多段发酵研究来自蕉糖废蜜的不同炭水化合物(大多数是多糖)对酒精生产的影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NCIM 3526和Surarurn N—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肠膜明串珠菌BD1710(L.mesenteroides BD1710,CGMCC NO.6432)以TSM为基料时,接种量、初始p H、番茄汁浓度、蔗糖浓度、发酵温度对多糖产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肠膜明串珠菌BD1710在最优条件下发酵TSM和CDM的多糖产量,并对所获得的多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肠膜明串珠菌BD1710发酵TSM产多糖的最适条件分别为接种量2.0%(体积分数)、初始p H 7.0、番茄汁浓度100%(体积分数)、蔗糖浓度15%、发酵温度28℃。在优化条件下,肠膜明串珠菌BD1710的多糖产量最高可达32.15 g/L,与在CDM中多糖的产量相当。采用乙醇沉淀的方法从BD1710发酵TSM得到的多糖碳水化合物含量为97.54%,蛋白质含量为0.72%。因此,TSM可替代CDM来应用于明串珠菌合成多糖。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2):114-119
对类芽孢杆菌BD3526产凝乳酶的发酵工艺条件优化进行研究,考察了发酵时间、摇床转速和接种量对发酵上清液中凝乳酶活力、多糖含量以及黏度的影响,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饱和度的硫酸铵对凝乳酶的提取效果。结果发现:当接种量为体积分数0.8%,摇床转速为160 r/min,发酵时间为72 h时,发酵上清液中多糖含量和黏度均降低到最低值,分别为1.33 mg/m L和8 m Pa·s,而凝乳酶活力未显著降低。选用饱和度60%的硫酸铵对凝乳酶进行提取,可有效地降低沉淀物中多糖含量,减少对后期分离纯化的影响,保证了较高的凝乳酶回收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菌种量对米发糕质构特性的影响,利用响应面法(RSM)构建了发酵工艺对米发糕质构特性影响作用的数学模型并得到多元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了方差分析,同时也对响应面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与菌种量对米发糕硬度、弹性、回复性和胶黏性影响极显著(P0.01),发酵温度对硬度和胶黏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弹性有显著影响(0.01P0.05),对回复性影响不显著(P0.1)。发酵时间与发酵温度的交互作用对硬度、回复性和胶黏性的影响不显著(P0.1),发酵时间与菌种量的交互作用则对回复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胶黏性的影响显著(0.01P0.05),发酵温度与菌种量的交互作用只对硬度和胶黏性有显著影响(0.01P0.05)。总体上发酵时间与菌种量对米发糕质构特性的影响较大,当存在交互效应时,菌种量的影响则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以健康黔北黑猪肠道黏膜内容物为原料,采用厌氧罐培养法分离出肠道细菌,结合抑菌试验筛选出其中具有强抑菌活性菌种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耐受性及抑菌物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和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等指示菌具有强抑制作用,其发酵上清液对3种指示菌的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约为44.7 mm、23.1 mm和31.8 mm;菌株发酵上清液抑菌物质耐高温,120 ℃处理30 min抑菌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胰蛋白酶处理后,上清液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减小(P<0.05),而过氧化氢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圈直径无显著变化(P>0.05),表明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和活性肽;菌株经pH 2、0.3%猪胆盐或人工胃肠液处理6 h后存活率分别为0.06%、0.61%、40.80%和25.65%,显示出良好的益生性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乳酸菌对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降低牛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本实验以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无乳链球菌ATCC14556作为指示菌,综合抑菌试验和黏附试验从8株乳杆菌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结果表明,乳杆菌KLDS1.0344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比其他乳杆菌的作用更明显,最大抑菌直径为15.4 mm,经过对16S rDNA鉴定,发现KLDS1.0344为植物乳杆菌,同时,对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表明,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细菌素类物质对抑制三种指示菌发挥主要作用,而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更强的抑菌活力。  相似文献   

13.
牛乳房炎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通过6株嗜酸乳杆菌对4株导致牛乳房炎的致病菌进行细菌素、H2O2等各种因素的抑菌实验,阐述了各个乳酸菌的抑菌能力以及影响其抑菌能力的主要抑菌物质,结果发现:6株乳酸菌普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其中嗜酸乳杆菌NCFM(H7)上清液对4株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好,KLDSAD3(H6)细菌素对无乳链球菌抑制效果最好,KLDSL6(H3)细菌素对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抑菌能力最强,且其H2O2对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强,KLDSAD2(H5)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其中L6(H3)抑菌活性物质耐热能力较强,AD2(H5)抑菌活性物质热敏性很强,而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更强的抑菌活力。   相似文献   

14.
以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研究对象,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通过琼脂扩散法首先分析植物乳酸杆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的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然后再观察不同培养温度、葡萄糖浓度、pH和培养时间对植物乳杆菌发酵上清液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在35℃,8%葡萄糖,pH为9时,发酵上清液抑菌效果较好。经过正交优化实验得出最佳条件组合为:培养温度35℃,培养基pH7,葡萄糖浓度8%,培养时间36h,抑菌圈直径为(1.451±0.016)cm。研究还发现,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平板稀释和CO2厌氧培养技术,从多种发酵食品中分离出158株乳酸菌。通过牛津杯双层平板扩散试验,筛选出1株有明显抑菌活性的乳酸菌R-6,经初步鉴定为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sp.)。R-6发酵上清液用NaOH调节pH5.5,对指示菌Escherichi coli.仍有明显抑菌活性,过氧化氢酶作用后其抑菌效果基本不变,因此可以排除乳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R-6培养液经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明显降低,且超过100℃热处理其抑菌活性迅速丧失,证实所产抑菌物质确系多肽类细菌素。该细菌素在酸性条件下活性较强,对革兰氏阴性菌(E.coli)抑菌作用较强,对革兰氏阳性菌(Bacillus subtilis和Staphlococcus aureus)也有明显抑制,显示出一定的抗菌广谱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分析其抑菌的物质基础,利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分析了19株从牧区风干肉制品中分离得到的肉源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同时从中分别选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能力有显著差异的乳酸菌各3株,对其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基础和抑菌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株乳酸菌中菌株F1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5.07±0.55) mm,而F11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完全没有抑制效果,菌株F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4.47±0.38) mm,而F6、F2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完全没有抑制效果;抑菌的物质基础分析表明,酸性环境在抑菌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细菌素与过氧化氢发挥协同作用;对其发酵上清液进行不同pH以及不同温度处理后发现,其抑菌活性在pH<5.0时随pH的降低而显著增强(P<0.05),当pH分别升高至5.0、6.0、7.0时试验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均不具有抑菌能力,F18发酵上清液分别在60、80、100、121 ℃热处理一定时间后其抑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仍然无明显差异(P>0.05),F11发酵上清液在100 ℃热处理30 min后抑菌能力显著减弱(P<0.05),其余实验菌株发酵上清液温度达到60 ℃以上,抑菌能力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显著(P<0.05)下降。本研究发现了乳酸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具有特异性,抑菌物质主要是酸性物质,其次是细菌素和过氧化氢;抑菌能力受pH和温度影响,同时具有特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优质菌种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有机酸组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食品的18 株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主要有机酸成分及对病原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采用Spot-on-lawn及琼脂扩散法研究不同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和产量;选取其中3 株植物乳杆菌对其进行包括生长曲线、pH值、抑菌活性在内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抑菌活性取决于不同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病原菌及发酵碳源。当大肠杆菌O157:H7作为病原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YmL-4-5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当沙门氏菌ATCC 6538作为病原菌、果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S5抑菌作用最强。数据证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受上清液低pH值的影响,且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是乳酸(930.9~3 008.7 μg/mL),其次为苹果酸和乙酸。其中乳酸和乙酸的产量与其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0.488,P<0.05)。本研究为研发新的生物防腐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轮枝镰孢菌JF-5-1(Fusarium verticillium)为指示菌,对实验室保存的132株乳酸菌进行抑菌筛查,并对该菌株产生的抑霉菌物质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7株乳酸菌展现了良好的抑制轮枝镰孢菌特性,对轮枝镰孢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为91号菌株,经过16S rDNA鉴定其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菌株上清液对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不敏感,且热稳定性较好,热处理并未改变抑菌性。当pH=5时,抑菌率急速下降为25.0%,当pH大于等于5.5时,91号菌株抑菌活性全部丧失。故初步推测该抑菌物质可能为有机酸,其最小抑菌浓度为8.0 mg/mL。本研究筛选出来的乳酸菌应用在玉米等粮食防霉中,其可抑制轮枝镰孢菌对粮食的侵染且绿色安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研究苹果原花青素和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采用试管液体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抑菌实验测定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和质量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并通过测定培养基pH值的变化,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原花青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苹果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4.00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75、2.00mg/mL;苹果原花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4.00、9.00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00、6.50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大于1.00mg/mL对变形链球菌的产酸能力有显著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