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佳 《上海城市规划》2020,2(2):104-108
乡村规划管理是乡村建设与治理的龙头。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总结统筹城乡实践和"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探索建立了乡村规划师制度。作为深化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它对成都乡村规划水平的持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乡村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形势下,成都将继续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从定位与职责、管理与运行、实施成效等方面简要介绍成都市的乡村规划师制度,总结实践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道路是沟通乡村旅游各景点的重要联系纽带,同时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体现,对乡村旅游道路沿线景观风貌的规划控制研究非常有必要.文章拟以庐江县汤池镇汤果路沿线景观风貌规划为例,研究乡村旅游道路沿线景观空间特性、规划方法以及控制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布局对发展小城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高速公路发展乡镇产业已经成为小城镇发展的一种基本模式,高速公路在城市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不仅成为引导区域产业布局的主要通道,成为区域城市化的主要空间轴线,高速公路沿线及周边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迅速加快,缩小了城乡差别。在发达地区高速公路沿线几乎已没有空地,分不出城镇和乡村,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由小城镇连成一片。而在高速公路沿线主要集中了区域主要的产业布局,使高速公路不仅成为区域交通联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的发展可以使沿线土地增值,引导土地再次开发,因而市域铁路的建设应与沿线土地保持良性互动。文章阐述了轨道交通站点圈层辐射效应及廊道效应,分析了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土地功能的关系。借鉴国外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经验,对成都市域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在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中有机结合,提升开发价值,体现轨道交通综合开发的公益性,促进城市的发展与提升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胡丹  陈建 《四川建筑》2013,(5):71-73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速度的加快,成都周边道路沿线建设了大批民居建筑.大部分建筑采用了最为简单易行但缺乏建筑美感的建筑形式,影响了道路和当地形象,特别是成都周边,这个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文章以研究四川民居建筑特色为基础,以大邑到西岭一段道路沿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结合改造的实践,总结经验,探寻今后进行道路沿线民居建筑的风貌改造的方式.对创造更舒适宜人的道路景观和城乡环境,旅游开发的进一步深入,保护珍贵的建筑文化历史资源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环洱海沿线交通等基础条件的不断改善,云南省大理市环湖沿线村镇以酒店客栈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出现了井喷式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带来洱海污染严重、资源过度开发、发展一拥而上、违规建房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以云南大理环洱海沿线村镇为例,针对大理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其主要做法和经验,并进一步提出乡村旅游产业现存问题和规划提升策略,以期为其他乡村地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方可 《建筑知识》2014,(5):52-52
论文以神农架机场路沿线地区的规划为例,通过对神农架机场路沿线地区资源特色的分析,并引入生态学规划理念,对山地城市的空间组织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山地城镇在空间规划、景观规划、交通组织开发等方面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交通干道沿线乡村风貌问题为导向,从空间格局、建筑风貌、周边环境和地域文化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车溪村为例,提出通过正面清单引导、负面清单限制的规划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16,(3)
在国家步入新常态发展轨道和城乡统筹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美丽乡村"规划为代表的乡村地区复兴工程正得到广泛认可与迅速推广。但我国乡村地区规划因为法理基础薄弱、规划编制技术不成熟及部门多头管理等因素,其实施面临诸多困难,急需在实践层面构筑全新策略以促成乡村地区资源统筹、价值提升和有效管理。本文基于乡村地区再生理念,以南京美丽乡村高淳示范区规划为例,系统论述与展示了一种复合战略规划、整合规划与行动规划的乡村地区综合性规划编制框架,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使乡村地区形成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本文基于政策和法规分析了各国乡村地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边界划分依据和农用地管理体系。通过对不同国家乡村地区的政策、规划体系、法律体系的梳理,明确用途边界中城乡关系划分的依据、乡村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而分析农用地流转和开发许可的管理方式及侧重点。首先,相关的法规政策是合理发展国土空间的保障,各国在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政策。其次,规划是由国家和地方分级制定的,有不同的规划目标,如在国家层面,规划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制定全球化农业市场发展战略、保护国内农业等;在地方层面,政府根据农业战略规划确立乡村整治项目的实施方针,并进行开发整治。最后,在城乡用途边界管理中,既有城乡一体的政策,也有严格区分城乡边界的法规,如欧美国家追求城乡一体化,东亚国家严格制定城市、乡村、生态边界的规划。总的来说,东亚国家与欧美国家有着不同的城乡规划理念与用途边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乡村地区作为城乡规划管理较为薄弱的区域,在规划编制方法、规划落地实施等方面往往聚焦于单个村庄的编制,缺乏从区域层面审视乡村地区发展的实践探索,尤其是缺少统筹协调生态保护、土地利用等各要素的多规合一型规划,使得规划的指导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不足。浙江省杭州市从城乡融合、区域统筹的视角出发,编制面向区域层面与操作层面的郊野单元规划,在空间范围上实现了开发边界外乡村地区全覆盖,在规划类型上具有多类型、多层级特征,存量规划、实施性规划特色显著。不仅丰富了传统的村庄规划体系,在规划内容方面更是体现了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的要求,尤其是促进了规划实施与规划编审程序深入对接,推动了城乡要素深度融合、城乡空间全域管控,是对乡村振兴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模式与技术方法的成功探索,对于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为乡村振兴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在集体土地入市政策的驱动下,我国逐渐涌现出一批不同于传统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新型城乡融合地区.文章通过梳理全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的项目实践,总结出该类型城乡融合地区具有区位融合、规模优势、功能复合、带动力强四大空间特征.同时,结合该地区的特征与需求,以浏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区的规划实践为例,构建上下结合谋共识、资源整合定空间、有机融合促创新、需求契合聚人气、综合治理强示范的新型城乡融合地区规划路径,从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创新系统、风貌形象和综合治理等方面探讨了集体土地入市驱动地区的规划设计策略,探索适应新型城乡融合地区的规划编制管理与实施机制创新,以期为新时期我国的乡村振兴实践和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规划师》2018,(10)
随着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乡村规划作为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工具,在破除乡村发展在土地影响下的路径依赖、引导城乡关系转型等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文章剖析了广州不同时期的乡村规划实践及其局限性,提出城乡关系转型时期的乡村规划应对策略,认为应从城乡治理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特色保护与活化和城乡空间重塑等方面着手,通过规划管理和政策引导激活乡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与规划体系转型——基于乡村视角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缩小城乡差距、化解城乡矛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城镇化转型的战略任务,城市规划学科也迫切需要拓展对乡村地区发展和乡村规划的研究。从乡村发展角度,分析乡村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提出保护乡村地区活力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政策取向;围绕现行规划体系转型和乡村规划的地位,提出需要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和乡村地区规划整体内容的区域规划,实现规划体系由城镇规划向区城规划、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的多级体系的转变,并进一步讨论乡村规划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以及规划研究、规划实践及规划教育等方面亟待拓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相互脱节、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用地功能、环境缺乏协调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工作,推进轨道交通与沿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走廊以解决乡村地区资源分散的现实问题为目标,通过整合沿线资源、强化对腹地的带动引领作用,实现走廊沿线地区的乡村振兴.本文以成都龙门山前"蜀山乡韵"乡村走廊为例,探索乡村走廊空间振兴发展模式,研究廊道空间模型重构方法,通过识别乡村发展潜力极核,串联纵向发展轴带,形成辐射带动面域,构建"极核—轴带—辐射面"的空间格局,从产业、生态、文化、配套、土地五个方面制定振兴路径,引导乡村地区以线带面、连片策动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已经迈入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乡村规划的地位及作用。文章对我国乡村地区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认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应定位为城镇体系规划中乡村地区规划与实施的深化和补充,提出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应呈现出"城乡融合、多规合一、绿色生态、民族特色"的基本特点,落实"调研分析、策略规划、空间响应、行动计划、实施保障"等技术环节,关注"城乡一体化、村庄布局、体系支撑、风貌管控、规划实施"等重点内容,努力构建"城乡优势互补,城乡融合"的新格局。文章最后结合贵州省惠水县村寨体系规划,阐述其"规划编制、规划引导、重点村寨示范"的具体做法,以期对我国乡村地区的永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8.
政策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就乡村建设规划许可提出实施意见,明确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原则,实施的范围和内容,申请的主体和程序等内容。实施意见指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要依据强化管理、高效便民、因地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当前,越来越多的乡村正在通过乡村旅游业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得如火如荼,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等一系列同质化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以浙江省浦江县通济湖环湖沿线村庄规划设计为例,从村庄的发展定位、交通规划和旅游基础服务设施规划三个方面,探究在协同发展理念下多个相关村庄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协同发展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以柳州的市情为基础,根据《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在地块潜力分析、交通衔接模式、用地布局方式、地块建设强度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柳州市轨道1,2号线沿线用地调整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