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依据2002—2012年黄河凌汛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实践,阐述了充分利用不同时期在轨运行卫星特点,采用多星多源数据组合动态监测黄河凌汛进程的内容、方法、主要技术和实施成果。结果表明:①多星多源数据组合可充分利用不同时期在轨运行卫星的数据特点,实现对黄河凌汛的日宏观动态监测、重点时段的精细监测和灾害突发时的准实时监测,能有效监测黄河凌汛发展进程,为防凌决策提供依据;②HJ-1A/B星、中国遥感卫星(3号、5号)CBERS-01/02等国产高分辨率卫星能有效进行黄河冰凌灾害的精细监测,特别是CBERS-02B具有侧摆编程快速获取数据功能,是进行突发灾害应急监测的理想数据源。  相似文献   

2.
应用多星多源数据组合动态监测黄河凌汛进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2002-2012年黄河凌汛灾害遥感动态监测实践,阐述了充分利用不同时期在轨运行卫星特点,采用多星多源数据组合动态监测黄河凌汛进程的内容、方法、主要技术和实施成果.结果表明:①多星多源数据组合可充分利用不同时期在轨运行卫星的数据特点,实现对黄河凌汛的日宏观动态监测、重点时段的精细监测和灾害突发时的准实时监测,能有效监测黄河凌汛发展进程,为防凌决策提供依据;②HJ-1A/B星、中国遥感卫星(3号、5号)CBERS-01/02等国产高分辨率卫星能有效进行黄河冰凌灾害的精细监测,特别是CBERS-02B具有侧摆编程快速获取数据功能,是进行突发灾害应急监测的理想数据源.  相似文献   

3.
根据CBERS-02B星具有的较高空间和光谱分辨率以及对水库水体的良好识别能力,与GPS相结合,研究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水库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利用CBERS-02B的快速监测功能,可为水库面积计算、生态环境评价等应用决策提供帮助。而且,对江河污染、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工作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8年3月21日、3月24日、3月27日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CCD数据,对2008年3月20日黄河内蒙古杭锦旗奎素段出现的凌汛溃堤险情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CBERS-02B星遥感数据在监测凌汛溃堤口门位置、溃堤洪水演进及淹没范围、蓄滞洪区蓄水情况以及评估灾情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黄河奎素段河势与堤防关系不相适应,上游来流方向与大堤夹角过大,在高水位情况下,水流直冲大堤,是造成此次溃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应用国产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 CCD?相机遥感影像数据对黄河?2009—2010?年度凌汛进行重点时间段和区域的监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监测结果进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环境减灾卫星数据在凌汛监测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资源一号 02C( ZY-1 02C) 、高分( GF) 系列等国产高分辨遥感卫星的陆续发射极大地丰富了高分遥感应用的数据源,已广泛地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为掌握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其库区土地利用/覆盖产生的影响,利用2013 年的资源一号 02C( ZY-1 02C) 卫星和 2015 年的高分一号( GF-1) 卫星两种影像对库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对两幅高分影像进行正射校正、配准、几何精纠正等预处理,在分析卫星传感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线性回归波段拟合方法进行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融合。最后,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两期影像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和地类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可实现对库区高分影像土地利用信息的精确提取,总体分类精度达到 87. 9%,Kappa 系数为 0. 836,完全满足遥感应用的精度要求。2013—2015 年间峡江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有: ( 1) 水体和建设用地有明显增加,分别增加 25. 64 km2和 13. 29 km2,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较多,分别减少 19. 42 km2、14. 51 km2; ( 2) 地类变化的主导方向是耕地、其他用地向水体转变及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这主要源于工程蓄水、移民安置及城市扩展等。  相似文献   

7.
资源一号02C(ZY-1 02C)、高分(GF)系列等国产高分辨遥感卫星的陆续发射极大地丰富了高分遥感应用的数据源,已广泛地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研究中。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为掌握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对其库区土地利用/覆盖产生的影响,利用2013年的资源一号02C(ZY-1 02C)卫星和2015年的高分一号(GF-1)卫星两种影像对库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对两幅高分影像进行正射校正、配准、几何精纠正等预处理,在分析卫星传感器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线性回归波段拟合方法进行多光谱与全色影像融合。最后,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两期影像进行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和地类变化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可实现对库区高分影像土地利用信息的精确提取,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7.9%,Kappa系数为0.836,完全满足遥感应用的精度要求。2013—2015年间峡江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有:(1)水体和建设用地有明显增加,分别增加25.64 km~2和13.29 km~2,耕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较多,分别减少19.42 km~2、14.51 km~2;(2)地类变化的主导方向是耕地、其他用地向水体转变及耕地、林地向建设用地转化,这主要源于工程蓄水、移民安置及城市扩展等。  相似文献   

8.
黄河下游洪水卫星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黄河下游洪水遥感监测原理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下游洪水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监测与评估内容包括:洪水监测、河势监测、行洪障碍物监测、下垫面调查、灾情评估等.以2003年黄河下游兰东滩、蔡集工程洪水遥感监测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卫星遥感监测能够在黄河下游洪水淹没范围、河势演变、灾情评估、工程安全预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遥感监测黄河凌情的技术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冰对太阳光照有特殊的反射率及其自身与周围环境具有不同的发射率的特点,人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来监测黄河凌情。同时,为了实现监测目标,使监测数据的获取在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实现优势互补,加强目标的可判别性与监测区域的可重复性,黄河凌情遥感监测的数据源采用“四颗卫星三种数据”的监测模式,数据的获取采用MODIS、ETM、TM、CBERS和RADARSAT数据的组合模式。2002~2003年度和2003~2004年度遥感监测黄河凌情的实践表明:利用遥感技术监测黄河凌情,为黄河防凌工作提供了一种获取信息的先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防凌工作的需要,提出的技术和方法用于生产实际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2004~2008年亚行贷款黄河防洪工程实施期间,共布设测点667个,对施工区域环境状况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监测对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生产废水、大气、环境噪声等.结果表明:①堤防加固、险工改建、控导工程、滩区安全建设、东平湖治理等5类防洪工程的实施均未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只是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局部扬尘和噪声污染;②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实施未对开封湿地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河宁蒙河段凌汛灾害特点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宁蒙河段多年来,凌汛灾害防御措施及其效果加以分析总结,供具有凌汛特点的流域河流制定防凌措施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于黄河多泥沙的特性和特殊的自然条件,黄河下游河道在历史上决口频繁。人民治黄50年来,黄河下游的防洪减灾措施确保了黄淮海太平原的安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采用“实际发生年法”对黄河下游防洪减灾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民治黄以来,黄河下游防洪工程减免大堤决口、减少滩地淹没、减少凌汛决口及河道淤积所取得的直接经济效益分析另3400.1、65.8、120.0、45.0亿元,由于黄河问题的复杂  相似文献   

13.
黄河防凌工作50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黄河冰凌洪水突发性强、涨势猛、持续时间长,产生的灾害有时更甚于暴雨洪水。人民治黄以来,经过50年的努力,初步建成了黄河防凌体系.以干流水库、堤防、分凌工程组成的工程体系,是防凌体系的主体;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人民防凌队伍、冰情测报预报和防凌调度系统、分凌区管理等,是防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来,对黄河冰凌运行规律、水库防凌调度及防凌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为做好黄河防凌工作奠定了基础.今后,小浪底等干流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为黄河的防凌安全提供更大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滩区洪水风险分析及减灾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滩区洪水漫滩灾害频发,作为防洪非工程措施的洪水风险分析对于指导黄河下游滩区实施防洪减灾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黄河下游滩区呈现“二级悬河”的不利局面及下游洪水泥沙含量大的特点,采用基于GIS的黄河下游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分量级计算相关洪水风险信息。根据洪水风险分析结果,制定滩区居民迁安救护方案,编制了不同量级洪水淹没下的滩区洪水风险图,增强滩区居民风险意识及应急避险撤退能力。提出了相关减灾应对措施,有着显著的防洪减灾效益。  相似文献   

15.
1996的漏期黄河,渭河下游出现了中常洪水,花园口和华县的洪峰流量分别为7600,3450m^3/s,均出现历史最高水位,造成严重的灾害。通过现场查勘和初步分析,认为中常洪水出现历史最高水位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连续枯水,造成河槽严重淤积,过洪能力大大降低所致,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上游水库对宁夏河段防洪防凌及灌溉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广兴  罗义贤 《人民黄河》1998,20(6):4-6,12
黄河上游已建水库特别是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3座水库,对宁夏河段的防洪防凌、灌溉有着重要影响。建库后,龙羊峡、刘家峡两水库拦蓄洪水、削减洪峰作用显著;凌期平均封河日期推迟、平均开河日期提前、封冻天数缩短,冰情、冰害有所减轻且主要发生在库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宁夏引黄灌区春灌缺水的局面。针对建库后河道冲淤及河势的变化,需加强河道整治和上游水库的调节运用,使水库更好地发挥兴利除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黄河泥沙加固下游大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多泥沙河流,善淤、善决、善徒给沿河人民带来对过深重灾难,防洪问题一直是国家的心腹之患。泥沙问题是黄河防洪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总结固大堤经验的基础,进行挖河疏浚,淤筑“相对地下河”,已作为黄河治理的一项重大决策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的防洪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下游是世界名的悬河,历史上决口频繁,灾害严重,今后下游河床仍将抬高,黄河洪水灾害仍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防洪建设意义重大。人民治黄以来防洪方略不断发展,完善,由宽河固堤“发展到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初步建成由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分滞洪工程以及中游干支流水库组成的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的黄河凌汛灾害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中国水利》2007,(3):43-46
历史上黄河凌汛灾害严重,特别是清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至1955年的100年中,发生凌汛决溢的年份达29年,决口近百处,平均三年半就有1年发生凌汛灾害。山东为黄河凌汛灾害的重灾区。新中国成立后.分别于1951年和1955年凌汛期在山东利津发生漏洞决口;1951年在内蒙古河套河段浸溢决口达60余处:2001年又在宁蒙河段乌兰木头发生民堤溃决。凌汛灾害的产生,主要受河道形态、气温和河床流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