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安全理论的学习可得知,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由三个原因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可是根据我国的安全事故统计研究结果表明,85%的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而在对这些人为造成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时不难发现,其中很多都与“三违”现象有关。所谓“三违”是指企业职工、管理人员在生产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因此分析和杜绝“三违”现象,在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轨迹交叉理论指出当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间以及同一时空交叉时,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其中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规律显示,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8﹪以上。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有计划性、非惩罚性的观察、沟通和干预,强化安全的行为和纠正不安全行为,总结、分析全员不安全行为的变化趋势,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能够很大程度上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生产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机械设备的不安全因素等原因造成的。为防范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在处理事故中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于事故处理,国家早在1975年就提出了“三不放过”原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事故的发生逐年上升,特别是煤矿企业,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和建筑三大高危行业,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系统安全理论指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危险源(Hazard)就是可能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坏或环境污染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所以事故的发生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为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就必须遵循安全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超前措施,以生产技术为依托,不断完善制度,实施安全预防管理。而“5S”正是指导这种安全预防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一种新兴思想。源于日本的“5S”管理思想,对日本企业界的贡献是举世公认的,日本能够取得现在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大多数企业把“5S”作为一种企业文化,并积极推进和努力实施的结果。在我国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中,大力倡导、推进和实施“5S”管理,对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必将具有长久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违”是事故的直接原因,据统计,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90%是由于“三违”行为所造成的。杜邦等公司的研究也表明,安全生产事故80%~90%都是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不是安全条件环境导致的。安全行为的百分比和发生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反比关系,安全行为比率越低,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就越高。尤其是危化品行业,所接触的危险化学品固有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特性,从事危化品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某化工企业近几年所发生事故的统计、分析。80%以上事故的原因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这些不安全行为具体表现为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习惯性违章等,那么,这些不安全行为为什么一再发生而不能有效杜绝呢?  相似文献   

7.
安全管理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特别是在现有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水平情况下必须坚持把对人的管理作为新的着力点,安全工作要按照“工作讲程序、作业讲标准、行动讲纪律、落实讲考核”的要求进行。事故往往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监督管理不到位等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对于石油生产这类高危行业,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则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减少和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安全就是要没有事故,因此就要想办法消除人、物、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对此,下面就如何建立油气转输站现场安全管理方法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的思想意识、心理素质、情绪态度和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正是这个“可塑性”,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然而,统计资料表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70%~80%。这似乎成为一个悖论,一方面,安全教育被认为可以重塑人的意识、态度与行为,另一方面,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事故是如此之多。  相似文献   

9.
镡志伟 《广东化工》2013,(20):16-17,19
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控制不安全行为,提高员工素质,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文章介绍了行为安全管理(BBS)方法,行为观察方法,ABC行为分析方法,行为纠正等具体实施程序,并应用到机械加工车间的安全管理中。通过对机械加工车间员工为期一个月的行为观察,采集统计数据分析发现,行为安全管理方法在纠正员工不安全行为,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明显效果,对预防和较少事故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事故的发生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伤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企业工伤事故产生的原因有70%左右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如何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安全培训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防止“三违”行为,不断降低事故总量,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举措。但有些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不严肃、不认真。有的学员上课时玩手机,还有的耷拉着脑袋打瞌睡。安全考试中,抄袭现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习惯性违章,是指生产工作中习以为常、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的行为。这些行为,由师传徒,由甲及乙,“侥幸”变“经验”,其特有的隐蔽性使人们忽视了它的危害性。据资料显示,近年来所发生的事故,有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违制,其中,84%的事故又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再次表明:习惯性违章已成为事故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重视不安全行为管理的意义,分析了事故特性与不安全行为的因果联系及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后,在人员的不安全管理及现场作业安全管控中收效显著,达到了既定的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化工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属于典型的责任事故,在责任事故中受害的主体90%以上又是安全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的从业人员。事实告诉我们,在化工企业中让从业人员熟悉有关的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是当前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真正取得切实有效的安全培训效果是杜绝各种各样不安全行为(包括管理者的违章指挥)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对促进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创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油田作业流动性大、危险度高,即使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好细致的工作,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石油作业安全涉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上的缺陷四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事故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因此,研究油田作业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石油通过长期推行HSE管理,安全管理意识和水平有长足提高,安全生产的认识已从“事后处理”发展到“查找隐患,事前控制”的主动控制阶段。安全思想和理念的转变,也促使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由经验型向科学综合型的转化,变“事故处理、事后问责”为“本质安全、超前预防”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隐患的发现、控制和治理,尤其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在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上,虽然各级政府和部门时常下文件、出狠招,但各类事故依然频发。这是因为事故是在动态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失之于细节,事故失之于人的误操作。所有事故都是管理问题,纵观各类安全事故的诱因主要有四点,即人的不安全行为(错误行为、违纪违章、身体缺陷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机械、设备、器具本身缺陷)、环境的不利因素(安全防护欠缺、防护不严、交通不畅等)、管理缺陷(制度松散、管理指挥失误等)。  相似文献   

18.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目标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的绩效也离不开安全。“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是构成安全隐患的两大组成部分,在企业基于目标管理的“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考核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导地位,目标应当更加细化。使员工既能感悟到自己现实的责任,又能通过一个车间、一个班组群体行为的积累,反映一个团体的安全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赵鑫 《广东化工》2016,(4):68-69
随着科技的进步,石油钻井设备进一步完善,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造成的事故比例逐年增加,基于此,文章通过对钻井现场调研,分析了钻井事故的特点,从专业素质、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和环境因素四个方面阐述了钻井工人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结合钻井作业的实际情况,以员工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为依据,针对性的给出了相关建议措施,对预防钻井事故,保障钻井作业的平稳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油田企业的用电安全理念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用电安全方针。用电安全监督预防管理的实效就是:有效及时制止用电人员的违章行为。在调查研究分析人的用电不安全行为、用电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基础上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用电安全风险因素,最终落脚点体现在避免任何用电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