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艺馨  曾建桥 《小氮肥》2013,(12):24-26
0前言 全低变工艺和中低低工艺在国内已应用多年,前者采用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后者高温段采用Fe-Cr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低温段采用Co—Mo系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由于催化剂组成上的不同,在工业应用中产生了工艺流程、使用条件及工艺参数上的差异,人们对这2种工艺的认识也存在分歧。最近,笔者到江苏某厂对该2种工艺进行了考察、对比和总结,以期为合理选择变换工艺提供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成功,使得变换工段进行变革有了物质基础。传统的变换工艺全部使用Fe-Cr系中变催化剂,由于起活温度高(一般为280~300℃),因此该工艺存在能耗高及净化度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近20年的不断开发与工业实践,以下两类较为先进的中变串低变和全低变工艺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高温变换工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B302Q、B303Q球形耐硫变换催化剂在中变串低变工艺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该工艺流程中解决热交换器泄漏,低变炉带水,开停车期间低变炉进空气等问题的措施。并指出该类催化剂不宜钝化。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我厂老系统是我国20世纪60-70年代自行设计的一套中型氮肥装置,净化采用的是典型的"三触媒"流程(中温变换、低温变换和甲烷化).变换系统中温变换炉采用的是铁铬系催化剂,低温变换炉采用的是铜锌系催化剂.1998年为降低变换系统的蒸汽消耗,合理分配热量,将铁铬系催化剂改为了钴钼系催化剂,流程也由中低变改为了全低变流程.  相似文献   

5.
陈阳平  郭亮峰  乔宝虎 《小氮肥》2004,32(11):11-13
1 变换工艺流程的发展及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设计的变换工艺均为中温(高温)变换,随着1986—1987年湖北省化学研究院和上海化工研究院相继开发出Co—Mo系低温催化剂,变换工艺发展为中串低、全低变工艺,现又发展中低低工艺。实际上中低低是全低变工艺上的一种改良,因全低变需要有脱氧、脱水的保护层,而中低低工艺可避免全低变这样的要求。因此,现在大多数企业使用的是节能的中低低工艺或全低变工艺,而且多数中、小氮肥厂使用的是饱和热水塔流程,大、中化肥厂使用的是换热器流程。  相似文献   

6.
蔡亮  黄镕 《气体净化》2006,6(C00):169-172
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上海化工研究院SB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发成功,国内中小氮肥企业开始在原来常压、加压中变工艺的基础上引入低变段,也就是中串低工艺,大幅度降低了蒸汽消耗。90年代初期,湖北化学研究所提出全低变工艺,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应用。由于业界当时对耐硫变换催化剂失活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氧的影响认识不是很了解,全低变工艺在一些较大装置上(主要是60kt/a以上)应用时,暴露出一段催化剂活性衰退快、阻力上升快的现象,影响到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7.
陈虹  杨彦伟 《氮肥技术》2002,23(3):49-52
概述中低低变换工艺的三种类型,并进行了比较,介绍中低低变换工艺对催化剂选型、配置要求;并介绍了典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Co-Mo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的研制成功给变换工艺带来一次大的变革。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公主公主岭市催化剂厂先后研制出JB302、JB303、JB303-5等Co-Mo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并在全国100多家中、小氮肥厂成功的应用于中串低、中低低、全低变工艺中及首次在中型氮肥厂净化工艺的“三催化”流程中成功的代替Cu-Zn系低压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随着合成氨联产甲醇工艺的应用,甲醇合成催化剂易受微量硫中毒而失活的问题十分普遍.对比了中串低工艺、全低变工艺、中低低工艺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介绍了合成氨联醇的工艺流程和精脱硫工艺流程;提出了采用带中温水解脱除有机硫的无饱和塔变换流程解决有机硫含量高的技术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丛志  李民 《气体净化》2004,4(4):140-141
随着低温活性好,耐硫能力强的Co—Mo低变催化剂的发展,国内许多合成氨企业均将变换工艺向中串低工艺、中低低工艺、全低变工艺改造,由于全低变工艺受除氧保护剂发展的限制,使用厂家较少,一般企业在改造时均在中变炉后串接低变炉,改成中串低或中低低工艺。与传统的中变工艺相比,改造后,均大大降低了蒸汽消耗,同时变换成分也容易控制和调整,对于联醇厂家来说,调节醇氨比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11.
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变换工艺和变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新型变换催化剂的发展应立足于新工艺设计的需要,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应着重催化剂设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出适用于一步法变换工艺的铜基、锰系列催化剂将是未来变换催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低铅Fe-Pb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原苏联Fe-Ph系CTK-MЖ型中温变换催化剂的基础上,研制了低铅中温变换催化剂,并与我国Fe-Cr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李峰 《中氮肥》2009,(3):19-20
我公司醇氨生产能力为120kt/a,其变换工艺原采用中温变换(铁系催化剂)。中温变换工艺具有耗蒸汽量大、温度高等缺点。2007年公司在对国内多套同类装置进行考察对比后,将中温变换工艺改为了全低变(Co—Mo系催化剂)工艺。改造后生产稳定,节汽明显。现将改造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介绍黑化集团"18·30"项目尿素装置中温变换工艺及其运行状况,分析与探讨全低变、中串低两种技改方案的适用性,最终决定选用中串低工艺进行改进,将中变炉下段催化剂更换为EB-6L耐硫变换催化剂后,变换系统吨氨蒸汽消耗大幅下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低铅Fe-Pb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苏联Fe-Pb系CTK-ЖC型中温变换催化剂的基础上,研制了低铅中温变换催化剂 ,并与Fe-Cr系中温变换催化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李小定 《气体净化》2006,6(C00):161-165
B302Q球形耐硫变换催化剂于1984年开始研究,首先在中小型化肥厂中串低工艺中应用。最早的中串低工艺分炉内串低变和炉外串低变2种形式。1988年完成了国内第1个中型厂的中串低工艺改造,经理论和电脑模拟,下一步是串2个低变的中低低工艺和3个低变即全低变的工艺。比较后认为中低低本质上仍是中串低,决定下一个工作目标就是重点研究全低变工艺,而不是中低低工艺。该项工作于1989年开始工业试验,至今已有17年的历史,并已成功地在国内外200多套大小不同的装置中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彤 《氮肥技术》2006,27(5):32-33
对中低低变换工艺中换热面积的匹配、段间冷激方式的选择、催化剂的装填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8.
固体硫化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荣华 《化工设计通讯》2001,27(3):38-38,40
江西东乡化肥厂是年产3万t合成氨,中串低变换工艺,因该厂液体二硫化碳购买困难,钴钼系变换催化剂采用湖北省化学研究所B303Q5.5m^3,同时,硫化硫化剂也采用该所研制的ESS-1型固化硫化剂1.5m^3。在此就以下几点,谈谈通过这次硫化对固体硫化剂使用的一些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二硫化碳作为硫化剂进行变换催化剂硫化的特点以及低温甲醇洗副产酸气的成份与性质的分析比较,提出低温甲醇洗副产酸气作为硫化剂进行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硫化的硫化工艺,并在永利化工甲醇变换催化剂硫化中首次成功应用,其安全性和节费效果等与传统二硫化碳硫化工艺相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MissChem氮肥公司的Borzik先生和德国南方公司的Rice先生共同探讨了低温变换催化剂(LTS)的性能如何影响氨厂的经济性问题,并论证了采用高活性的催化剂能降低氨厂的经济成本,在当今富有挑战性的经济环境中,了解催化剂的性能怎样影响氨厂的生产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