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都市圈是近年来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其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率交通系统的支撑。在分析都市圈区域交通系统与空间组织协同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因果分析法,逐步剖析都市圈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现状矛盾、未来趋势及发展目标,探索和总结都市圈区域交通一体化的规划要点。以长株潭城际交通为例,对形成的规划要点体系进行应用实践,为全国其他都市圈的交通规划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从大城市居民通勤行为健康效应的解析出发,以2013年在西安市发放的800份问卷调查为数据来源,以样本日常工作、生活的活动种类和持续时间是否同质、同量为依据,对问卷进行筛选,从而确保样本的健康状况基本是由通勤行为的差异性所导致的,最终筛选结果为475个。再采用BMI、代谢当量为指标,以众数为表征值,衡量不同通勤行为的健康效应。结果表明,步行的健康效应最高,公交、地铁等次之,私家车最低,且远远低于步行、公交和地铁。  相似文献   

4.
手机信令数据为更精细化的通勤出行研究创造了可能.基于个体活动的视角,在传统通勤OD识别的基础上,进行通勤出行特征分析;进一步回溯原始信令数据构造个体出行轨迹,通过集计密度分析,叠加路网以获取居民出行通勤廊道.以青岛市为例分析表明:运用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通勤距离分析能够较好反应实际情况,进行通勤时耗分析具有局限性;中心城区...  相似文献   

5.
分析襄樊都市区所处的区域背景(中西部城市群、大武汉都市区、秦巴经济走廊、湖北省"一圈两区"),在此基础上明确襄樊都市区的经济流向,提出襄樊都市区应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实力,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为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贡献。  相似文献   

6.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是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更好建设宜居城市的关键途径之一。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下,慢行交通在原有"休闲、游憩"的定位中逐步衍生出了通勤需求,同时,交通安全的考量也使得慢行独立化、快慢分离化越发迫切。从慢行功能与需求入手,提出了策略并建立慢行交通体系,进一步研究了通勤化独立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思路。以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为例,对规划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展示。  相似文献   

7.
袁乐  孔蔷娜  李钢 《浙江建筑》2014,(12):40-44
单位(公司)是产生通勤交通的重要角色,单位的交通策略对职工的出行方式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此以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为例,在对教职工出行方式意愿普遍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普及绿色理念、巧用经济杠杆、定制班车路线、综合配套保障等手段,实施绿色低碳导向的单位交通策略,鼓励教职工绿色低碳出行,取得了良好效果。最后指出绿色低碳交通是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单位、个人多方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交通、规划、政策、法律等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8.
通勤作为居民日常出行活动,会对其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产生作用。研究以西安市主城区为例,基于相关文献总结的理论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居民通勤满意度与建成环境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建成环境直接影响通勤模式,进而间接影响通勤满意度;通勤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公交车;高密度的路网和服务设施点、高混合度的土地利用,可促进通勤满意度最高的慢行通勤发生。基于此,通过优化建成环境与制定城市交通管理政策,可鼓励慢行通勤、规范电动车通勤、改善公交车通勤,最终提升全民通勤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从空间形态与空间流动视角,基于LBS大数据与碳排放因子分析法,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进行多尺度通勤碳排测度与空间结构模式相关分析。空间形态视角下,基于人口密度、职住平衡等分析发现,高密度空间、有效职住平衡、公共交通服务更有利于形成低碳通勤模式;空间流动视角下,基于中心格局、中心等级、流动网络三个维度下的五种空间流动模式分析发现,多中心、扁平化、邻近流动的通勤空间模式,更有利于通勤碳排降低和空间发展平衡。同时,空间结构模式塑造也需考量城市品质与空间活力,耦合中心体系、交通服务等要素,平衡低碳发展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在城际出行的研究上,传统的调查主要通过人工数据采集进行。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异军突起,由于其全覆盖性、高精度性、实时动态性等优点,可以实现不通过交通调查而对出行OD数据的反推。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际出行信息采集的模型。该建模方法首先对现状城际出行研究调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结合无监督机器学习的城际出行信息采集模型框架,并且通过与实际出行指标的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以兰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例,分析了西部地区都市圈规划的必要性、作用和限制性,提出了西部地区都市圈建设应注意的若干关键问题。认为西部地区都市圈规划普遍有弱中心、落后地区以及发展阶段的限制性问题,因而具有相当的超前性,在规划中应注意都市圈发展条件的培养,切忌盲目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张敏  石爱华等 《城市规划》2002,26(5):63-65,96
以深圳市平湖镇为例 ,通过实地考察和典型小区调查 ,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大城市外围地区城镇流动人口聚居特征进行研究。指出流动人口呈现三种典型聚居形态 :(1)前店后室型 ,(2 )邻厂租住型 ,(3)前厂后宿型。认为流动人口的从业分异是导致其聚居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对不同聚居形态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发现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 ,而且与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张敏  石爱华  孙明洁  易晓峰 《城市规划》2002,26(5):63-65,96
以深圳市平湖镇为例 ,通过实地考察和典型小区调查 ,对我国珠江三角洲大城市外围地区城镇流动人口聚居特征进行研究。指出流动人口呈现三种典型聚居形态 :(1)前店后室型 ,(2 )邻厂租住型 ,(3)前厂后宿型。认为流动人口的从业分异是导致其聚居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并对不同聚居形态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 ,发现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 ,而且与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吴云清  杨山 《城市规划》2002,26(6):26-29
概述了都市发展区范围界定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和界定指标 ,分析了其在大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并结合南京市都市发展区的特色 ,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做了实证性的研究 ,旨在提出都市发展区的范围界定方法及其在大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规划建设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从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出发,将城际轨道交通的客流分为城市内客流与城市间客流,提出了采用竞争分配的方法进行客流预测的思路、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   总被引:96,自引:14,他引:96  
都市圈是国际上对现代城镇群体发展地区空间组织的基本模式 ,在中国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对都市圈的有关基本概念、空间演化规律、职能与空间规划组织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论述 ,并结合国情对我国都市圈地区的行政管理模式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挂篮施工的连续梁桥,线形控制是保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吻合的关键,其中施工测量又是直接影响线形控制结果.文中结合一座在建的城际铁路连续梁桥,通过施工测量控制技术进行桥梁线形控制,其最终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相吻合,加快了施工进度,为同类桥梁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远 《城市建筑》2015,(4):68-73
<正>项目名称:萨格雷拉高铁车站规划业主:巴塞罗那市萨格雷拉高铁(BSAV),巴塞罗那市政府,西班牙国家铁路局(ADIF)设计单位:巴塞罗那城市发展局,GPO-SENER,INOCSA,TEC4,JG Asociados,Esteyco,Acoustical,IDOM,Valeri Asociados,INYPSA,TYPSA,EUROCONSULT,EGI,TIFSA–BOPBAA用地面积:164 hm2设计者:Josep Acebillo,Miquel Sodupe,Juan Carlos Montiel设计时间:1995年~2008年图片版权:巴塞罗那城市规划局,BSAVE  相似文献   

19.
 研究路基及周边地区土体地温的分布规律是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分析的重要基础。结合哈大(哈尔滨--大连)高速铁路双城地区3 a的现场监测数据和气温资料,分析坡脚、天然位置及路基不同位置的地温分布规律。在此过程中,利用地温振幅、平均地温等结果,建立相应的地温估算公式,为确定数学模型的基本边界条件提供依据。建立非稳态相变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研究路基地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和沿深度的分布规律,并预测地温场的变化趋势。现场监测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地温分布规律主要与土体构成、土体热扩散能力、气候和位置等因素有关。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路基最终形成较为稳定的季节冻结层,相对稳定的地温和不对称的地温场。路基阴阳坡地温场的不对称,可能导致路基横向差异变形和纵向的不均匀变形,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高速铁路建设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构筑完整的沿海高速铁路通道和陆桥铁路通道的意义及对促进东、中、西部协同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初步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