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公园绿地在协调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GIS网络分析法,从步行、骑行、机动车三种交通方式分析了滨湖新区及其各街道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和服务状况.结果显示:①滨湖新区城市公园数量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中部地区三大公园占据了公园总面积的78%,滨湖世纪街道、方兴街道、万年埠街道城市公园可达性好于烟墩街道和义城街道;②缓冲区分析法高估了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网络分析法较缓冲区法更能准确地评价城市公园的真实服务水平;③以行政区为评价单元低估了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仅有30.15%的面积能够在15 min内步行到达公园,而居住小区角度有64.3%的面积能够在15 min内步行到达公园;④公园整体可达性良好,0 min~5 min内机动车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优于步行和骑行方式,15 min内机动车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和骑行方式相当,几乎覆盖所有居住小区.研究获得了合肥滨湖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和服务情况的准确资料,为城市公园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园绿地在协调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GIS网络分析法,从步行、骑行、机动车三种交通方式分析了滨湖新区及其各街道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和服务状况。结果显示:(1)滨湖新区城市公园数量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均匀,中部地区三大公园占据了公园总面积的78%,滨湖世纪街道、方兴街道、万年埠街道城市公园可达性好于烟墩街道和义城街道;(2)缓冲区分析法高估了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网络分析法较缓冲区法更能准确地评价城市公园的真实服务水平;(3)以行政区为评价单元低估了公园绿地的可达性,仅有30.15%的面积能够在15 min内步行到达公园,而居住小区角度有64.3%的面积能够在15 min内步行到达公园;(4)公园整体可达性良好,0 min~5 min内机动车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优于步行和骑行方式,15 min内机动车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和骑行方式相当,几乎覆盖所有居住小区。研究获得了合肥滨湖新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和服务情况的准确资料,为城市公园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运用GIS软件,基于南京市主城区道路网络并结合街道人口分布,定量分析了研究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和各街道居民出行的便捷性.结果表明:研究对象可达性整体卜较好,大部分区域步行10min、非机动车5min或机动车5min可以到达最近的公园绿地;大部分街道便捷程度较高,步行了15min、非机动车10min或机动车5min可以到达最近的公园绿地.将影响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因素归纳为4个方面:公园绿地本身的质量、道路网络的完善程度、所采取的交通方式和城市居民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4.
公园绿地可达性现成为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选取郑州市五一公园、碧沙岗公园、绿城广场三个公共绿地入口点作为可达性研究目标,从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居民到达公园时间、居民出行交通方式等角度出发,分析居民到达老城区绿地的便捷度。采用Arc GIS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将缓冲区法和网络分析法结合,研究绿地服务面积和步行、骑行两种交通方式下老城区范围内居民社区与绿地入口的空间位置、时间关系。结果表明居民30分钟步行到达绿地入口点的空间覆盖面积占老城区的61%,95%的居民社区骑行20分钟可到达绿地。  相似文献   

5.
以道路通行效率为切入点,探讨城市绿地景观空间格局对其可达性的影响.研究基于ArcGIS10.6软件,采用网络分析法分析福州市仓山区内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情况.结果表明:在绿地布局上,仓山区绿地平均面积低于居民需求,且绿地碎片化严重;在可达性方面,福州市仓山区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差,城市居民以步行方式能在30 min内到...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色空间是居民进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城市宜居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对公园绿地与居民的供需情况进行梳理并不断调整是必要的。研究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域,基于15 min生活圈的概念,重点研究居民步行可达性情况。利用多源大数据与Goole影像等提取该地区小区居民数据、公园绿地及道路网络等相关数据,以小区居民与公园门数据作为供需点,借助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G2SFCA)求取深圳市区域小区居民步行15 min的公园绿地可达性。从公园绿地的供需情况、局部空间自相关及盲点分析方面对步行10 min和15 min的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并借助克里格插值分析整个区域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结果表明:步行15 min下的公园可达性良好,86.23%的小区居民可以到达城市公园,只有小部分出现不可达;公园可达性分级中,一般可达性占绝大比例,可达性好的地区占比最少,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深圳市区可达性盲点区域是分散的,占比不高且可以通过对周边绿地进行深度挖掘,不断提高公园面积进行改善,同时对道路网络的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7.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是景观格局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本质内涵是从城市空间中的任意一点到达公园绿地的便捷程度。该文首先阐述近年来研究景观可达性的各种主流方法,如建立空间分布模型、缓冲区法、最小邻近距离法、引力模型法、费用加权距离法,网络分析法等,分析每种方法的操作原理和优缺点。同时,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可达性原理,基于网络分析法,以到达公园绿地所需花费时间为阻力,分析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对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是衡量城市绿地系统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小城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以莱阳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运用GIS的空间可达性分析,对步行、骑行、及汽车出行等不同交通方式下公园绿地的空间服务范围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布局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南宁西乡塘区公园可达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园可达性是反映公园布局合理性、居民到达公园便捷性和公园服务社会公平性的重要指标。选择步行、非机动车和机动车3种交通方式,运用ArcGIS网络分析法对南宁市西乡塘区现有6个城市公园进行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道路网络不完善,存在断头路、空白区和交通瓶颈;2)不同时间等级下3种交通方式公园可达性比值机动车非机动车步行;3)步行方式下时间与可达面积比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1.172x-3.153,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方式下为对数回归模型,分别为y=30.881ln(x)-40.144、y=24.548ln(x)-8.485;4)公园整体可达性较差,有近20%地区包括西南部和北部边缘区3种交通方式55min均不可达,且步行55min仅覆盖了58.67%的地区;5)公园地理分布及数量、公园出入口分布、路网完善程度和交通方式影响公园可达性,其中路网不完善是造成公园服务盲区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提出均衡公园布局和出入口分布、完善路网结构和优化交通线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园绿地为购物娱乐设施消费能力较低的低收入者提供休息、交往、游乐的免费活动场所,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武汉市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计算研究区内低收入者基于步行、自行车、公交三种交通方式下的公园绿地可达性。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洛伦兹曲线和区位熵的方法,分析公园绿地分布和低收入人口的相关性和空间匹配程度及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交通方式下研究区内街道的公园可达性差异较大,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特征;(2)公园绿地可达性与低收入人口分布呈现较弱的负相关关系,在公园绿地规划布局选址时没有把低收入人口的出行便捷程度考虑在内;(3)基于公交交通方式下研究区内公园绿地分布和低收入人口分布呈现出空间匹配的格局,而中心城区低收入人口集聚的街道基于步行方式公园可达性较差,需要在这些区域增加规划公园绿地及其之间的绿色廊道来实现区域公平。  相似文献   

11.
《Soils and Foundations》2001,41(5):117-127
This paper is part of a Special Lecture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ast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Yokohama 2000, held in Yokohama in September 2000. It examines the different approaches that have been propo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stability of embankments on soft clays. Stability of embankments constructed in one stage is well controlled. However, experience shows that engineers have to be careful when they want to apply in a given geological context an empirical approach that has been developed in a different one. For stage-constructed embankments, there are indications that the methods proposed up to now have a tendency to underestimate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建成区的外围地带,从城市形态上看,该地带位于市区向郊区过渡的地带。位于城市边缘区的村庄是指集镇规模以下的中心村、行政村、自然村等。城市边缘区村庄作为城市发展中较活跃、变化迅速的地域实体,其功能及结构逐步发生了变化,与广大的乡村存在很大的差异,在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等方面均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条件的优势明显:村庄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与其所处的良好区位而产生的边缘效应是密切相关的。1、城市边缘区村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优先吸收市区经济、技术、信息等,而…  相似文献   

13.
葛清 《建筑技艺》2011,(Z6):122-127
这一年BIM发展很快,年初我们以BIM专栏开场,现在又要以BIM收尾。作为同类期刊中最早全面报道BIM的,我们一直关注它的发展态势。不得不承认,它势头强劲,比我们想象的更猛——观望质疑的越来越少,投入其中的越来越多;既有设计大院全员参与的磅礴大气,又有中小院采用团队配合的四两拨千斤,更有越来越多业主的强势要求和强力推进——总包、分包不得不BIM或者说是"被BIM"……,让我们不得不感慨:BIM时代来临了。作为媒体的我们,也只能认清行业发展的趋势,随行就市,推波助澜。为此,本期特精选了2011年欧特克AU大师汇及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届BIM大会的部分报告并邀请更多精彩内容,力争从业主、设计院管理、规划、设计、营建、服务多角度深入探讨BIM的应用,以期给读者更多的启示,也从而推动BIM在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注:BIM=Bilding Information Model,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若您还没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知道是干啥的,那就离out不远了,就也快hold不住了,得抓紧跟上了——编者笑批)  相似文献   

14.
利用颗粒流方法,实现了相同条件下混凝土的骨料大小和空间位置对其破坏形态、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和割线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通过对比砂浆与骨料的不同质量比(5∶5,4∶6,3∶7,2∶8)以及不同级配(一级配、二级配、三级配、四级配)骨料的混凝土单轴压缩仿真试验结果,发现骨料有阻止混凝土裂纹扩展的作用,且骨料越大,阻止混凝土裂纹扩展的作用越强,而微裂纹多绕骨料产生和发展;砂浆中加入骨料对混凝土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相对于砂浆的峰值应力5.2MPa和割线模量30.7GPa而言,在砂浆与骨料质量比为5∶5和4∶6时,不同级配混凝土的峰值应力约增加22%~48%、割线模量增加-8%~99%,其平均值基本维持在6.5MPa和7.2MPa,37.4GPa和42.6GPa;在砂浆与骨料质量比为3∶7和2∶8时,不同级配混凝土的峰值应力急剧增加40%~228%、割线模量急剧减小79%~92%,其平均值分别为9.2MPa和15.4MPa,15.8GPa和4.4GPa.当砂浆与骨料的质量比相同时,骨料级配越高,越容易形成架空结构,造成局部不稳定,影响骨料增强效果;级配相同时,混凝土强度随骨料质量占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其应力-应变曲线呈现出单峰到双峰再到单峰的变化趋势,这说明骨料空间结构的稳定程度决定了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某大型隔震建筑,借助SAP2000建立下部结构—隔震层—上部结构整体系统的空间模型,就隔震结构的振型与频率、质心分布进行了分析和橡胶垫布置的改进计算。以减小上、下部结构地震响应为目的,对不同型号橡胶垫的选用及布置方案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刚心位置、周期与振型、隔震垫扭转角变化、隔震垫面压变化、水平位移限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进,能够有效地减少扭转现象,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为隔震结构设计提供了方法与实例。  相似文献   

16.
项目地点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中心高度632m项目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30 368m2/573 223m2建设单位 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方案及初步设计Gensler施工图设计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上海建工集团动工时间/预计竣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2014年底缘起我个人接触BIM是在2007年,当时上海中心正处在方案设计阶段.除了超高、超大规模、系统超复杂外,大楼没有一个标准层,项目该怎么表达?参与单位接近40个,而业主团队整个技术管理人员不到10个人,采用什么方法才不会导致因为很多人为的错误而引起现场大量返工?作为这幢楼的技术主管,我内心非常忐忑不安.因此当有人跟我提到BIM理念的时候,我马上意识到它将会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帮助.上海中心从2007年筹划使用BIM到现在已经过去4年的时间了,从我个人感觉来说,有非常多的体会,在这里跟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山西建筑》2009,35(30):290-291
探讨了地下水位变化对路基的影响,分析了考虑地下水位影响的路基高度的确定,研究了高速公路路基综合排水的设计,以不断完善道路排水系统,从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吴亚俊  丁益 《山西建筑》2012,38(9):137-139
主要研究了激发剂与憎水剂的加入对石膏制品性能的影响,通过抗折、抗压强度的测定及软化系数的比较得出防水石膏砌块的最佳配置方案为水灰比0.68,硫酸钠掺量1%,有机硅憎水剂掺量0.5%时,它的抗压强度是3.40 MPa,软化系数为0.789。  相似文献   

19.
殷晶晶 《智能建筑》2009,(12):36-38,41
本文通过对目前智能化各子系统IP化的分析,提出了“All on IP”的概念,并阐述了该架构的可行性,同时展望了该架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凝结时间和不同龄期绝干抗折、抗压强度,分析研究盐类和碱性激发剂对天然硬石膏的改性效果,对比优选出硫酸钠作为合适单一激发剂.在自制激发剂基础上通过与硫酸钠复配,最终获得掺量小、效果好,对硬石膏制品副作用小的高效复合激发剂.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激发剂的激活下能够获得凝结硬化快,7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达9.00MPa、30.0MPa的天然硬石膏建筑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