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诗琴  侯景伟 《城市勘测》2021,(z1):141-148
银川市金凤区中部是银川市新城区海绵城市示范区,因此选定银川市金凤区中部为研究区,以银川DEM(5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排水管网数据、降雨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技术和SWMM(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模型,从不同重现期下的子汇水区径流模拟、排水管网排水能力评估和城市内涝风险区域预测三方面对银川市内涝防治提供可行性建议,得到以下结论:子汇水区的总降雨量、地表蓄水量、地表径流量、径流系数均随重现期增加而增加;当节点所处地势低洼、汇流面积较大、其上下游节点均存在溢流情况时,节点的溢流情况较严重;当管网布设附近子汇水区较密集、经过的子汇水区面积较大、位于排水系统下游时,管网排水能力欠佳;研究区在降雨强度较小时,已存在内涝高风险区域,面积占比较小;随着降雨强度增加,高风险区域面积逐渐增大.以上结论为缓解银川市城市内涝灾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镇江老城区严重的内涝形势,基于SWMM模拟分析现状排水管网及LID组合措施在不同的降雨重现期老城区的地表径流情况,评估LID设施对城市雨洪控制的作用。结果表明,LID设施可以推迟峰现时刻,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对缓解城市内涝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排水防涝地表二维模拟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WMM模型和Digital Water模拟系统构建了城市排水管网和地面内涝耦合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城市建筑物、道路等复杂城市水文条件,实现了地下一维管网与地表积水过程的动态模拟。该模型可以计算降雨引起的产汇流和管道排水情况,并在排水管网溢流或区域积水时,模拟超载水量在地面的流动、汇集和退水过程。在基础数据较为充分的基础上,该模型可以应用于城市排水规划、内涝灾害预警和评估等管理工作,减少城市内涝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4.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硬质下垫面面积比例增加,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日益突出。选取厦门市杏林湾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绿色经济与低影响开发为目标,运用SWMM技术构建降雨-径流模型,分别对低影响开发前后的地块进行暴雨重现期2年一遇和5年一遇情景的模拟,确定地块内涝易发区域积水节点,根据节点位置布设低影响开发(LID)措施,以此提高研究区对内涝灾害的承受能力。情景模拟结果为:杏林湾选区在重现期2年一遇时,地块东部海湾口处容易出现内涝现象;重现期5年一遇降雨导致杏林湾选区排水系统出现大范围节点溢流,主要集中在湾区滨水空间及海湾口处。通过对易涝区增设LID措施降低径流总量、削减洪峰小时流量,从而使年径流控制率提升至77.5%,降低城市内涝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5.
张伟勤 《江西建材》2022,(5):276-278
文中应用美国环保局开发的水文模型(SWMM)软件对阜阳市的管网进行仿真模拟,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情况的排水管道和节点进行了分析,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了科学评估。依照结果结合城市排水系统特点,对阜阳市排水防涝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针对武汉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在青山海绵示范区内构建了基于Info Works ICM的排水管网模型。利用Info Works ICM通过一维模拟实现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评估,通过二维模拟实现内涝风险评估。模型模拟得出,武汉市青山海绵示范区仅46.3 km、约15.2%的排水管涵可以满足3年一遇降雨重现期的设计要求,排涝泵站尚不足以满足3年一遇降雨重现期的设计要求;示范区内涝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面积分别占示范区面积的2.7%和1.5%。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城市化对原有排水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提高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标准的改造方案。以呼和浩特市W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SWMM工具,结合Arc GIS,对其排水系统进行动态仿真模拟计算。在不同降雨情景下,分析与比较了研究区域在不同管网设计重现期改造方案下的溢流量等信息,计算内涝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城市扩张增大了原有排水管网的负荷;提高管网设计重现期可以降低内涝灾害的风险系数。另外,借鉴经济订货批量(EOQ)模型的评价方法,依据工程性与经济性评价选取最优自适应改造方案。以上方法可用于其他地区城市化自适应改造措施研究,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和防洪排涝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天门市西湖汇水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WMM构建天门市西湖现状雨水排水模型,模拟评估该排水系统排水能力达标性。模拟结果表明,当P=1年时,现状排水管网溢流节点的比例为15. 7%,超载管段的比例为72. 3%;当P=2年时,溢流节点占比为49. 4%,超载管段占比86. 8%;总溢流量与P=1年的降雨事件相比增加了约6倍,管段超载的时间明显增加。现状排水管道系统难以满足当初的设计标准(P=1年),主要与当初雨水管网设计时径流系数取值稍低有关。  相似文献   

9.
构建山地丘陵城市排水管网模型时,山岭大面积的雨水汇水区成为研究者必须考虑的问题。针对山岭汇水特点和非线性水库汇流模型的缺陷,提出基于等流时线的山岭汇水区划分方法,将山岭雨水通过虚拟节点和管段排入管网系统。以Z市某辖区排水管网的InfoWorks ICM模拟过程为例,研究了基于等流时线的汇水区划分方法和常规泰森多边形汇水区划分方法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等流时线的山岭汇水区划分方法时,模拟结果与山岭地区雨水汇流过程更为吻合,对该类区域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评估和内涝模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力排水模型的宁波海绵试点区内涝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利用水力排水系统模型对城市内涝风险进行评估已被广泛应用。针对平原河网城市内涝频发的现象,以宁波海绵城市试点区为例,基于InfoWorks ICM模型构建排水系统模型,模拟短历时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5、10、20、50 a)和长历时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10、50 a)下试点区内涝风险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风险区面积呈递增趋势,短历时设计降雨模拟显示中风险区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1%,低、高风险区面积平均增长率约10%; 50年一遇长历时设计降雨模拟显示试点区内涝风险等级分布以中、高风险为主,总占比约为91%,高风险区占比约51%。  相似文献   

11.
胡坚  喻一萍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19):106-108
根据镇江市的地面积水点、排水管道水位、雨量自动监测和天气预报数据,应用SWMM5.0软件建立了城区排水管网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它可对不同强度的降雨是否产生城市内涝灾害进行模拟,预测特定地点在降雨之后的积水状况,预警暴雨灾害,发布沥涝预警信息,及时为城市暴雨事故抢险和雨季交通管理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林琳 《中国给水排水》2014,(15):150-154
合肥市清Ⅱ冲雨水箱涵(明渠)汇水区域为典型的冲沟雨水系统,在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易涝点以及现状雨水设施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采用InfoWorks ICM水力模型进行一维管网水力模拟,通过不同重现期降雨标准下各管段的水力坡降线来评估管段的排水能力,对该区域现状管网排水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估。同时,对该区域进行了内涝风险评估,采用排水管道一维模型耦合地表二维模型,计算出50年一遇24 h设计雨型工况下的内涝淹没范围、水深、流速、历时等成灾特征,获得了该区域50年一遇的风险程度图。最后,对该区域的内涝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降低内涝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内涝积水及径流污染,以青岛市部分区域为试验区域,基于Global mapper建立的模型,获得精确的数据.通过GIS转换信息和SWMM进行模拟分析,在初始检查井所在汇水区布置低影响开发(LID)措施,对比分析布设LID措施前后汇水区参数、检查井积水情况、管道负荷和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研究分析LID措施的调控效...  相似文献   

14.
暴雨与内涝是我国城市遇到的普遍问题,管网病害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因素。为了评估排水管网对城市内涝的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市一典型内涝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WMM模型,将研究区内排水系统进行概化,模拟不同强度暴雨情景下的节点积水和管渠过流量。模拟了管道不同病害情形下的内涝情景,考察不同强度雨量下内涝点数量、积水程度和管网负荷。研究表明内涝的原因是原有管道设计标准偏低、淤积和管道堵塞。对排水管实施清淤、局部加大管径后,可基本防治1年一遇暴雨,显著改善3~5年一遇暴雨的排水状况。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省迁安市海绵城市试验区为研究区域,根据实地监测资料,建立当地的暴雨雨水管理模型,在1年重现期降雨条件下,模拟不同规模(研究区总面积的10%,20%,30%,40%,50%)低影响开发(LID)设施和不同规模(0. 5,1,3,5年设计重现期)排水管网组合对城市内涝总量和排水管网内流速的影响。结果显示,1年重现期降雨条件下,每增加10%规模的LID设施,内涝削减率平均提升8. 61%,管网内流速平均降低7. 73%。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地处长三角河网密集区,因现状城市自然条件和防洪格局制约、城市开发导致地表下垫面变化,以及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滞后等多重原因,掣肘该区域生态现代化安全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区域内涝成因,利用PCSWMM雨洪管理模型预测远期城市开发后存在内涝高风险区域。基于模型分析和城市现状发展条件,从加强内涝防治与区域防洪的衔接、优化近远期管网建设、建设海绵城市片区及运用智慧水务平台4个方面,总结城镇内涝防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城市内涝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城市内涝的定义与控制指标;提出了城市内涝防治与城市陆域排水防涝体系构建的主要任务;分析了城市陆域排水防涝系统的构成,对城市陆域排水防涝系统的规划设计流程与各步骤的设计计算进行了论述与说明,进而对其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内涝灾害控制标准的确定、设计暴雨的推求、已建管网排水标准的提高、设计涝水量的计算、地表超标径流的蓄泄规划、与城市河道系统的衔接、与其他规划的协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内涝问题愈演愈烈,同时存在对现有的海量综合管网数据挖掘率不高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运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在对研究区域的排水管网数据挖掘利用之后,对研究区域的排水能力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的管网排水能力满足现状排水要求,为进一步对综合管网数据深层次的挖掘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某工程案例,介绍了城市综合流域排水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降雨重现期下过载管道、溢流节点和积水点分布情况,基于雨水模型对未实施海绵城市的雨水管网情况与实施海绵城市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建设海绵城市后雨水系统中过载管道、溢流节点和积水点数量都明显减少,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有效减轻内涝积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天津市市政工程预算基价》为基础,建立了雨水管网建设费用模型,并在给定设计流量、起始管埋深和管长条件下,利用枚举算法,全局搜索出造价较优的5种设计方案,且这5种方案的造价分别比规划方案低了10.13%、9.47%、6.25%、5.57%、4.82%。利用SWMM模型模拟了优选方案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溢流情况,确定了溢流风险与暴雨重现期和管网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包括规划方案在内的6种方案,在除0.5年外的其他不同重现期下都存在节点溢流和管道过载情况,管道排水负荷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