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利飞  孟旭光  刘天科 《规划师》2021,37(19):65-71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规划领域面向生态文明的重大变革和重要任务.在国家治理体系改革背景下,以治疗、预防"生态病"为出发点的国土空间规划日趋从服务于经济增长的单一目标向服务于保护资源环境生态、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元化的空间高质量发展目标转变,更加注重多元目标驱动下的"技术+政策"的双重逻辑转型.具有统筹"立体开发"区域属性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要素粘连性结构特征的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坚持适应生态文明时代时空秩序的"问题—价值—目标"三重导向.文章基于以上逻辑,在从国家治理体系角度梳理国土空间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关键逻辑和重大关系为主线,面向空间多元综合目标,对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的多要素耦合、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的多功能融合、明确空间治理基本单元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体系。对现行国土空间规划立法滞后、立法阙如和立法模式选择盲从等一系列问题,急需从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理论层面进行探究,以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价值取向。运用价值分析方法,发现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价值取向包括国土空间正义、规划管控有效、资源配置均衡、国土空间安全等方面。在国土空间规划立法中,应当通过合理划分规划事权、依法推进规划参与、高效配置空间资源、优化国土空间布局等路径,供给优质空间产品,保障空间权利实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统筹空间发展安全,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立法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上海城市规划》2021,3(3):前插1-前插2
国土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省级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和统筹协调的作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落实和深化,是一定时期...  相似文献   

4.
李娜 《城乡规划》2021,(1):82-89
乡村空间处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终端,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本文从空间治理理论的视角,分析乡村空间的治理转型,同时结合乡村空间的"三重模型",构建物质空间规划与社会治理"互嵌"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提出蓝图导向式的物质空间治理、干预式的空间生产过程治理、反馈式的社会再生产治理三层实践机制;此外,在县域和...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明确提出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城市生态网络.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实施将有效保护城市生态底线、融合城乡生态空间、促进城市"三生空间"复合发展,为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生态引导.文章通过解析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内容,阐明了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多层次转型需求、规划定位与衔接关系,并从整体规划框架、多元体系构建、城乡要素...  相似文献   

6.
正国土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省级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和统筹协调的作用。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的落实和深化,是一定时期内省域范围内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政策和总纲,  相似文献   

7.
自国家层面提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以来,各级政府相继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工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作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在科学有序地统筹布局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双评价"工作的不断推进,其面临的问题也逐步浮现。为更好地支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必要对现有的"双评价"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与再认识。文章从国家层面对国土空间"双评价"工作要求入手,通过梳理和总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优化和政策配套角度探讨"双评价"工作优化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孟鹏  左为 《规划师》2021,37(9):54-60
文章以"社会经济类型与国家治理导向一主要规划类型发展-主要规划理论方法演进"为分析框架,以分析国家治理导向与主要规划类型发展为背景和线索,运用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分析了主要空间规划理论方法在我国国土空间治理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生作用和演进规律.结果 显示,我国的社会经济类型与国家治理导向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家计...  相似文献   

9.
当前正值我国优化区域经济格局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时期。城市群层面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区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成渝地区历版区域规划为线索,回溯了发展规划与空间规划在区域治理中的演变历程。立足当前国家规划体制改革,分析了城市群层面的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和价值导向,提出城市群国土空间规划要以空间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价值导向,贯穿战略性和协调性两个技术路线,要做“有限规划”,更要做“有效规划”。并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实例,从凝聚区域共识、关注重点地区、强化共同行动等重点内容,说明如何以空间格局、规划布局、事项项目、空间政策为具体抓手,实现区域规划可传导、可落地、有效用。文章最后指出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尚在起步阶段,未来需要进一步强化“空间技术”内核,从管控型规划走向协调引导型规划,从空间资源配置走向行动引导。  相似文献   

10.
构建市级海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多规合一""陆海统筹"背景下构建市级海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的规划响应路径,是新发展阶段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健全用途管制制度、推动国土空间"一张图"管控、发展高质量海洋经济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市级海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主要构成,提出了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三类规划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1.
面向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的新要求,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具体内涵进行解析,提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的基本立足点是整体治理,关键聚焦点是动态反馈,重要驱动力是数字赋能,核心价值观是共建共治共享。在此基础上,提出“12345”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总体框架,并围绕业务牵引、场景驱动、数字赋能探讨面向数字化治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路径,以期加快国土空间治理的数字化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推动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3.
沈丹婷  盛鸣  李晨  许诗韵 《规划师》2021,37(10):41-48
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传导体系是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空间类规划"管控太细、太僵,管的太大、太专"等问题,提出借鉴传统空间类规划、关注3个维度、提高传导有效性的管控传导思路,构建"6项内容+3个维度" "单元载体+4种方式"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传导体系;明确6项管控传导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以...  相似文献   

14.
罗亚 《城乡规划》2021,(6):24-25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5.
郭健 《城乡规划》2021,(6):26-26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6.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7.
陈鸿 《城乡规划》2021,(6):21-22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着力解决空间性规划重叠冲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然而本轮规划改革恰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性交汇,使其面临更多挑战.若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容易只见危机和变局,不见新机和新局,难免陷入迷茫、悲观之中而无所作为;若全面、辩证、长远地看,就会发现"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危机孕育着新机,变局预示着新局.因此,实现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迫切需要一套"连续、稳定、转换、创新"的规划知识供给体系和工作支撑体系,而这套体系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相互开放、协同,不断发展演进的适应"生态文明新时代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体系.为此,组织来自不同机构、不同学科、不同地域背景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国土空间整体性治理议题从不同维度、视角和切入点聚焦规划工作的价值观念、主要原则和理论技术等核心问题,展开观点性讨论交流,以期助力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共识的凝聚和任务的推进.  相似文献   

19.
《规划师》2020,(7)
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其中表现较突出的是国土空间及其管控问题。因此,国家致力于空间治理体系改革,重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并将"双评价"作为基础工作。在此之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建设适宜性评价是相互独立的,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和作用有限,而当前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紧密结合,意在摸清国土空间资源环境本底,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基础支撑。长沙市将"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首要工作之一,探索适合长沙市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并从查找问题和短板、确定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确定开发规模和空间、划定生态控制线及打造高品质生态空间等方面探索了"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梳理主体功能区、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的衔接逻辑:①明晰三者在未来规划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主体功能区作为"过去"已基本形成的规划制度,未来应作为规划编制的战略背景;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当前"最核心的空间优化手段,是未来国家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生空间承载百姓民众对"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愿景,是规划实施的空间载体和优化目标;②梳理上层战略意志的渗透与反馈路径——上层战略指导主体功能区分区定位;主体功能区作为战略背景,其战略意志由国土空间规划继承;国土空间规划通过"三区三线"分区管控意志,指导"三生空间"的数量分布与空间布局;百姓民众对"三生空间"的诉求反馈,影响上层战略的制定;③厘清三者国土空间分区的衔接逻辑——"四区"是空间战略分区、"三区三线"是空间管控分区、"三生空间"是空间活动分区。探索未来以主体功能区为战略背景、国土空间规划为核心规划手段、三生空间为空间优化载体的国土空间优化路径,期以形成过去—现在—未来相衔接的国土空间优化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