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尹佳 《城市住宅》2021,28(5):170-172
明清时期廉州府滨海地区形成了特殊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其院落空间尤为体现生活、自然和文化特征.从"理景"的角度分析滨海聚落院落空间及其理景原理和手法,揭示滨海传统村落如何激发起人们的审美情趣,进而体现独特的人居文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研、走访、测绘的研究方法,以王硇村为例进行了聚落院落分析,并从王硇村整体规划、院落布局、院落类型、院落连接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了王硇村传统聚落院落的生活形态,以保护传统聚落院落的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3.
李欢  张斌  何佳钰 《华中建筑》2011,29(9):150-153
鄂西南明清寺观是土家族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其理景艺术拥有自身独特的风格.该文从择址理念、建筑情境和庭院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鄂西南明清寺观理景艺术.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分析岭南士人的群体性格探索明清岭南士人园林的理景 艺术特征。从设计营造层面对岭南传统士人宅园的布局、掇山、置石、 理水、借景、装饰等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岭南士人园林"空间融透、 庭庭印和”、"掇山置石、余情丘壑”、"规则水形、内隐自然”、 "园景因借、情景合一”和"纳福世俗,中西合璧”的理景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西泠印社园林为理景分析对象,阐析了其园林布局及空间序列,总结出其依山就势、疏密有致、重视视觉关系、营造空间渗透、金石文化与园林结合等几方面的理景特色。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个方面对传统院落空间进行分析,一是从“空间”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空间的构成,空间的形态,空间序列和结构等;二是从传统院落空间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传统文化对院落空间的影响。通过对院落空间的分析,提出了对当代建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罗丹青  李路 《华中建筑》2009,27(11):153-155
该文认为羌族民居中的院落空间不同于中国传统民居中的院落空间,文章以三个羌族民居为例,对其院落空间进行分析.总结了羌族民居中的院落的三个特征:空间具有立体流动性,界面具有动态变化性,形成具有聚落的参与性.期望本文能丰富我们对院落空间的认识,对进一步认识羌族民居、聚落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的江南水乡聚落包括低乡聚落、高乡聚落及滨海聚落。过往研究较多集中于低乡及高乡区域,对滨海区域聚落形态及其成因的研究较少。文章基于“环境-人居”视角,结合潮汐对滨海地区环境的影响,从熬波煮盐、灶田垦殖、抗倭设防、沙岛求生等维度,剖析江南滨海地区传统聚落的形成过程,并揭示了团灶聚落、圩田聚落、墩汛聚落、宅沟聚落等4类典型传统聚落的形成机理及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张紫薇 《城市住宅》2022,29(1):105-107
宅院象征中国人的田园梦,是中国人住宅文化的精髓.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经济条件变好,对生活品质要求变高,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旅游更倾向于选择舒适自在、亲近自然的住所,故民宿特色院落应运而生.结合当地特有的文化和景观,通过合理设计与艺术布局,使民宿更好地体现主题性,让环境更加舒适优美,分析民宿院落的起源、发展及价值,探索其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柳林县众多传统商贸型聚落之一的穆村古镇,村落依山傍水,整体布局井然,建筑造型美观,气势雄宏。在吕梁市现存古代遗存中,穆村古镇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大型晋商文化古建筑群,至今仍保存完整,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穆村古镇的选址及成因、聚落格局特点、街巷肌理、院落形态进行挖掘与分析,总结出古镇的聚落特色和文化价值,以期为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也为同类型的传统聚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因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全球同声",对声景资源的保护及运用研究成为目前国内研究瞩目的新趋势。笔者以游牧文化下蒙族传统聚落空间声景观的自然生态与地域文化资源保存较完好的锡林郭勒草原为对象,通过对声音信息的归纳总结分类,探索不同时域下聚落空间的声景资源多样性及其珍贵的文化性。构建视觉与声音相结合的保护理念,通过Atmos制式的全景声运用,弥补传统聚落空间的研究在声方面的缺失。期望通过对传统聚落空间声景研究,为我国具有地域性传统居住空间的声景资源与利用研究提供方法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聚落空间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从院落营建、村落选址、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聚落空间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以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合理进行村落布局。  相似文献   

14.
杨海粟 《山西建筑》2009,35(34):21-22
对中国传统院落空间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核心特征,并就当前人居空间营建中采用传统院落组织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从而为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及地域特征的人居空间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滨海山地渔村聚落特征初探——以舟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基于舟山148个海岛渔村的基础调研,重点研究了滨海山地渔村的聚落格局、街巷空间和建筑群落特征,认为"适应自然、融入自然"是其聚落特征形成的核心所在。滨海山地渔村的聚落特征源于千百年来渔民生存智慧的累积,体现出与自然共生的独特人居文化。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挖掘和弘扬滨海山地渔村聚落自身蕴藏的"山·海·村·人"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对我国传统渔村规划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形态和布局特征,对村落空间的秩序及其精神内涵作了一定的解读,指出传统聚落的空间处理和营建体现了古人追求自然和创造舒适生活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经过西汉初期“无为而治”的酝酿积淀与武帝时期“崇尚有为”的人居大发展,西汉长安地区形成以都城为核心,苑囿、郊邑、农田相嵌套的圈层结构,而“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的水网系统是贯穿其中的人居发展支撑基础。在分析其依托自然水系立基的优劣基础上,结合二重证据与图示分析,以武帝前后为观察界点,探讨因应地区人居发展的长安地区水系营建。研究表明,在都市水利、漕运水利与农田水利功能目标指引下,以渭南地区凿陂丰水、沿渭地区赖渭穿渠与渭北地区泾洛引灌为重点进行水系建设,展现出在地化营建智慧。各区域因水系而成独特地景格局,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因凭水系而成的池苑绮错、邑景依傍、园野辉映的分区理景特征。  相似文献   

18.
林志强 《规划师》2006,22(12):85-88
聚落的空间形态是人地关系作用的结果,是当地居民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成、发展、扩散、整合的结果和反映,而文化的演变往往是难以逆转的.对广西传统聚落的空间意象的研究包含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环境六项元素,该研究有利于理解、保护和继承传统聚落的文化内涵,并对协调现代的人地关系、现代城市空间设计和人居环境营造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池中布岛是我国传统理水的特色。其起源于原始的山水崇拜和神仙思想,并逐步确定为“一池三山”的程式化传统理法,对我国乃至周边其它国家的造园活动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对池中布岛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成因的梳理,缺乏从岛屿理景角度的深入分析。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现存我国传统园林的岛屿景观营造案例,对岛屿理景的岛相、布局、建筑布置等具体手法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总结了我国传统岛屿的理景特色,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工程功用、园林活动、文化意义,借此窥探我国传统理水的特色,以期为当代风景园林实践中对于传统的传承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0.
池中布岛是我国传统理水的特色.其起源于原始的山水崇拜和神仙思想,并逐步确定为"一池三山"的程式化传统理法,对我国乃至周边其它国家的造园活动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对池中布岛的研究多集中于文化成因的梳理,缺乏从岛屿理景角度的深入分析.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现存我国传统园林的岛屿景观营造案例,对岛屿理景的岛相、布局、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