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青 《杭州化工》2008,38(1):15-18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与降水、场龄等因素有关.本研究结合国内外工程实例,介绍了不同场龄渗滤液具有代表性的处理工艺,并比较了这些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场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庆  樊霆 《浙江化工》2005,36(10):37-40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因受降水、场龄等因素影响,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本文结合国内外工程实例,介绍了不同场龄渗滤液相应具有代表性的处理工艺,并通过比较这些处理工艺的机理、处理效果及优缺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氮肥》2020,(4)
陕西润中清洁能源有限公司600 kt/a甲醇装置配套煤气化废渣填埋场2017年1月正式投用,经可行性研究,2017年5月渣场渗滤液开始返厂试处理并逐步实现常态化处理——渣场渗滤液一部分用于喷淋降尘和浇灌树木,另一部分返回甲醇污水站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简介煤气化废渣填埋场渗滤液的来源及组成,研究与分析利用现有甲醇污水站兼顾处理渣场渗滤液的可行性,提出生化处理渣场渗滤液的工艺方案和控制要点。实践表明,甲醇污水站生化处理渣场渗滤液,对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基本无不良影响,污水站运行稳定,污水站出水一直达标。本处理方案,操作简单、安全环保、运行成本低,不失为煤气化渣场渗滤液处理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许农 《安徽化工》2007,33(1):47-49
根据作者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结合目前我国卫生填埋场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选址、防渗工程、渗滤液处理、填埋场的环境管理要求、封场处理和生态恢复等工作重点提出了应注意的内容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月 《广东化工》2022,49(6):164-166
我国现存大量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威胁,需对其进行规范的封场改造,有效控制和处理填埋场污染物,减小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介绍了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封场改造的具体工程方案,包括生活垃圾堆体整治、填埋场气体的收集与处理、地表水污染的控制、垃圾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填埋后终场覆盖等,为我国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场整治及封场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早期建设的填埋场没有严格的防渗措施,通过采用封闭的垂直防渗系统补救,防止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继续向外渗透污染周围水体。本文以某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在该垃圾填埋场实施封场及生态修复工程后,根据填埋场内监测井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铅和锰检测值的变化趋势,分析该生活垃圾填埋场采取的地下水防渗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央环保督查的简易填埋场,在准确诊断填埋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就地封场、垂直帷幕防渗、渗滤液导排、DTRO一体化设备应急处理等整治思路,并按照相关工程规范与环保要求,设计了填埋场的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8.
《广东化工》2021,48(6)
为适应垃圾分类形势下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通过分析垃圾分类条件下填埋场填埋垃圾成分,研究填埋垃圾产生渗滤液量及性质,对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进行探讨。实行垃圾分类后,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减少,水质具有老龄化特性。厌氧氨氧化+MBR工艺处理老龄化填埋场渗滤液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垃圾分类后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不同场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庆  龚安华 《辽宁化工》2004,33(9):546-549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因受降水、场龄等因素影响 ,水质水量变化较大。针对不同场龄渗滤液呈现出的不同水质性状 ,结合国内外工程实例 ,相应提出了多种常用处理工艺 ,并通过比较这些工艺的机理、处理效果及优缺点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设计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文  郑侠 《广东化工》2004,31(1):55-57
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由垃圾堆体整形、终场覆盖、雨水收集与导排、填埋气的导排与处理、渗滤液收集与处理、安全与环境检测等系统组成。结合具体情况,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填埋场污染环境,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1.
管道泄露后引起流体能量迁移,渗流场对温度场产生较大影响.分析了渗流场与土壤温度场的耦合作用,采用有限容积法建立管道泄漏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换热数学模型,界定合理的边界条件,利用SIMPLE算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了管道泄漏前后大地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管道泄漏后,一定时间内管道附近大地温度场波动明显.随着泄漏时间的延续...  相似文献   

12.
王鹏  安山  高苗苗  刘冠华 《辽宁化工》2010,39(12):1285-1289
根据大量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研究区长6油层组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亚相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河口砂坝、席状砂以及水下分流间湾等六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河口砂坝微相是该区长6的有利储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是该区今后勘探的方向。沉积相分析师研究砂体分布的关键技术,沉积相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着对砂体分布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孔介质传热理论,建立海底土壤水热耦合控制方程.分析了海水温度和渗流速度对热油管道非稳态传热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海水渗流速度相对越大,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在渗流方向的热作用半径越长,垂直渗流方向的热作用半径越短,且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大,整个土壤区域平均温度升高,土壤温度场达到稳定所用时间降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两种垃圾渗滤液的估算方法,水量平衡法和经验公式法,并以滨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例,选择出一种适合当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估算方法。结果表明,经验公式更适合当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估算。垃圾填埋场废水主要是垃圾渗滤液,其产生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内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模和投资,正确的估算方法将对污水厂的建设提供很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平导管内颗粒料层中的热渗透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水平导管内填充颗粒料层中的高温气体渗流现象,采用局部非平衡假设建立了多孔介质渗流传热物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导管内填充多孔介质中的流速、气固温度和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高温气体对导管内颗粒料层的热渗透作用主要是在渗流入口端区域,增大入口渗流速度以及减少给料量,导致气固温度沿轴向下降速度减慢,热渗透深度扩大,热渗透作用区域内的物料温度水平提高。在热渗透作用区域,孔隙率对流场和压力损失有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移动颗粒反应器和输送机的设计与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热压罐工艺成型先进复合材料构件的温度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分析热压罐工艺传热路径和传热方式的基础上,从热压罐温度场、框架式模具温度场和构件温度场三个层次讨论了国内外热压罐工艺温度场的研究情况,指出框架式模具温度场、壁板级构件温度场和盒段级构件温度场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以经过混凝处理后的新鲜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恒定磁场和交变磁场对电解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磁场与交变磁场都能使垃圾渗滤液COD降低;使用恒定磁场和交变磁场处理垃圾渗滤液30min后再进行电解处理,相比单独用电解处理,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17%和12%,恒定磁场的效果优于交变磁场;在电解的同时施加0.2970T的恒定磁场和交变磁场,相比单独使用电解处理,COD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20%和25%,交变磁场的效果优于恒定磁场.  相似文献   

18.
刘彬  王美琪  闻岩  郝晓辰 《化工学报》2014,65(2):522-531
针对非均质移动颗粒床的换热过程,建立了其渗流换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COADI-GS算法,采用此算法对移动颗粒床的气固换热过程进行流热耦合数值模拟。通过对均质与非均质这两种不同移动颗粒床换热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的床内温度分布有较大差异,非均质移动颗粒床模型能更为准确地描述床层内的渗流换热过程。计算结果表明,供风压力的增加虽有利于熟料颗粒的冷却,但会降低回收风的温度;颗粒温度随床层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升高,近似为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空气为实验介质,对水平光管、横纹管、缩放管和螺旋槽管的强制对流传热进行了高压电场强化实验,研究了高压电场强化传热的一些基本规律。实验验证了当外加高压大于15 kV后,对强制对流传热有较好的综合传热效果,最大强化率达2.8,而阻力系数的增大倍数在1.5—1.9。并对横纹管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场协同的角度研究了速度场与温度场夹角对传热膜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速度、温度梯度的大小,及两者夹角的余弦值均会影响传热效果,在三者的值都是最大的位置,其传热膜系数也最大。  相似文献   

20.
用计算流体力学法建立热管生物反应器传热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和稳态法分别测量均相流体在热管生物反应器中湍流时的流场、温度场;从流体微元出发,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建立热管生物反应器的传热数学模型。实验与流体力学计算软件结果均表明,该反应器传热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并预测反应器内流体的流场、温度场等,为热管生物反应器的数学模型及放大提供基本传热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