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辊筒磨分批磨矿动力学模型和Φ250mm辊筒磨磨矿实验,建立了单位粉碎速率函数和分布函数的数学模型,对碎裂参数的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辊筒磨的力学模型,探讨了辊筒磨对物料的粉碎力、以及物料钳角、单位质量能耗等问题,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料层挤压粉磨通道截面收缩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分析现行料层挤压粉磨机理入手,阐述了通道截面宽度特征值数学模型,导出三种料层挤压粉磨截面收缩率表达式,提出在临界钳入压力角处,三种料层挤压通道的截面收缩率相等的论断.据此计算立磨、筒辊磨的临界钳入压力角,得出结论:筒辊磨临界钳入压力角θ03是筒径辊径比值k的函数,k→∞时,筒辊磨与立磨的临界钳入压力角相等.  相似文献   

4.
筒辊磨是当今水泥行业中先进的粉磨加工设备,它综合了辊压磨节能和球磨可靠与高质量的优点,本文对筒辊磨的工作原理、理论公式以及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推导,建立了新的筒辊磨工作受力分析模型;将物料的粉磨过程划分为破碎和碾压两个不同状态区间,按此受力状态,推导出了筒辊磨的主要设计参数的理论计算公式;结合工业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公式,给出了筒辊磨的主要参数的工程设计计算公式,并把一些复杂的计算公式以图表形式给出,便于工程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开炼机辊筒的结构及受力情况。在简化的条件下,以用料最省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辊筒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应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辊筒的主要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效果较为显著。辊筒是开放式炼胶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本文在辊筒结构简化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辊筒用料最省作为优化目标的数学模型,结合实际炼胶设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辊筒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新型卧式辊筒磨(HOROmill)辊压物料的受力进行了分析,并以2.7m辊筒磨的实测数据分析,探讨了辊筒磨主要几何参数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7.
辊筒磨及其粉磨动力学的修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辊筒磨是一种新型卧式挤压磨,本文阐述了该磨的工作机理,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探讨,并根据传统的粉碎理论和实测数据修改了粉磨动力学模型,为改进和完善辊筒磨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初步探讨了筒辊磨的粉碎机制。用实验证实了筒辊磨具有4大特点:中压、多次挤压、转速高和压大角大,因而具有效率高和能耗小的优越性,同时进行了筒烛磨粉磨产物的微观分析。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筒辊磨核心关键部件回转筒体功能、任务、工艺要求,系统阐述了从机械结构方面对构成回转筒体的筒节、内衬、衬板三者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失效准则(或结构破坏)以及结构参数进行研究,理清了筒体分析原则、计算理论依据,确定了适合筒辊磨筒体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为筒辊磨国产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云青  余海  黄庙由 《塑料工业》2000,28(6):25-27,38
本文介绍了用于塑料压延模拟仿真的数学模型。本研究主要根据Gaskell理论建立了牛顿流体对称过程的压延流变数学模型、非牛顿流体对称过程的压延流变数学模型;还根据机械计算方法建立了压延辊筒变形的计算及补偿方法的数学模型。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基本满足塑料压延加工过程模拟仿真的要求,并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从数学思想、现代技术和数学软件、数学建模三个角度,对数学教学创新方法进行剖析、探索。  相似文献   

12.
脱除烷烃中少量芳烃的模拟移动床吸附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烷烃中少量芳烃的模拟移动床吸附动态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用模拟移动床稳态和暂态吸附模型进行了拟合计算,传质采用线性推动力模型。结果表明:在文中的实验条件下,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可以达到将烷烃中的少量芳烃分离的目的。无论是稳态模型还是暂态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都与实验值相符,且2个模型分别得到的轴向扩散系数和总传质系数相接近。在文中的实验条件下,总传质系数随切换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以上实验与计算结果为在直链烷基苯的生产过程中,降低循环烷烃中芳构化物的质量分数,实现延长脱氢催化剂的寿命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热裂解制乙烯裂解炉的工艺数学模型和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乙烯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发展状况作一概述。按对反应管轴向和径向处理的方法,裂解炉的工艺数学模型可分为一维模型和二维模型,对一维模型与二维模型的模型假定、主要公式及研究现状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于拉挤模具内的热传递和固化数学模型,以及以模型为基础的计算机仿真程序。对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拉挤工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介绍了光催化反应器数学建模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围绕建模的4个关键因素,即光源模型、辐射能传递模型、反应动力学模型、传质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建模理论的分析,指出了光催化反应器数学建模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一种计算炭材料生产工作配方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计算炭材料生产工作配方的新方法,把计算炭材料生产工作配方归结为一种非线性规划问题。文中给出了用于计算炭材料生产工作配方的通用数学模型,介绍了求解该数学模型的常用方法,并以MAT-LAB软件为工具示范了应用计算机求解该数学模型的过程,最后对该数学模型中的目标函数、各粒度级料配比的下限和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for the simultaneous optimal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fossil fuels and alternative fuels in cement production. The aim is to offer a generic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that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case specific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 that can assist the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presented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a cement plant operation. The final formulation is a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that aims at minimizing the overall operating cost. A realistic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which demonstrates the usefulness of the proposed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19.
Hydrogen utility consumption minimization is one of the key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refinery operating costs. Process integr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widely accepted as an effective tool for reducing hydrogen consumption. To date, various pinch based conceptual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Applying the pinch analysis is simpler than solv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nch simplification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has seldom been addressed. In addition, existing pinch analysis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rare but realistic cases of threshold problem. In this article, the original mathematical mode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inch concept by proving simplified equivalent formulations. A mathematically rigorous systematic targeting approach is then obtained by mathematical deduc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combines pinch insight with a rigorous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technique. The proposed method addresses both threshold and pinch problems, and initially the analysis is restricted to systems with no purification unit.  相似文献   

20.
闪蒸是聚丙烯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单元操作,本文首先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学描述,建立了闪蒸过程的数学模型。然后将工业实测值与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分别对生产负荷、聚丙烯粉料颗粒直径、闪蒸压力、闪蒸温度、物料平均停留时间等项影响闪蒸气化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与工业实测值吻合良好,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