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曙光油田超稠油主要沉积的两套储层的四个主力区块进行吞吐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TARS热采数模软件对9~12周期不同注汽强度进行了研究,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利用优选法和数模相结合对注汽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给出了科学合理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辽河油田曙一区兴隆台油层为互层状超稠油油藏,是主要的储量接替和产能建设区域。该区域储层发育差,低周期吞吐效果较差。通过对互层状超稠油油藏影响开发效果因素的分析研究,寻求注采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现场应用表明,通过注采参数的优化设计的应用,油藏的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杜84块兴隆台超稠油油藏自1997年采用正方形井网、70m井距直井部署开发。2003年以来在10m以上的厚层和巨厚块状油藏规模实施水平井,取得显著效果,但部分薄互层状油藏还未得到有效动用。通过重构地质模型,落实剩余油潜力,在薄油层中开展水平井部署研究并推广实施,取得较好效果,使区块储量得到充分动用。  相似文献   

4.
超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有着上产快、递减快的特征,杜84区块兴隆台超稠油油藏每年依靠大量的新井产能建设保证产量规模,近年随着新井逐步向区块边部扩展,油藏发育变差,产能建设效果逐年变差,本文针对区块边部薄互层状油藏存在的纵向动用不均、汽窜严重等矛盾,提出实施整体注汽辅助调剖等措施,油井生产效果明显提高,对薄互层状超稠油油藏开发改善生产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鲍继红 《当代化工》2012,(9):895-897,918
兴隆台超稠油油藏因为原油粘度高、纵向及平面上非均质性、井距近等因素影响,井间汽窜干扰、周期吞吐时间短等矛盾突出.为此,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将高温暂堵调剖和驱油助排结合,研发了调剖助排技术,现场应用后,在抑制汽窜的同时,降低产出液粘度,改善了吞吐效果.在超稠油吞吐开发领域内,实现了整体的工艺创新.  相似文献   

6.
单家寺区块油藏为稠油油藏,利用水平井开发特超稠油油藏具有吸汽能力强、注汽质量高,产液能力强,热损失小、周期油汽比高的特点,最终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根据所钻井的施工难点,形成了一套钻井施工方案,为后续该区块安全施工提供了一定技术保障,为稠油油藏水平井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油气开采的逐步深入,寻找到适合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保证稳产高产成为了石油行业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主要结合曙一区开发现状对目前国内主要的几种超稠油开发方式进行比较、探讨。  相似文献   

8.
曙光油田稀油区块1975年投入开发,经过30多年的开采,现已进入开发后期。随着开发的深入,储层的敏感性对开发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由于地层中的黏土含量过高,当注入地层中的水质与黏土矿物质遭遇时,会出现水敏效应,出现水化膨胀,进而堵塞地层孔隙,降低渗透率,导致注水井注水压力升高,造成注不进,从而影响稀油开发效果。水井防膨预处理技术采用一种新型黏土防膨剂,能够减少地层粘土表面的负离子,通过电荷进行离子交换,从而使水敏性膨胀粘土转化为非水敏性膨胀粘土,抑制黏土矿物遇水膨胀,保证注水压力的平稳。  相似文献   

9.
杜813块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出现油井吞吐周期短、注汽干扰现象逐步加剧、出砂严重、井下技术状况差、吸汽不均、低周期开发效果较差等一列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块的有效开发.经过系统认识油藏特征,分析开发特点,认清了区块油层发育情况及开岌规律,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水平井一直井组合注汽、大修挤窜恢复井网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油井周期产量,提高了区块采油速度.  相似文献   

10.
油藏地质条件和水平井设计参数是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水平井的设计及应用还受到经济条件(油价)的制约。本文以D84块层状超稠油油藏为例,通过实际资料统计分析、数值模拟计算及经济评价研究,确定了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此类型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的技术经济界限,并在相应区块得到成功应用,经济有效地提高了层状超稠油油藏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1.
付明 《山东化工》2012,41(7):64-65,70
重质超稠油油藏一般具有原始地层温度相对较低、黏度高、凝固点高、胶质沥青含量高等特点。加之油层自身发育差及钻井泥浆污染等原因给新井投产首轮注汽压力平均为15.3 MPa,最高达16.5 MPa。注汽压力高导致注汽干度低,油井吸汽能力差,油层不能得到充分动用。通过对曙一区杜84块等超稠油新井应用多脉冲加载压裂技术进行注汽前油层预处理。加强对火药量、燃烧速度以及解堵剂配方等进行有针对地控制和调整,有效解决了超稠油新井因注汽压力高、注汽干度低严重影响开发效果的问题,使新井实现顺利投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互层状超稠油油井出水现状,对油水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油水分布成因进及油层分布控制因素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油井出水原因分析,确定了边、顶、底及夹层水分布区域及范围。针对不同油藏,不同出水类型,形成了机械堵水、管外封窜、大修内衬等一系列综合堵水技术。为曙光油田互层状超稠油的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并已经形成规模,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曙一区杜84兴隆台西区块的研究,针对该区块两低一高的实际矛盾,借鉴稀油注水方式,大胆提出实施大井组五点法注汽试验的设想,本项目试验成功,将解决部分超稠油井高周期吞吐负效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超稠油开发水平井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平井生产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水平段动用不均成为水平井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用同心管注汽工艺技术,根据水平段井温测试曲线合理设计出汽口位置及排量,在井口实现对配汽量灵活调整,实现对水平段不同部位同时注汽,使水平段动用程度得到较大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水平井扩大生产规模,维持油田稳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稠油选配注技术是蒸汽吞吐技术在现场应用中的一项重要配套技术,其作用是提高注入蒸汽有效利用率和油层纵向动用程度,从而达到提高稠油井最终采收率和经济高效开发稠油的目的。在曙光油田从1991~2003年使该技术逐渐成熟完善,并且把各种选配注技术系统化,从而提高了选配注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扩大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杜229块是辽河油田"九五"期间重点产能建设区块之一,属典型的中厚互层状超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中后期,周期产油量与油汽比逐年递减,通过开展油藏剩余潜力分析,落实油层平面及纵向动用状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区块二次评价,以复合吞吐技术辅助组合式注汽技术为主体,不仅实现了区块稳产,而且实现区块重新上产,并且有望实现区块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姜晓波  宋文皎  张蕾  韩昭海  孙睿 《辽宁化工》2011,40(7):750-752,755
中国稠油及超稠油资源量约有250亿t,约占我国石油总资源量的28%,现在已探明的稠油及超稠油稠油可采储量约有12亿t,占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的7.5%。稠油开采技术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稠油甚至是超稠油开采将在今后的国家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于处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胜利油田乐安油区同样如此,其常规开采方式为热采,所以对于乐安油田草西南超稠油区块热采技术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地层自生气体增能技术在互层状超稠油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曙光油田杜813兴隆台互层状超稠油藏地下存水率高,油层纵向动用差异大,油井近井地带原油采出程度较高,地层压力低等矛盾,研制了地层自生气体增能技术。室内实验表明该技术在地下产生CO2和NH3,不仅可以补充地层能量,降低原油黏度,还具有稳定黏土矿物的作用。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措施油井平均吞吐周期12.1个,措施后注汽压力不同程度得到提高,周期采注比及油汽比提高,油井吞吐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特油公司两个主力区块从1997年开始先后采用两套开发层系、70米正方形井网直井蒸汽吞吐开发,通过多年大规模产能建设,直井井网已覆盖全区.2008年之前,10米以上的厚层和巨厚块状油层水平井已实施完,取得显著效果,针对互层状油层井间、层间潜力,开展水平井部署研究与应用-为超稠油持续高效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超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河油田曙I区社84污水处理站含超稠油污水为对象,选用最新研制开发的HL-005高效除油剂,研究了药剂浓度及复合比例对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现有工艺条件下,使用该药A与C两组分复合先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A与B两组分复合对预处理后的水质进行净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完全达到水质净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