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对微型桩基础抗拔承载机理及其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微型桩单桩抗拔承载力可由桩身自重和桩周侧摩阻力相加组成;二次注浆有利于提升微型桩抗拔承载力,在进行微型桩抗拔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二次注浆的提升作用;群桩基础中布置斜桩可采用10度倾角;由于承台对上拔荷载的重分配,在上拔荷载作用下,角桩承力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本次试验条件下,微型桩抗拔群桩效应系数可取0.7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
微型桩因其受力性能好及施工优势逐渐应用于输电线路杆塔基础,但群桩基础承载性能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黄土地基微型群桩现场静载试验,研究了桩数和桩间距对微型群桩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极限承载力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桩间距、桩倾角对微型群桩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桩数、桩间距及桩倾角增加,微型群桩抗拔承载力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结合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可得黄土地基微型群桩的桩间距建议值4d,桩倾角建议值10°,群桩抗拔效应系数建议值0.80。  相似文献   

3.
灌注细石混凝土微型桩基础上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对灌注细石混凝土微型桩基础抗拔承载机理及其抗拔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本次试验条件下,微型桩单桩抗拔承载力可由桩身自重和桩周侧摩阻力相加组成;由于承台对上拔荷载的重分配,在上拔荷载作用下,角桩承力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微型桩群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可以通过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乘以桩数和群桩效应系数计算得到,本次试验条件下,微型桩抗拔群桩效应系数选取0.75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微型桩抗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广龙  方乾  苏荣臻 《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1):1788-1793
微型桩具有布置形式灵活,施工机械小型化,经济环保等优点,针对杆塔基础交通不便、环保要求高、地质情况差等工程特点,微型桩的优势在杆塔基础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承受上拔荷载是杆塔基础的主要功能之一,而以往对软土地基上微型桩抗拔特性的研究较少。通过软土地基中微型桩单桩和群桩的抗拔试验,研究施工工艺对微型桩单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实测单桩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研究微型桩荷载—位移特性、群桩效应系数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注浆工艺能显著提高微型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有效地减小抗拔桩位移;由于二次注浆对桩周土体加固作用,群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呈"缓变型",桩土共同作用的群桩效应明显,实测群桩效应系数相对较小,这对于软土地基上杆塔基础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上微型桩抗压和抗拔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微型桩(Micropile)和常规钻孔灌注桩相比,具有单位体积混凝土承载力高、施工场地小、适用各种类型的土、布置形式灵活等特点,可以用做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本文通过软土地基上微型桩的单桩、群桩抗压和抗拔现场试验,研究其荷载-沉降特性、群桩效应、施工工艺等,以期为微型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认为:单桩荷载-沉降曲线是缓变型,属摩擦桩,可以以2 0mm沉降量对应的荷载作为桩的极限承载力;可以以2 0mm~3 0mm上拔量对应的上拔荷载作为单桩极限上拔荷载;斜桩可以更好地承担上拔荷载。  相似文献   

6.
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三组设置斜桩的微型桩群桩进行数值计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布置斜桩时,群桩的抗压、抗拔以及水平承载力相比于未设置斜桩情况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分析,斜桩的设置对2×2群桩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3×3群桩次之,4×4群桩最小,本文的数值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苏荣臻  王宝齐 《山西建筑》2011,37(25):73-74
选择佛山地区典型软土地基条件,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对微型桩单桩及群桩基础抗拔承载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微型桩群桩基础具有良好的抗拔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工程需求,可在今后工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3桩等边三角形承台原型群桩基础的4次斜向抗拔、2次垂直抗拔和5次单桩垂直抗拔试验,绘制了相应的荷载位移关系曲线。依据地基变形特点和曲线变化特征,建议采用具有明确物理特征的H-(△x/△H)曲线判定螺旋群桩基础水平方向极限荷载,垂直方向抗拔极限荷载依据单位荷载的桩顶位移变化率、桩顶位移增量以及地基变形特征判定,并讨论了群桩基础在斜向荷载和垂直荷载上拔过程中的群桩效率。试验表明:抗拔群桩基础的群桩效率与外荷载的作用角度有关,斜向抗拔螺旋群桩基础的群桩效率小于垂直抗拔群桩基础的群桩效率,荷载水平分量加快了该种群桩基础的上拔破坏,斜向抗拔群桩的极限破坏荷载和极限位移要小于垂直抗拔螺旋群桩基础。  相似文献   

9.
周晓刚  杨启安 《建筑结构》2021,51(6):135-138,134
抗拔载体桩通过将纵向钢筋伸入载体内,在抗拔受力时可充分发挥载体的锚固作用,显著提高其抗拔承载力.对抗拔载体桩的抗拔承载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一实际工程进行了抗拔载体桩的单桩和群桩抗拔静载试验,研究其单桩受力和群桩受力时单桩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拔载体桩单桩承载力较相同尺寸的普通直杆桩有较大提高.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适合抗拔载体桩单桩抗拔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国内多个项目进行比对,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屈伟  朱锐  居俊  苏荣臻 《建筑科学》2020,36(1):98-105
随着国家电网建设向西部发展,高压输电塔线路不可避免地经过黄土地区,微型桩基础由于其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得到广泛运用。依托甘肃黄土地区2个试验场地16组微型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实测荷载-位移曲线,分析了下压荷载和上拔荷载、浸水和未浸水、微型单桩基础和群桩基础等不同工况下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黄土湿陷性对微型桩基础破坏模式具有显著影响,浸水后的黄土地基微型桩基础均呈较为明显的陡降现象;在上拔荷载作用下,浸水后的微型群桩基础群桩效应显著;此外,微型桩基础承载力受黄土湿陷性影响较大,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取折减系数为0. 24。试验所取得的相关经验与成果可供黄土地区相关工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靳军伟  郭院成 《工业建筑》2012,42(2):97-100,106
无砂混凝土小桩后处理技术,对于处理软弱路基以及进行高速公路拓宽,具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其工后效果。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粉喷桩和无砂混凝土小桩的受力、路基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变化以及路堤的变形特点,验证了其使用的有效性。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了该技术使用时土体的适用条件,并分析了粉喷桩以及无砂混凝土小桩在不同桩长、桩间距情况下的沉降、孔压以及桩土应力比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扩孔微型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和变形性能,在有无扩孔、不同扩孔深度、不同扩孔孔径、不同扩孔材料4种参数下对微型桩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计算得到了扩孔微型桩桩身弯矩和侧向位移,并分析得到了不同扩孔参数下微型桩的桩身弯矩与侧向峰值位移对应的埋深位置及桩身弯矩与位移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扩孔微型桩桩身峰值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土体表面位置,并随桩深不断减小,扩孔后微型桩桩身峰值弯矩和峰值位移增大;随着扩孔深度的增加,桩身峰值位移和桩身峰值弯矩也增大,并且桩身峰值弯矩最大值点有向下移动的趋势;所得结论可为地震作用下扩孔微型桩受力和变形性能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为新型半整体式桥台桥梁中扩孔微型桩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胡明  雷用  李林  陈平 《重庆建筑》2012,(12):15-18
微型桩具有直径小、造价低、施工简便等优点,所以它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主要从微型桩承受竖向荷载、承受水平荷载以及微型桩为抗拔桩、微型桩的稳定验算四个方面总结微型桩计算方法的研究成果,并据此提出了微型桩的应用在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微型桩支撑引板的无缝桥受力性能,进行了这种新型无缝桥的试设计,采用MIDAS/Civil建立了考虑微型桩 土相互作用的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试设计桥与原桥在恒载作用、汽车荷载作用、引板沉降下的受力行为,以及温度作用、收缩徐变效应、引板与接线路面间伸缩量下的受力行为;采用模态分析和地震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桥梁自振特性和地震响应。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试设计桥的主梁边跨正弯矩减少,同时引板沉降减少;微型桩的约束作用会使主梁在升温、降温、收缩徐变作用下的轴力增大;试设计桥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位移反应减少,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该研究成果可为微型桩支撑引板的无缝桥设计提供借鉴,对该新型无缝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微型桩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挡结构,施工快捷且经济合理,常用于边坡支挡中。该文运用结构力学和弹性地基梁理论,并以贵阳市环城路某段边坡工程为案例,讨论了不同形式的微型桩在计算时的受力方式和运用条件,得出微型桩的位移和内力。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原则,工程最终采用了双排钢管桩进行支挡,为边坡阻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冯君  何益 《工业建筑》2011,(Z1):414-417
微型抗滑桩作为一种新型支挡结构,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实践中。综述了微型抗滑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性能研究,包括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相比于传统等截面抗拔桩,桩侧注浆抗拔桩和扩底抗拔桩能大幅提高抗拔承载力,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前景。笔者开展了有效桩长19 m的桩侧注浆抗拔桩和扩底抗拔桩的极限载荷对比试验,各3根试桩,均加载至极限破坏状态,同时开展桩身轴力与变形量测。从荷载位移曲线、桩身轴力分布规律、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等方面对两种桩型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表明,两种桩型相比于等截面抗拔桩的承载力提高机理不同:桩侧注浆使得有效桩长范围内各层土桩侧摩阻力普遍得到增强,实测桩侧摩阻力比勘察建议值提高33%~73%。扩底抗拔桩中等截面段侧摩阻力的发挥与勘察报告建议值相当,扩大头提供的抗拔承载力随加载值的增大而逐步发挥,在最大加载值时,扩大头承载力达到总加载的55%,超过等截面段桩侧摩阻力,扩大头的存在对于提高抗拔承载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杭州萧山一工地未注浆与注浆试桩抗拔静载试验的基础上,发现抗拔桩经过桩端后注浆可显著减少桩端位移,极限抗拔力至少提高25%,最大桩身拉伸量占桩顶上拔量的91.5%。注浆与未注浆桩的桩身轴力都随深度逐渐减少,桩端轴力始终为0;浆液上返高度16.9m范围内注浆桩侧摩阻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最大提高幅度为83.3%;在利用浆液上返高度公式计算注浆抗拔桩竖向增强体高度和考虑桩身自重的基础上,提出桩端后注浆抗拔桩承载力的估算公式。通过反分析计算,未注浆桩抗拔折减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65~0.80,注浆桩侧阻力增强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33~1.83,计算方法与结果可供初步设计与实际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人工挖孔嵌岩扩底抗拔桩设计机理、抗拔承载力计算、桩身配筋、检测等四个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在此基础上,并把嵌岩扩底抗拔桩与常规抗拔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场土嵌岩扩底抗拔桩更经济合理,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