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人本之道为核心,从广场设计、广场设施布置、广场景物设计等角度阐述了广场与人的活动的紧密联系,指出人在广场中停留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既是广场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评价广场设计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2.
浅谈现代城市广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介绍了城市广场的产生及其形式,功能的演变,并通过两个城市广场实例的分析,提出了对现代城市广场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由广场舞扰民说起,为了降低该类负面影响,首先对休闲广场的种类、特点、设施、活动人群构成及主要活动内容分别做了实地调查;分析了人群活动带来的噪音、环卫等各种负面影响;针对城市休闲广场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外城市广场不同时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阐明广场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使用目的和城市设计有密切的联系,并结合以上因素分析中外城市广场的发展与差异.  相似文献   

5.
城市广场是表达城市岁月的突出节点,塑造特征鲜明的广场性格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关键。通过建筑师对广场各构成因素的把握,运用理性的设计方法,使城市广场由客观形象表达其寓意内涵,让人们感知广场性格,进而增强城市的可印象性。本文以哈尔滨市三个形态、功能、地理位置各异的广场为例,从城市文脉、人的行为、空间构成等方面对广场性格的塑造作出简要的分析,控求条例现代生活需求的城市广场创造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体闲娱乐广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地分析了广场的作用,针对广场的不同要素,提出了现代体闲广场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7.
比例是部分对全体在尺度间的调和.城市广场的性质不同,其活动内容和活动对象不同,绿化要求也不同,从而影响到广场的绿化面积比例.广场性质是其绿化面积比例的决定性因子之一.笔者以13个城市的58个城市广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性质广场的绿化面积比例进行了定量分析,针对目前已经出台的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条例和办法中有关城市广场绿化面积比例的指标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绿化面积比例和功能布局满意度的实地调查结果,探讨了指标指导和异质异标原则、绿量补偿、水平和竖向双重评价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城市广场的“表层功能”和“潜在功能”,通过对城市广场方面存在问题的各种不同解决方式的介绍,试图将人的行为、历史性建筑和环境融入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中,并使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与旧有城市商业中心的改造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简略的介绍了城市与广场的关系,论述了广场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必要性,以合肥市为例,重点探讨了城市广场的尺度与比例以及城市广场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智能化公交报站器的设计方法。通过安装在车辆前面的CCD摄像头获取车行方向站台周围的标志性景物图像,经过图像处理获得地理信息数据后,与数据库中的上下行各站点图像数据进行比对,判断具体到哪个车站,然后启动语言播报及LED屏提示系统,具有智能化实时特性,研究包括图像数据库的建立、图像处理过程、语言播报及LED显示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基于泰森多边形,以公交站点服务区内的所有乘客平均步行到站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了一种常规公交站点布局优化模型。首先,分析了公交车乘客乘车习惯与泰森多边形的性质,论证了将泰森多边形的概念引入到公交站点服务区的可行性;然后,介绍了泰森多边形的生成算法,以及对优化区域进行分区的操作流程,并以此构建了优化模型,建立了乘客选择公交出行的比例与步行到站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在备选站点中选择满足目标条件的站点做为最终确定的公交站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实践性和科学性。研究结果表明:泰森多边形的特性与公交站点服务区所具备的性质极其相似,将泰森多边形应用到常规公交站点的优化研究中,可以解决公交站点的布局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公交专用道施划的公交客流影响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专用道虽能有效地保障公交优先,但其对公交乘客产生的巨大吸引力,能够引发公交网络中局部区域的客流转移,对公交运营造成影响.为准确获取该变化的具体范围及程度,结合公交出行特征,在改进后的公交换乘网络基础上,提出一种重叠社团结构检测算法以确定出专用道的可影响范围,并进一步利用改进后的公交站点网络,利用Djkstra算法提出影响模型以计算具体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实际调研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公交网络中线路间的相互联系是专用道影响的基础,而换乘条件是限制其影响的重要因素.与专用道站点之间具有至多一次换乘关系的站点集构成了专用道的影响范围,乘车资源及环境则决定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可对既有专用道进行评估及其进一步施划.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线路时空信息的残差神经网络预测公交到达时间

#$TAB

杨超,茹小磊,胡斌*

(同济大学 交通工程学院 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804)

中文说明:

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如果能提前知道准确的公交到达时间,乘客就可以有效地安排出发时间。本文提出一种机器学习方法,RTSI-ResNet模型,来预测公交到达目标车站的时间。利用残差神经网络框架对公交线路时空信息进行建模。研究发现,两站点之间路段的公交行程时间不仅与同路段前一班次公交行程时间存在相关性,而且与临近的上下游路段的公交出行时间也存在共同的变化趋势。从包含目标路段的正反方向公交路线中提取公交出行时间和车头时距两个特征,构成公交路线时空信息,综合反映道路交通状况。对深圳公共交通系统10号公交线路的轨迹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RTSI-ResNet模型优于其他著名的方法(如RNN/LSTM、SVM等)。特别地,当公交车与目标车站的距离越远时,预测精度的优势越明显。

关键词:公交到达时间预测; 线路时空信息; 残差神经网络; 递归神经网络; 公交轨迹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的公交车到站电子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公交车到站电子预报系统,它采用“接力棒”传输形式将公交车到站信息在各车站牌之间进行通信,并在车站LED显示屏上将公交车到站信息预报给侯车人.这一方法提高了公交车的服务水平,且能降低其装备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轨道交通接运公交线路的最优布设方案,兼顾乘客和公交运营企业的利益,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算法。算法以乘客延误最小化和公交线路行驶时间最短为基础,给出了接运公交线路的具体生成示例。以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和刘家窑站的接运公交线路布设方案为例进行分析,将生成方案与遗传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启发式算法比遗传算法更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令牌传递总线送取方法的多处理机系统,并对系统的连接和组成也作了较详细的论述。这种设计结构,处理机是独立的。它使用了一种简单并行的总线结构,因而它具有确定的响应时间,良好的模块性和容错能力以及支持处理机进行自动重构的高性能。  相似文献   

18.
浆粕生产过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AN)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成功地研制了浆粕生产工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该系统由一个主站(PC总线工业控制机)和五个从站(CAN总线测控装置)组成,主站监督和管理所有从站,从站检测和控制蒸煮过程的温度和压力。该系统提高了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浆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轻型客车气动特性的影响因素,以某国产轻型客车1∶5简化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前端过渡半径改变后轻型客车的气动阻力和气动升力,得到其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前端过渡半径对轻型客车的气动特性有很大影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通过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的方法确定最佳的过渡半径。计算和分析的结论可以为轻型客车的减阻研究、造型优化和新车型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众公共交通高峰期部分站点上车难等问题,通过分析一卡通大数据来推断上车站点客流,提前预知客流分布状况,以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压力.本文采取了一种基于IC卡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数据模型来推算上下班高峰期公交线路站点的客流,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包括开行区间车、大站快车等改善交通运营的相关措施,为城市交通部门的公交线路设计和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引,确保城市居民日常乘车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