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为增容剂制备了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复合材料.采用DSC表征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用WDW3020微控电子万能实验机、XCJ-40电子冲击实验机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与氯化聚乙烯(CPE)增容PVC/PP共混体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EMMA能显著改善PVC与PP的相容性。当增容剂用量为9份时,与未增容PVC/PP体系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191%,70%,41%;与CPE增容PVC/PP体系相比,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44%,39%,12%。  相似文献   

2.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是一种类似橡胶弹性体的热塑性聚合物。由于它极好的柔软性、强韧性和优异的耐热耐低温性、耐臭氧和耐天侯老化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多种树脂或橡胶可与其共混进行改性。通过加入增容剂,引入能相互作用的基团等方法使共混物的相容性提高,进而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聚氯乙烯/聚丙烯酸共混体系增容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氯乙烯的化学反应制备了丙烯酸代聚氯乙烯,用此与丙烯酸共聚,合成了聚氯乙烯接枝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利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用此接枝共聚物作为PVC/PAA供混体系的增容剂;利用DSC等实验方法研究了PVC/PAA增容体系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能够显著提高聚氯乙烯与聚丙烯酸的相容性,当接枝率为0.57时,增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酯)(HBP))对聚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PP/PVC/PP-g-(St-co-MMA)]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的用量对PP/PVC(80/20)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剪切应力、剪切速率和温度对PP/PVC(80/20)共混物熔体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P/PVC/PP-g-(St-co-MMA)(80/20/6)共混物中加入1份HBP时,就可以很好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同时使熔体表观黏度达到较小值。该共混物熔体属于假塑性流体。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PP/PVC/PP-g-(St-co-MMA)的界面粘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5.
以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为增容剂,将十二烷基苯磺酸热掺杂的苯胺/邻甲氧基苯胺共聚物〔P(An-co-oAs)-DBSA〕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共混制得P(An-co-oAs)-DBSA/LLDPE/EAA导电共混物,研究了EAA用量对共混物的导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AA与LLDPE的质量比为30/70时,共混物的电导率最佳,随着EAA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增加,扯断伸长率降低;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EAA在共混过程中对P(An-co-oAs)有一定的二次掺杂作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EAA对共混体系有良好增容作用,同时发现EAA用量过多时会对P(An-co-oAs)-DBSA产生包覆作用,这对共混物的导电性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MBS对PVC与线型SBS、星型SBS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测定了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应力一应变行为、动态力学性能以及共混物的形态结构,讨论了共混物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MBS与SBS有协同增韧效应,显著地提高了共混物的韧性。  相似文献   

7.
就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共混体系改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总结。PVC/PE共混体系改性方法主要有添加增容剂或相分散剂,交联剂和相分散剂-交联剂协同作用。这种相分散-交联协同作用在改性PVC/PE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效果。这不但为实现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等回收塑料的不需要分拣而直接再生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还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PVC/PE共混体系中增容—交联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 PVC 和 PE 共混体系中增容剂(CPE),交联剂(DCP、DAP)及 MgO的作用,发现在 PVC 和 PE 共混体系中单独使用 CPE 或 DCP 增容效果并不太好,而CPE 和 DCP 同时使用则比单独使用效果好,如果再进一步在 PVC-PE-CPE-DCP 体系中加入适量 DAP 和 MgO 则 PVC-PE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的改善更为明显,根据这些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不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糸中的增容—交联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系列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不同的丁腈橡胶(NBR)作为丁苯橡胶(SBR)/聚氯乙烯(PVC)不相容共混物的增容剂,研究了SBR/PVC/NBR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动态黏弹仪研究了该硫化胶的形态结构与相容性。结果表明,结合丙烯腈质量分数为20%~26%的NBR是SBR/PVC的优良增容剂,可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使SBR相和PVC相达到微细均匀化分散,并在两相之间形成了界面层,使得增容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氯乙烯—丙烯酸丁酯(VC/BA)共混物作为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物的增容剂,通过冲击实验、拉仲实验、动态力学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共混体系性能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Brabender流变仪测定了VC/BA共混物增容PVC/HDPE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VC/BA共混物是PVC/HDPE共混体系的良好增容剂。在一定范围内,VC/BA共混物与HDPE对PVC有协同增韧效应。vC/BA和HDPE的加入改善了PVC的塑化和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两亲性超支化聚(胺-酯)(A-HPAE)对PVC/PP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其用量对PVC/A-HPAE/PP共混体系力学性能和复数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C/PP共混物中加入2份(质量份,下同)A-HPAE时,能很好地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26.18mPa和18.72%,比未加的分别提高了107.67%和34.68%;共混体系的绝对复数黏度随着A-HPAE用量的增大而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A-HPAE增强了PVC和PP之间的界面黏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中分散相的尺寸。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原位微纤化技术和反应增容,制备了含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以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原位微纤化共混物(MRB).探讨了原位成纤作用下,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PE-g-MAH)用量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含4份PE-g-MAH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特性和共混物形态.结果表明,成纤和增容双重作用对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都有提高,而冲击强度有所下降;微纤对基体聚乙烯结晶有促进作用且注塑共混物比拉伸共混物更明显.HDPE与LLDPE发生了共结晶;拉伸共混物中的微纤比注塑共混物中的微纤长.  相似文献   

13.
PVC-C/PVC/MBS三元共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化聚氯乙烯(PVC-C) /聚氯乙烯(PVC)与抗冲改性剂MBS[聚丁二烯(P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及苯乙烯(St)按枝共聚物]的二儿共混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用量的增加而上升,在PVC-C/PVC=50 /50(质量比)处有一拐点。共棍物的拉伸强度、弯曲模量随PVC-C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而冲山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随PVC-C用量增加而下降。共棍物中随PVC-C用量增加,塑化能力增强,平衡转矩上升。不同的加工助剂可降低共棍物熔体黏度,改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聚对苯二甲酸醇酯(PTT)的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万能电子试验机等对共混体系的热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测得PET/PTT共混体系只有1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损耗峰,表明在非晶区完全相容,其中纯PET的Tg为84℃,纯PTT的Tg低于50℃; 而双重熔融峰及热结晶峰宽化现象的出现表明,共混体系在晶区是部分相容,各组分倾向于分别进行有序化排列、单独结晶,其中纯PET的熔点为256℃,纯PTT的熔点为229 ℃;共混体系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随PTT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当共混比例接近时体系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有所下降,共混比为5/5时的拉伸模量和拉伸强度分别低达1098MPa和51MPa。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酯)(HBP)对ABS/聚氯乙烯(ABS/PVC)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讨论了HBP用量对ABS/PVC(80/20)和相同量HBP对不同比例ABS/PVC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BS/PVC共混物中加入HBP,可以有效改善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加入2份HBP时,ABS/PVC(80/20)共混物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HBP,共混物拉伸强度快速下降,而共混物冲击强度单调下降;不同比例ABS/PVC中加入2份HBP共混物拉伸强度比未加入HBP共混物拉伸强度增加,但共混物冲击强度减小。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结果证明了HBP增强了ABS/PVC的界面黏结作用,减小了共混体系的相分离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和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对蒙脱土(MMT)改善PVC/PS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发现,PVC/PS为不相容的共混体系,但通过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将MMT引入PVC/PS共混体系后,分散相PS在PVC连续相中的分布变均匀,两相的相容性有了明显的改善;MMT加入PVC/PS共混体系后,两种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的差值由22℃左右最低减小到7℃,说明MMT能明显改善PVC/PS共混物的相容性,但对力学性能的改善并不是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聚丁二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PB-g-MMA)核-壳改性剂。将PB-g-MMA、聚氯乙烯(PV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160℃下熔融共混,制得橡胶含量为16%(质量含量)的一系列的橡胶改性PVC/PMMA共混物。研究了基体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宽组成范围内PVC和PMMA是相容的,并且当PVC含量较少时,共混物以脆性方式断裂,银纹是其主要的形变机理;当PVC含量较多时,共混物以韧性方式断裂,此时主要的形变机理是橡胶粒子的空洞化和基体的剪切屈服。在橡胶改性PVC/PMMA共混物中,随着基体组成的改变形变,机理存在着从银纹到剪切屈服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