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之一,也是困扰我国煤矿企业持续发展的难题之一.针对我国煤矿水资源短缺、煤矿企业对矿井水利用不够重视,矿井水利用率低,外排水污染环境等问题,通过分析矿井水水质的特点,结合煤矿生产的性质,探讨了煤矿矿井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将矿井水纳入国家水资源统一配置,且《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计划到2020年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煤矿矿井水作为矿井水的主体,约占总矿井水量的97%,对地区水资源供应结构调整有突出意义。通过论述国内外煤矿矿井水利用现状,系统总结不同矿井水类型的处理技术与工艺流程,提出现阶段矿井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对煤矿生产企业矿井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及矿井水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且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大量煤矿因资源消耗殆尽、产能过剩进入关闭行列,为有效应对矿山闭坑后因矿井水大量排出和废弃产生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资源化利用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系统分析了我国关闭矿井时空发展性质和特征。阐述了我国矿井水污染特征、污染模式及晋陕蒙宁甘区、华东区、东北区、华南区、新青区“五大区”矿井水分布性质,针对废弃矿井水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土壤重金属积聚和影响植被生长等负面效应,在矿井闭坑前、废弃采空区和串层污染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控治理措施。结合我国废弃矿井水的实际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一套关于洁净矿井水、含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和含毒害物矿井水的处理方法及工艺体系。根据煤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现状,提出了建立地下污水处理中心和抽水蓄能发电站因地制宜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同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资源紧缺状况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因素,制定了处理后废弃矿井水供井下生产和井上生活、农业、工业和生态等方面资源化综合利用体系。最后,展望了废弃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开发战略和未来发展方向,将积极推动废弃矿井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6.
7.
在煤炭资源开采的同时伴随有大量的矿井水外排,这既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又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污染.文章对国内矿井水回用技术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重点根据彬东煤矿的矿井水水质特征,提出了具体的治理工艺,并对工艺可行性以及治理后的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煤炭科学技术》2021,49(1)
系统梳理了我国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现状,对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的常用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近年来高矿化度和含特殊组分矿井水逐年增多,相关水质标准大幅提高,给煤矿矿井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应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处理,支撑矿井水高效利用,一是要大力发展井下处理技术,利用井下空间和岩体自然净化优势大幅降低矿井水处理成本,并实现矿井水大规模调配与利用;二是要因地制宜利用西部矿区丰富的太阳能、地热等新能源以及火电厂余热等,驱动低温多效蒸发、膜蒸馏等处理技术,可大幅降低处理能耗;三是要通过对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促进矿井水处理实现"分级处理、分质利用"。 相似文献
9.
10.
一、矿井概况 王河煤矿位于荥阳县刘河乡,距郑州市50km,荥阳县城17km,上街工业区13km。矿区内外公路纵横交错,还有铁路专用线直达,交通甚为方便。 矿井始建于1969年,井田面积9.6 km~2,主采石炭纪太原群—煤层,1982年技术改造后年产30万吨,1989年底可采储量为1084万吨,服务年限36年。1987年试生产以来矿井涌水量曾达1815m~3/h,因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始终未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经济效益较差。 二、供水水源与水量 1.地表水源:矿井南部为东西向山岭(伏牛山支脉),标高在 500米左右,有寒武系和奥陶系(O_2)灰岩组成,出露面积约500km~2,由于地质作用在地表形成南北向和北东向沟谷,沟谷沿寒武灰岩和奥陶灰岩一直切割到顶端呈“V”字形展布,大气降雨补给条件甚好。在接近背斜轴部和沟谷切割顶端,出现O_2灰岩溶裂隙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庙子泉,泉水流量平均为1024m~3/h,水温18℃,出露标高 350米,泉水和大气降雨沿沟谷河床可部分补给地下含水层。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矿井水长期以来存在水质较差、处理成本较高等问题,由矿井水造成的矿区污染现象尤为突出,因此矿井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成为推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为探究近二十年来我国矿井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趋势,准确把握我国矿井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发展脉络,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2003年1月1日—2022年11月10日共1 718篇相关文献为研究样本,基于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统计分析了矿井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了该领域作者、科研机构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揭示了我国矿井水处理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矿井水处理领域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中国矿业大学、中煤科工集团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是该领域学术影响力较高的研究机构。矿井水资源化、处理工艺和循环经济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该领域研究有向推动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发展的实践研究转变的趋势,今后与零排放、余热利用、生态修复有关的矿井水处理研究将会受到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13.
矿井水控制、处理、利用、回灌与生态环保五位一体优化结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梧桐庄矿矿井水控制、处理、利用、回灌、生态环保五位一体优化结合技术,建立了包括综合探测、底板加固改造和注浆堵源截流等一套完整有效的矿井水害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体系,解决了水害防控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相互矛盾与冲突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15.
煤矿矿井水的高效低耗处理有助于推动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现有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选择受限、处理量小,地面处理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矿井水处理后外排至地表又会产生高额的排水费。本文在总结分析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深地-井下-地面”联动的煤矿矿井水处理利用模式:对矿井涌水通过“井下-地面”协同的方式进行高效低耗处理,处理后的矿井水部分用于矿区生产和矿区居民生活,其余部分则进行深地回灌或外排。首先介绍了该模式的基本原理;然后从水质、水量、水文、地质、地下建筑结构和回灌工程可行性对矿井水回灌工程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和分析;最后介绍了不同水质矿井水处理技术和“井下-地面”协同处理技术体系,尤其针对回灌含水层选择、回灌施工作业、回灌试验、回灌水质模拟、回灌安全性分析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针对宁夏银星一号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问题,在梳理矿井开发利用现状、矿井充水水源及涌水量动态特征的基础上,评价了矿井水作为长期供水水源的潜力;结合矿井水处理现状,分析了矿井废水的主要来源是矿井涌水、生活污水和选煤厂煤泥水,介绍了矿井两级预处理+深度处理技术工艺流程;从矿井水利用方案、地下水污染控制及监测措施、综合利用效果分析3个方面对矿井水分类、分质回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星一号煤矿采用的矿井水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方案基本实现零排放,能够对矿井水全部综合利用和高效利用,可以为宁东矿区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分析风水沟煤矿矿井水的原水水质,介绍了矿井水处理站的工艺优缺点及系统设计。从调节池、高效旋流净化器、加药和煤泥储存及脱水4个单元进行了设备选型,分析了“调节+混凝+高效旋流”工艺的处理效果和运行成本。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可全部复用于选煤厂生产用水,成功实现了矿井水的资源化复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煤矿矿井废水处理回用的必要性及处理技术,重点介绍了石槽村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及其特点,通过工艺及效益分析,认为矿井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我国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实现煤炭绿色开发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通过调研咨询、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和工程科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吨煤开采产生矿井水为1.87 m3,每年产生煤矿矿井水约6.88×109m3,煤矿矿井水平均利用率约为35%;根据煤炭产量发展趋势研究预测,2035年前我国煤矿矿井水每年可以稳定在6.0×109m3以上,煤矿矿井水将是我国长期稳定的非常规水资源,实现矿井水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煤矿矿井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5%,70%,80%的总体目标;通过总结分析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技术、矿井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历程与趋势,提出了"2+5+5+3"的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工程科技:即掌握"煤层开采覆岩断裂带发育规律与地下水运移机制"、"矿井水水-岩耦合化学作用机理"等2项基础理论;突破"地下水赋存... 相似文献